
赤道特点及应用例析.doc
3页赤道特点及应用例析赤道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有许多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往往成为地理试题重要的切入点1.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中心,纬度数向两极递增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低纬地区获得的热量多些,高纬地区获得的热量少些,从而使不同半球、不同季节气温值的变化大致呈现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因此,根据纬度数、气温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南北半球例1:读下面等温线分布图,已知a>b>c1)该区域位于 半球2)若①、②为洋流, 则A.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B.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C.①处洋流向南流动D.②处洋流向北流动解析: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方向,可以确定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在南半球南北流向的洋流只出现于中低纬度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进一步推断出①为寒流(热量不够,向低纬要,凸),自南向北流,②为暖流,自北向南流在南半球中低纬度,暖流出现在大陆东岸,寒流出现在大陆西岸,因而可判断出阴影部分为陆地2.赤道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根据线速度的大小,比较不同地点地理纬度的高低例2:下图中横坐标代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纵坐标是不同纬度各点同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
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②①③④ 2)与其它各点不在同一半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若②在南半球,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正值雨季B.中国武汉正承受着伏旱的煎熬C.观赏中国哈尔滨冰雕展览的游人大增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牧民正在剪羊毛解析:由线速度的大小,可推断出四点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②①③④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推出②是极点(线速度为零),①在极圈内(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根据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极圈大这一特殊现象,进一步推断出①在另一半球的极圈内若②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20o,可判断出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o,正值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3.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沿赤道运行的物体不偏由此可以推测:赤道上不会生成台风;沿赤道东西流向的河流,两岸无明显沉积与侵蚀现象例3:a、b为两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的截面图,①、②为某区域重要的天气系统图 (1)a、b两河纬度较低的是 ,说出判断理由a位于赤道附近(河的两岸无明显沉积与侵蚀现象)2)a、b两河与各自所在区域的天气系统,搭配正确的是A.a—① B.a—② C.b—① D.b—②解析:根据a、b两河南北两岸的形状,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河的两岸无明显沉积与侵蚀现象)。
第二问中,由于赤道处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A、B两选项都是错误的,再根据b河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可判断出b河在北半球,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4.赤道上单位经度的距离与地球上单位纬度的距离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其周长与任一经线圈的周长都相等,据此可计算出,赤道上经度差1o,距离大约相差110千米因此可根据赤道上两点间的距离推算两点间的经度差,并进一步推算各点的地方时例4:下图表示某日以太阳直射点P为中心的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由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递减(2)A点的地方时是 ,此时今天与昨天的范围各是多少? 解析: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递减从图中的已知条件可知太阳直射点P的地理坐标为(0o,0o),根据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40o,可推测出C点的地理纬度为50oN;由PC=PA,可知A点的经度为50oW,地方时为8:40当太阳直射点直射本初子午线时,日界线的地方时恰为0:00或24:00,即此时全球只有一天5.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因而赤道上任一天任一点都是6时日初,18时日落以此特征为切入点,可考查地方时与昼夜长短的计算问题。
例5: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约为3330千米(差30个经度),据此回答1)图中②、③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A.昨天8点,4点 B.16点,昨天20点 C.8点,12点 D.20点,16点(2)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解析:解答该题需明确五个隐性条件,一是根据纬度递变方向,判断出该区域大部在北半球;二是根据①点以西是东半球,判断出①点所在的经线为160oE;三是根据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判断出②、③两点的经度分别是170oW 、130oE;四是根据地球此时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附近,判断出北半球昼短夜长;五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虚线为晨线挖掘出上述五个隐性条件,就不难推算出②点的地方时为昨天8点,③点的地方时为4点,④点的昼长为8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