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土场有关规定.docx
9页第四章 排 土第六百三十一条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落、滑坡、塌 方等威胁采场、工业广场、居民区、铁路、公路、农田和水域的安全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地质测绘和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以确定排土参数 第六百三十二条 排土场周围应修筑可靠的截泥、防洪和排水设施当排土场范围内有 出水点时,必须在排土之前用盲沟等方法将水疏出排土场应保持平整,不应有积水高台阶、多台阶排土场应在最下层排弃中硬以上岩石,必要时应清理基底 第六百三十三条铁路排土线路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路基面必须向场地内侧按段高形成反坡二)排土线必须设置移动停车位置标志和停车标志第六百三十四条 列车在排土线上运行和卸车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列车进入排土线后,由排土人员指挥列车运行机械排土线的列车运行速度不得 超过20km/h;人工排土线不得超过15km/h;接近路端时,不得超过5km/h二) 严禁运行中卸土三) 新移设线路后,首次列车严禁牵引进入四) 翻车时必须2人操作,操作人员应位于车箱内侧五) 清扫自翻车应采用机械化作业,人工清扫时必须有安全措施六) 卸车完毕,必须在排土人员发出出车信号后,列车方可驶出排土线。
第六百三十五条推土犁排土时,推土的运行速度不得超过20km/h;接近路端时,速 度不得超过 5km/h第六百三十六条单斗挖掘机排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 受土坑的坡面角不得大于70°,严禁超挖二) 挖掘机至站立台阶坡顶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台阶高度 10m 以下为 6m;2•台阶高度11〜15m为8m;3•台阶高度16〜20m为11m;4•台阶高度超过20m时应制定安全措施第六百三十七条排土机排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 排土机必须在稳定的平盘上作业,外侧履带与台阶坡顶线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 全距离二) 工作场地和行走道路的坡度必须符合排土机的技术要求三) 排土机长距离走行时,受料臂、排料臂应与走行方向成一直线,并将其吊起、固 定;配重小车在前靠近回转中心一端,到位后用销子固定;严禁上坡转弯第六百三十八条排土场卸载区应有通信设施或联络信号,夜间应有照明 第六百三十九条汽车运输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一) 排土场卸载区,应有连续的安全墙,其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2/5,特殊情况 下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二) 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三) 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 足够的安全距离。
四) 卸土时,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墙五) 推土时,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第六百四十条当出现滑坡征兆或其他危险时,必须停止排土作业,制定安全措施排土场对环境的污染 排土场作为露天矿存放废石的场所,是露天矿组织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永久性工程建筑, 露天矿排土形式有内排和外排,内排是在采空区内建立排土场,与外排相比有占地面积少、 运距短、有利于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优点,但内排土场和采场同于一坑,距离近,因此一旦排 土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生产它对环境的破坏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排土场滑坡:因松散固体大规模错动、滑移对环 境造成的破坏性危害;二,排土场泥石流:液固相流体流动对环境形成的破坏性危害;三, 排土场环境污染:气体或液体携带有害粉尘或泥沙对环境造成污染性危害1) 排土场滑坡机理及原因 排土场滑坡是排土场灾害中最为普遍、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按 其产生机理又分为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滑坡、排土场沿基岩软弱层滑坡和排土场内部滑坡三 种类型概括起来,排土场滑坡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种:①建设初期设计、建设考虑不周排 土场建设初期的工程勘探和排土规划设计等涉及到排土场建设质量的许多重要方面常被忽 视;排土场在投用前对其底部的软弱层不清理或清理不彻底,这就给排土场滑坡埋下了隐患。
②生产中排土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排土作业初期排土场底部排弃的疏水性 块石厚度不够,或在生产的某一时期,进行岩土混排,从而人为地在排土场内部形成了软弱 面该面的物理力学强度低,随着排土场废石堆积高度的加大,当某一弱面的剪应力超过其 抗剪强度时,便会沿此弱面发生滑坡③排水设施不健全排土的初期排土场为三元介质体, 排土场的物质由固体颗粒、空气和附着水三部分组成,中后期随着排土场的下沉,岩石孔隙 间的空气便被挤压出,空隙缩小和被充填,形成二元介质体,排土场便逐渐的稳定下来如 果在暴雨时,排土场排水不及时,大量的地表水便汇入排土场雨水渗入内部后,排土场原 来的平衡状态便会发生变化,排土场充水饱和,一方面增加了排土场重量,同时又降低了排 土场内部潜在滑动面的摩擦力,从而形成排土场滑坡④人为因素临近排土场的爆破震动 效应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⑤其它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譬如:地震、海啸以 及大暴雨等排土场的定性是由排上场基底的地质、水文、构造、工程等条件和排弃物的岩 种、岩性、粒度以及排土工艺等名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采用合理的排土工艺和正确 的排土方法2) 排土场泥石流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
形成泥石流的条件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泥石 流区内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山坡地形陡峻、具有较大的沟床纵坡;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 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矿山泥石流从成因上一般分为水动力成因泥石流和重力成因泥石流水动力成因泥石流是大 量松散的固体物料堆积在汇水面积大的山谷地带,在动水冲刷作用下沿陡坡地形急速流动 重力成因泥石流是吸水岩土遇水软化,当含水量达一定时,便转化为粘稠状流体此外,亦 可能由坍塌、滑坡体直接转变为泥石流根据R?A拜格诺的颗粒流理论,粘滞流体中的固 体颗粒在动能作用下,彼此撞击频繁,使颗粒及相邻滑移层间动量交换,进而使流体中的固 体颗粒具有弥散压力,被水软化成似液态的泥化母岩(如粘土、风化岩)与岩土块及水混合成 浆体(液固相)在滑坡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作用下,促使滑体向流动转化,酿成泥石流3) 排土场环境污染表现形式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其中必然存在 大量的固体小颗粒,无论是那种排土工艺,在卸土和转排时,随着排弃的废石在排土场坡面 滚动和风力的作用下,便产生大量的灰尘,随风四处飞扬,这不仅影响着排土作业人员的身 体健康,而且对排土场周围造成危害,污染空气,附近农田里积上一层灰(粉尘),影响了庄 稼的质量和收成,且排土场的位置一般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在风力的作用下,污染范围较大。
另外,排土场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水系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其中水力对排土场 边坡和台阶坡面的侵蚀危害最大土壤的水蚀程度主要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后者影响 最大当雨强大于0.3 mm/min时,土壤侵量随雨强的增量呈指数形式增大研究结果表明, 裸沙 1 亩,风力和水力侵蚀的沙土将影响邻近3 亩的草地根据实测,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 将减少 79.2%,含氮量减少 77.7%,含磷量减少 15.5%,物理性粘粒减少 50%,造成土壤的 严重恶化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Waste dump safety regulations for metal & nonmetal mines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规则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的设计、生产运行、关闭等的安全要求及安全防护、评 价与管理、监督与检查要求,以防止排土场事故1.2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排土场或废石场2 引用标准GB16423-2004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161-93 《矿山安全标志》GB50070-94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TJ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定义本规则所述排土场(dump, waste dump, waste pile)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 排放的场所。
采矿是指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包含矿山基建期间的露天剥离和井巷掘进开拓; 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 矿、贫矿等4 排土场安全管理4.1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排土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应指定或设立相应的机构负 责实施本规则有关排土场安全规定的各项要求,配备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 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负责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经费4.2 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排土场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包括:排土场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排 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排土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计划;排土场 安全操作以及有关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4.3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做好排土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工 作4.4 未经技术论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排土场设 计或设计推荐的有关参数4.5 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4.6 严禁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边坡面捡矿石和其他石材4.7 排土场最终境界应排弃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稳定,防止发生泥石流 灾害。
5 排土场的设计5.1 矿山排土场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设计5.2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遵守以下原则:5.2.1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 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及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隧洞等设施的安 全;5.2.2 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如因地基不良而影响安全,必 须采取有效措施;5.2.3 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5.2.4 排土场址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生活水源的上游,废石中 的污染物要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堆放、处置5.3 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探,进行地形测绘,并分析确定排 土参数5.4 内部排土场不得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排土场坡脚与矿体开采点和其他构筑物 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建设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5.5 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修建公路和工业场地的废石应选择地点集中排放,不能就近排弃在 公路边和工业场地边,以避免形成泥石流。
5.6 排土场的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 堆置高度等参数,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在设计中明确规定6 排土场的运行6.1 汽车运输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6.1.1 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 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6.1.2 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 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6.1.3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 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 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6.1.4 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 的安全距离6.1.5 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档6.1.6 推土时,在排土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