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高层建筑人工挖孔桩基础处理方案及分析计算.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某高层建筑人工挖孔桩基础处理方案及分析计算 某高层建筑人工挖孔桩根基处理方案及分析计算 倪光乐,郭建辉,宋攀登[1],苏克之[2]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10507[1]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510405[2] 摘 要 某高层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根基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展现管涌现象,导致无法持续施工本文对该工程的人工挖孔桩根基提出了在桩底确定范围内举行旋喷桩加固,片面挖深较大的桩在桩底灌浆处理的方案实测结果说明,该处理方法是可行的、经济的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桩底持力层安好度,桩底旋喷加固,桩筏根基 一、前 言 拟建某高层建筑位于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总用地面积约35720m2,主楼高23层,设一层地下室该建筑物的根基设计为人工挖孔桩根基,人工挖孔桩的内径分为1.7m、1.8m、1.9m、2.1m四种,桩的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的地层处境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Qml)、耕植土层(Qpd)、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第四系残积层(Q3el),下伏基岩为震旦系片麻状花岗岩类,其中花岗岩残积土层描述如下:灰黄、棕红等色,系由岩石风化残积而成,原岩布局可辨,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砂,湿,可塑~硬塑状,典型地质剖面图如上图2所示。
人工挖孔桩施工在穿越花岗岩残积土层时产生管涌现象,难以持续施工;若持续下挖,那么危害性较大该工程的上部布局的设计单位提出了冲孔桩加筏板的根基处理方案,该方案造价高达700多万,且工期长,无法得志甲方的要求,因此对本工程,采用何种根基处理方案才能达成安好、施工快速、经济的目的?本文对此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并作分析计算如下 二、根基处理方案处理 原根基设计为人工挖孔桩,桩底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桩长约为20m,大片面桩施工至10~12m时展现管涌现象,此时桩底为第四系残积层在此处境下,人工挖孔桩难以持续施工,需要对该根基尽快拿出处理方案,可选取的可行方案有:1、人工挖孔桩根基改为冲孔桩根基方案;2、对各桩的受力处境举行分析,加固桩底的土体,同时根基形式采用桩筏根基方案综合考虑工期及造价等因素,方案2较方案1有较 1 图2 典型地质剖面图 1采用桩筏根基,为明显的优势,本工程采用方案2举行加固处理,概括方案如下:○筏板厚1.6m,考虑桩土共同作用[1][4],要求人工挖孔桩桩底穿过可塑土层,进入硬塑2对较长的4#、土层(根据桩的施工记录,全体桩已经达成上述要求);○10#、16#、25#、31#和35#桩,直接清底,封底、浇注桩身砼,对其余桩在现状下清底,封底、浇注桩身砼后,用旋喷桩举行处理桩底土层,旋喷桩加固如下图3所示。
三、处理方案计算分析 1、根基沉降计算 1筏板的受力是按地基、根基沉降按文[1]、[4]方法计算计算时作了如下几个假设:○2把每条桩(挖孔桩和旋喷桩)当成一刚度为k的弹桩和筏板共同作用举行计算的;○ 2 3把筏板下的土体作为不同刚度的土弹簧来代替 簧;○ 桩顶沉降由桩身压缩、桩底应力引起的桩底土层压缩和筏板应力引起的桩底压缩三片面组成,其中桩身压缩考虑桩身砼的压缩及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压缩对前两片面的沉降按文[1]的方法举行计算,对结果片面的压缩根据地质资料及应力分布系数,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经旋喷处理后桩的桩顶沉降计算概括如下所示: aihi?N?2EA?L????E(N?Nf)i?c?2N?NfN?Nfah??L??L?????ii(N?Nf?Nf)??Ei?2EcA2EcA??S??(1) ??22N?N2(N?N)?NN?N?Naihi?D(1??)?fffff???L??L?????(0?N?N?N?P??1?A?)?ff?2EA??EAEcir2EcA???????????aihi(N?Nf?Nf??P??1?A?)?Ei???上式中S表示桩顶沉降值,N表示桩顶荷载值,L表示挖孔桩桩长,Ec表示桩身砼变 ?形模量,Ec表示旋喷桩桩身砼变形模量,A表示挖孔桩桩身截面积,A?表示挖孔桩桩 底全体旋喷桩桩身截面积之和,L?表示挖孔桩桩底旋喷桩的桩长,αi表示由筏板底应力产生的对旋喷桩桩底的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分布系数,σ表示筏板底应力值,hi表示旋喷桩桩底第i层土的厚度,Ei表示旋喷桩桩底第i层土的变形模量,Nf表示挖孔桩桩身摩 ?擦力,Nf表示挖孔桩桩底全体旋喷桩的桩身摩擦力,D表示旋喷桩组成的桩底直径, μ——旋喷桩桩端持力层的泊松比,ω表示外形系数,Er表示旋喷桩桩端持力层的变形模量,ai??表示由筏板底应力产生的对筏板底的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分布系数,Ei??表示筏板底的第i层土的的变形模量,hi??表示筏板底的第i层土的的厚度。
桩的刚度值k按文[2]的方法举行计算,概括如下所示: N?(N?Nf)?NLaihi?????Ei?2ECA?N??(N?Nf?Nf)?2N?NfN?Nahahf?L????ii?L?????ii?Ei2E?A?Ei?2ECAc?K??N ?(0?N?Nf?Nf?P??1?A?)???2(N?Nf)?Nf?2N?NfaihiN?Nf?Nfd(1??2)??L??L?????????EiA?Er?2ECA2EcA???P??1?A??Nf?Nf??(N?Nf?Nf?P??1?A?)?a??h??????ii?Ei??? (2) 3 其中:K表示桩身的刚度,其余符号的意义同上 筏板沉降采用分层总和法举行计算,概括如下所示: S???????aihiEi??N?A?B???aihiEi? (3) ?其中S?表示筏板沉降值,ai表示筏板底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系数,σ表示筏板底??的地基反力值,hi表示筏板下第i层土厚度,Ei表示筏板底第i层土的变形模量值, A×B表示所考虑的土弹簧的长度×宽度,N?表示A×B范围内的荷载标准值。
筏板底土的弹簧刚度据文[2]计算,概括如下所示: K?N??S?A?B??aihi??Ei (4) 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分以下三种工况举行计算:工况一,考虑桩、桩间土、筏板共同作用,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准永久荷载组合值计算沉降,筏板的沉降为4.2~6.3cm,相邻柱的沉降差小于0.002l(l表示柱距),得志模范的要求;工况二,考虑桩、桩间土、筏板共同作用,按每层16kN/m2的荷载值计算沉降,筏板的沉降为3.9~5.8cm,相邻柱的沉降差得志模范的要求;工况三,不考虑桩的作用,按每层16kN/m2的荷载值计算沉降,筏板的沉降为8.4~10.6 cm,相邻柱的沉降差得志模范的要求 2、地基强度计算 工况一筏板下地基反力最大约为365kPa,平均地基反力为215kPa;工况二筏板下地基反力最大约为400kPa,平均地基反力为180kPa;工况三筏板下地基反力最大约为800kPa,平均地基反力为300kPa而地基强度由文[3],可按下式计算: Pλ=Aλ·γ·2a+Bλ·γ0·h+Dλ·c 其中:Pλ表示地基强度,λ=0表示地基处于临塑状态;λ=1表示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对本工程,取γ=17kN/m3,C=35k N/m3,φ=22°,γ0=17kN/m3,h=7.9m,那么由文 [3] 可知: 当λ=0, Pλ=0=0+3.44×17×7.9+6.04×3.5=673kN/m2 当λ=1, Pλ=1=2.26×17×27+7.82×17×7.9+16.88×35=2678kN/m2 对工况一,地基安好度为k=7.3,对工况二,k=6.7况三,k=3.3本工程采用桩筏 根基方案,地基强度是足够的 3、桩底旋喷桩加固 4 对人工挖孔桩长度不够的,需在其桩底举行旋喷加固,以改善桩底持力层的强度旋喷桩采用三重管举行旋喷,旋喷桩桩身直径0.7~0.8m,桩身强度90天后达成2.0MPa,单根旋喷桩设计承载力为800kN,认为桩底荷载全部由旋喷桩承受,概括按文[3]举行计算,如下所示: n?N?NfR (5) 其中:n——所需加固的旋喷桩桩数 四、实测结果 该建筑物共布设18个沉降观测点,目前该楼已封顶,沉降观测结果如下图4所示。
2×○F轴)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可知,最大的沉降量展现在E-1点(○,沉降量为4.35cm, 与计算结果根本吻合 五、结 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及实测结果可知: 1、对片面人工挖孔桩桩底采用旋喷桩举行加固,片面挖深较大的人工挖孔桩直接在桩底灌浆加固,以改善其持力层的状况;同时将根基形式改为桩筏根基,方案是安好的、可行的 2、考虑桩、土、筏板的共同作用,其根基沉降约为4~5cm,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相近的 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