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docx
7页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复习资料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⒈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两个必须变更 物质种类必须变更 分子的种类必须变更 一个可能变更——分子总数可能变更简记:原子元素不会变,分子、物质必须变,分子个数可能变⒊关键词的理解⑴参与化学反响的,所赐予物质不必须都参与反响,假设反响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与反响所以必需强调“参与化学反响”,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说明化学改变⑵质量总和“是参与化学反响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响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与反响的镁的质量和参与反响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解题时要留意气体是否参与反响或反响是否有气体生成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试验 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白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 答:为了汲取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 ②、白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急 ③、白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改变?答:白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削减,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⑶镁条燃烧〔氧气参与了反响,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 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展简洁的计算;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响中的一些简洁的现象和问题; ⑶判定化学反响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⑷确定化学反响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2: 化学方程式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响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供应的信息〔意义〕⑴哪些物质参与了反响〔反响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响条件 ⑷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⑸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 CO2为例〕 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二氧化碳;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响,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响,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⒈书写原那么:⑴以客观事实为根底;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⒉书写步骤⑴写:依据事实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①配平之设未知数法②在每个化学式前设未知数A、B、X、Y ③依据同种元素左右两边原子相等写出等式 ④假设A=1,再分别求出B、X、Y⑤将A、B、X、Y的值分别代入比例A:B:X:Y并化简 ⑥检查〔每种元素的原子左右两边必需相等〕 配平之最小公倍数法①列出各元素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②选出原子个数较困难的一组并求最小公倍数 ③配平原子个数较困难的元素〔左右原子个数要相等〕 ④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左右原子个数要相等〕 ⑤检查〔每种元素的原子左右两边必需相等〕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⑷标:标明反响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考点4: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⒈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状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⑶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⑷标出确定量和未知量〔即实际质量〕; ⑸列比例式;〔相比照相对,实际比实际〕 ⑹求解; 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⑴m= ρv ⑵单位换算:1L=1010mL,1mL=1cm3 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1%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⒊常见的计算类型 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考点5、典型例题[例1] 参与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C] A.反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反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C.反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D.反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分析:化学反响的过程是反响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例2】确定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试验事实,判定石蜡中必须含有哪些元素?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响物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
反响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石蜡中确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例6]在X+2O2CO2+2H2O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例3】试验室用10g锌跟足量盐酸反响最多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多少升〔确定氢气的密度是0.09g/L〕? 解:设可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在标准状况下0.3g氢气的体积 【例4】把枯燥纯洁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装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在反响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却,称量,得10.7g固体物质问:〔1〕制得氧气多少克?〔2〕10.7g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分析:从题意可知氯酸钾已全局部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质量〔15.5g〕与反响后剩余固体物质〔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质量〔10.7g〕之差,就是制得氧气的质量依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从制得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同时有多少克氯化钾生成反响后剩余固体物质〔氯化钾和二氧化的混合物〕的质量与氯化钾的质量之差,即为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1〕因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放出而使混合物的质量减轻,所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15.5g-10.7g=4.8g〔2〕设制得氧气同时可生成x g氯化钾 在10.7g固体物质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其中氯化钾为7.45g,那么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10.7g-7.45g=3.25g 答:〔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4.8克.(2)10.7克固体物质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分别为7.45克和3.25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