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芸香四壁陈黄卷锦绣文章看鸿泥.pdf
7页收藏源流 149 芸香四壁陈黄卷芸香四壁陈黄卷 锦绣文章看鸿泥锦绣文章看鸿泥 ————谈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及手稿文库建设谈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及手稿文库建设 张志清 李小文 一一..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 国家图书馆拥有 200 多位近现代名家的 4000 多件手稿这些珍贵文献自入馆以来,一直收藏在善本特藏书库中,保管条件虽为妥善,但从未向社会各界进行过展示今年 3 月,任继愈先生指示要保存好巴金先生的手稿,特别是他用圆珠笔书写的部分为此,善本部对巴老的 28 件用圆珠笔书写的文献进行了技术处理, 并特制红木书盒进行保存 以此为契机,我们想到了举办一个手稿展览, 一则要感谢向国家图书馆捐献手稿的各界名人及单位, 感谢本馆自 1949 年来从事手稿收集、整理和保管的同志几十年默默无闻的劳动和奉献二则重新梳理一下全部名家手稿, 探讨保存保护手稿的方式, 以及继续建设名家手稿文库的原则方法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 终于在 8 月 2 日与各界读者见面 同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厅举行了开幕式及名家手稿捐赠仪式,馆长任继愈先生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名人周巍峙、启功、文怀沙、朱家溍、李慎之、史树青、冯其庸、欧阳中石、袁行霈、宗璞、蔡仲德、常嘉煌(代表李承仙)等都莅临会场。
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代表文化部致贺词;国家图书馆代表宣读了“国家图书馆征集名家手稿倡议书” ;之后,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罗常培的后人、 中国近代出版家和著名学者张元济的后人等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手稿 展览共展出了 90 多位名家近 200 种手稿,如国内仅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亲笔书信,毛泽东、董必武、谢觉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珍贵手迹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严复、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王国维、陈独秀、鲁迅、闻一多、叶圣陶、马叙伦、郭沫若、柳亚子、郑振铎、巴金、茅盾、丁玲、傅雷、老舍、曹禺、丰子恺、斯特朗等人的手稿都有专柜展示其中,章太炎的《邹容传》 、康有为的《大同书》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遗书》 、詹天佑的英文毕业论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郭沫若的《屈原》 、 《棠棣之花》 、巴金的《家》 、《春》 、 《秋》 、曹禺的《北京人》 、老舍获“人民艺术家”称誉的《龙须沟》 、傅雷的翻译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 、丁玲获斯大林文学奖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都弥足珍贵展品中还有柳亚子在国庆一周年时写给毛主席的贺词以及毛主席在国庆 10 周年时在天安门城张志清,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李小文,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文津流觞十周年纪念刊【总第 36 期】 150 楼上亲笔签名送给斯特朗的《语录》 布置在展室中央的展柜则集中展示了数十位近现代著名文史学者、作家、翻译家、科学家的手稿,如作家一类,读者就可以有幸看到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提到的殷夫、柔石、冯铿三位烈士的手稿;看到 “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的《登记》 、马烽的《吕梁英雄传》 、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的《风云初记》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展览的最后,还陈列了近年相继入藏的张元济信札、王世襄手稿、许宝蘅诗稿、 罗常培语言学论稿及郭郛执笔的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 《中国动物学史》的稿本,以及国家图书馆的前辈学者徐森玉、赵万里、冀淑英等人的手迹展览展出期间,接待了众多读者, 有 9 位名家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手稿, 社会各界都对这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二..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文库建设历程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文库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 1952 年, 王国维的后人就捐献了王国维先生的手稿及信札 不久,许广平先生又将鲁迅手稿的大部分捐与本馆保存, 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名家手稿的历史揭开了序幕。
1954 年,国家图书馆为保存重要文化史料,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及历史人物的手稿,创设名家手稿文库当时的馆长冯仲云十分重视革命文献和手稿特藏的建设,采纳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先生提出的收集新善本要兼顾思想性、 历史性和艺术性等三个条件, 并指示在新善本之外另辟手稿专藏, 以保存近现代革命家、作家的手稿墨迹据从事手稿征集的冯宝琳先生回忆说,当时征集手稿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通过组织写信征求;二是登门拜访当面动员;三是托熟人代为转达,俟时机成熟再进行征求在手稿收集原则上,采取了入藏代表作手稿和全部手稿并举的方针, “一是征集著名作家学者的代表作的原稿,虽然仅仅是一两种,但这是作家毕生精力的最佳成果,是具备珍藏条件,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另一种方法是慎重寻求著名作家学者的全部手稿” ,作为整体加以珍藏为此,冯先生不辞辛苦,积极奔走,先后征集到大批珍贵的名家手稿如通过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同志热情联系, 闻一多夫人高孝真女士捐赠了闻一多先生全部手稿及部分画稿、印谱共计 171 种 255 册;吴晗同志也捐赠了他改写的名作《朱元璋传》 为征集郭沫若先生在重庆创作的五个历史名剧 《屈原》 、 《南冠草》 、 《棠棣之花》 、 《孔雀胆》 、 《筑》 ,冯先生还亲自到郭老家中整理手稿目录, 按类按年代进行编目工作, 使手稿征集得以顺利完成。
通过冯先生的细心访求,巴金先生慨然寄来他的代表作手稿《家》 、 《春》 、 《秋》 ,并和国家图书馆结成了友谊1957 年,毛主席那篇著名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发表后,冯宝琳先生立即设法找到了李淑一同志, 从她手里征集到记有这首词的毛主席的亲笔信 这是收藏源流 151 本馆第一次征集到毛主席的手迹1958 年,郑振铎先生的夫人高君箴女士捐赠了郑先生全部藏品,包括手稿、日记、信札等,更加丰富了馆藏为征求左联作家柔石、殷夫和冯铿三位烈士的手稿,冯先生付出了艰巨的劳动,经过不间断的奔走联系,最终感动了许广平和冯雪峰先生,使三位烈士的手稿得以入藏本馆,也使左联作家的手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征集梁启超的手稿, 冯先生找到了当时在北大图书馆的梁思庄先生和梁令娴女士, 得知梁启超先生的手稿和名贵金石拓本全部都在北京, 于是一并进行了征集工作, 使梁启超饮冰室文稿连同收藏的珍贵碑帖拓本全部入藏本馆 在梁先生的手稿中间, 还发现了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墨迹和清末改良派著名代表康有为的书札,获得了意外之喜五、六十年代,经冯宝琳先生努力征求入藏的,还有曹禺的《北京人》 、柳亚子的《南社纪略》 、茅盾的《团的儿子》 、 《复工条件》 、叶紫的手书日记和叶圣陶先生的手稿等,其他入藏的有章太炎的《邹容传》 、陈独秀的《孔子与中国》 、丰子恺的漫画《阿 Q 正传》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老舍的《龙须沟》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傅雷的翻译作品等等,使本馆的手稿专藏很快达到千余种,为国家图书馆藏书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我们思考五、六十年代冯宝琳先生卓有成效的工作, 主要在于有领导和专家的支持, 有切实可行的采访原则和方法,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有采访者本人不辞辛苦的努力工作,还有冯先生通过学习读书所拥有的独到眼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重新开展这项工作所应具备的 六十年代入藏本馆的手稿中, 应当特别提到徐志摩和陆小曼手稿的入藏 陆小曼病逝于1965 年 4 月,身后萧条弥留之际,嘱侄女陆宗麟将自己和徐志摩的一些遗物转给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这里面有陆小曼编辑的《志摩全集》的排印样本和纸版、梁启超先生的集宋词长联、陆小曼所画山水长卷、以及她与徐志摩的一些手稿、遗物等陈从周含泪接受了这些遗物,并在顾廷龙先生的帮助下于 1966 年将其中的《志摩全集》排印样本,以及徐志摩的《爱眉小札》 、 《眉轩琐记》 、 《西湖记》手稿、诗作和陆小曼的日记捐给了我馆,梁联和陆卷则归浙江博物馆收藏未及数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收藏于徐志摩堂侄徐炎炎处的《志摩全集》纸版十包就在运动中遗失了一包日后,陈从周先生在回忆文章中说: “如果我不是这样做,恐怕(手稿)今天也都不存了在‘文革’期间,我时时忆及它 ‘四人帮’打倒了,居然仍留人间,我私慰总算对得起志摩、小曼了。
”文革期间,全国不知有多少人被抄家,也不知有多少名家的墨宝手迹被毁,而保存在我馆的所有手稿都安全度过了危险期,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图书馆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七十年代,在征集名家手稿面临困难的时候,我馆把征集重点转移到革命领袖的手稿,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上面当时在许多同志的努力下,先后入藏了 23 种毛主席的书信文津流觞十周年纪念刊【总第 36 期】 152 手迹 这批珍贵手迹连同 50 年代冯宝琳先生征集到的毛主席书信稿后来被中央档案馆调走,为感谢我馆的贡献,国家将这些手迹用珂罗版仿真复制了三份,留给我馆一份作为纪念七十年代后期,是本馆入藏名家手稿的又一高峰巴金先生继五十年代捐赠了《家》 、 《春》 、《秋》等手稿以后,1979 年又将《随想录》等一批手稿及自己收藏的其他名家手稿捐献本馆这个时期,入藏本馆的还有陈垣的手稿 八、九十年代,我馆仍然十分重视手稿特藏库的建设,并于九十年代初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分馆建立了名家签名本专藏文库,并成立了名家文库组进行征集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名家文库组共遴选出当代 60 位名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征集工作,共收集了 39 位名家的 212 种签名本和 3 种手稿,整理制作了大量的档案资料。
1995 年,名家文库组撤消,藏品转归善本部,特设名家文库专藏进行收藏与管理 2001 年,凝结着几代国图人汗水收集的名家手稿终于得以展出在展览前举办的座谈会上, 馆内老专家们对举办这次展览和所挑选的展品给予了较高评价, 并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的建设伴随着展览,善本部还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征集书众多名家或后人把国家图书馆当做了他们捐赠手稿的首选之地, 如语言学泰斗罗常培先生的女儿罗圣仪捐赠了罗常培先生的全部手稿六大箱; 张元济先生的后人张祥保无偿捐赠了精心装帧的张元济先生的信札 60 余通今年共有 10 人向国图捐献了手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手稿征集工作得到了馆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的响应任继愈馆长亲自向捐赠者颁发证书,启功、文怀沙等先生也欣然命笔,对征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几十年来,在社会各界及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本馆几代人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更加丰富、更有特色 三三..新时期名家手稿文库的新时期名家手稿文库的建设建设 随着国家日益强盛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认识到名家手稿的重要价值,都在努力征集对于从整体上保存珍贵文献来说,这是好事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名家手稿走进市场,发生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给我们目前的征集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仍有大量珍贵的名家手稿保存在私人手中,有待征集市场也提供了许多收藏信息,社会法律制度日益健全况且我们是国家图书馆,代表国家进行征集工作,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只要调整好名家手稿的征集原则,修订完善名家手稿的征集制度,搞好编目、阅览、典藏、保护、修复等配套工作,把握时机,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名家手稿征集仍是大有可为之事 1. 名家手稿征集的原则和方法 名家手稿的征集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收藏源流 153 第一,国家图书馆设立名家手稿文库并进行手稿征集工作,是代表国家收藏、保管和利用这些珍贵文献 名家手稿文库的收藏须反映高水准, 收藏名家代表性作品的原稿或反映名家创作(或学术)的整体风貌,力求避免不够水准的手稿入藏 第二,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的征集范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军事家;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著名无党派人士;著名的革命烈士;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者、作家(选择征集) ;自然科学领域各门类的科学家(选择征集) ;海外著名学者;历史名人手稿的征集还应注意收集本馆著名专家学者的代表性手稿,以便保存馆史资料 第三,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