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述综合国力的要素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docx
5页浅述综合国力的要素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思政12 潘才宝 201202401150摘要: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多个要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是否强大,是由一个国家 的人口、领土、资源、经济、交通和通讯、军事力量、对外关系、科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 我国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从科学技术、经济、民族创新、奉献精神等重要因素入手, 增强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关键词:综合国力 要素 影响力一、综合国力的要素(一)领土国家领土的幅员、位置、地形等不仅在国防上有着重大价值,而且在经济上 也有重大意义,因此它们是构成综合国力的最基本的要素二)资源资源是综合国力中 影响重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因素,并且是可以计量的因此人们往往将其排列在综合国力诸要 素的前列三)人口与资源和国土一样,人口对国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 仅仅是人口众多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印度的"大国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人口多而引伸出来的当然人口作为国力的构成要素,并不仅仅指人口数量,还有人口质量、 人口构成等等,有的可以计量,有的只能作定性的评述四)经济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 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各国在未来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胜败和在未来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未来的经济实力。
财富在平时是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战时则 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因此,世界各国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以取得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五)交通和通讯在社会生活和战争中,交通和通讯都占据着重要地 位尤其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讯就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重 要致胜因素六)政府政府是对整个国家进行组织管理的机构,也是使用国家权力的核 心综合国力的诸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程度上要靠政府的质量七) 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在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中或状态下也有所不同在战 争时期,军事力量在国家力量诸因素中是最重要的,因为战争的胜败最终要靠经过战场上军 事力量的较量八)对外关系纵横交错的经济关系的空前发展更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相互依存的信息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 依靠别国和他人因而对外关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九)科学技术,整个 人类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二战以后各国的发展现实也雄辩地说明,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 展的首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实力则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科学概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灵魂,支撑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 生存和发展,维系着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奠定了中国人的道德基础和价值体系,是数 千年文化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 弘扬民族精神的开放性、进步性和融合性,不断对民族精神做出新的诠释,增添新的内容, 赋予时代的神韵,更好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一)要培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对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求真唯实、开拓创新而其核心可以理解为"理 性质疑",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央指出:"应当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 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办法"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在抗击 非典斗争中,全国亿万人民经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弘扬科学精神,保护了自己保护了他 人,保护了社会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一种精神境界,需要长期培育它需要一定 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但一定的科学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普及相 对比较容易,科学精神的培育则较为困难。
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肩负着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和树立弘扬科学精神,要坚持时代精 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用时代的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科学的精神完善自己,既善于总结成 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败的教训;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在实践中加强主观 世界的改造在当前,弘扬科学精神,就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 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 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 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二)要倡导创新精神中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科学论断 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中华民族是最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之一在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上, 我们在哲学、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应当归功于我们民 族精神中敢于开拓创新的魄力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开放意识互为双翼、一体两面 新时期的民族精神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中央 领导所说的,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借鉴和吸收,就必须解放 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一些优秀文明成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勃勃 生机在当前,要按照十六大精神,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前沿,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吸弓I力和感召力三)弘扬奉献精神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 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 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 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弘扬美德,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 高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 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社会主义 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大任务中,思想道德建 设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民族的精神支柱和 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解决民族科学文化素养问题,二者共同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四)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文 化的核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作为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有着 丰富的内涵,而且与历史同进,体现着时代性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长期的革命 斗争与建设实践中,民族精神又吸纳与拓展着时代的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 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它们一脉相承,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是民族 精神活力的表现,体现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民族文化的滋润和支持,丢掉自己民族 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就丧失了根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弘扬民族精神是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民族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正是 这一特性使它千百年来成为一条精神纽带,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把中华民族不分地域、不分职 业、不分年龄维系凝聚在一起,今天仍然是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 力量。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总有一些精神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成为国民思想和行动的基 本精神民族精神首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 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而能够居于主导地位, 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成为广大社会成员认可的价值判断体系,就构成社会的精神支柱或精神动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先进的仁人志士往往 倡导践行着时代精神的先进观念,做广大群众前行的开拓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实践榜样和体 现时代先进性精神的激励,构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宏伟历史画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主义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敬业乐群、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等等,体现着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示范作用,使民族精神中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闪光的亮点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国力日益重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激荡,我们党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是对世界文化竞争的主动回应,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战 略决策,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更体现 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体现在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上精神文明建设 是以人为归宿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弘扬 和培育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同时,弘扬民族精神 必须有抓手和载体,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有措施和方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可以推 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二者互为动力,互相支持,相得益彰这正是把弘扬与培育民族 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的重大现实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