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谷寺导游词字.docx
3页灵谷寺导游词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民革命历史沿袭景区灵谷寺,我是今天的导游xxx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这里的美景 【景区概况】 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 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 各位游客,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灵谷景区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圆寂后,梁武帝的女儿在紫金山下独龙阜玩珠峰修建了一座宝公塔安葬高僧宝志,后来又建了寺庙明初朱元璋看中了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寺为自己修建陵墓,几经辗转后,宝志的灵塔和寺庙就被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朱元璋为寺庙赐名灵谷禅寺,并题写“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可惜的是,寺庙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灵谷公园,11011年改名灵谷寺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 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 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和题者、以及门前石狮的由来 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 现在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样式,前面的小桥名为迎驾桥,是清朝时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迎驾桥旁这个半圆型的水池,原为寺庙的“放生池”,供香客行善放生之用相传是朱元璋建寺时看到这里有山景无水景,下令一万军工在此筑池,所以也叫“万工池” 前方我们看到的大门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修建成为公墓大门,门为朱红色,单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原先门上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门额上悬挂有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过红山门,穿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的原天王殿的旧址上,有一座六柱五门十一脊高10米的大牌坊它是仿照北京十三陵的大牌坊修建的,牌坊的瓦当上有国民党党徽的图案,滴水上则采用了梅花的造型,牌坊上方同样也镶嵌着瓷质党徽,牌坊两面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题额,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所以这个牌坊被叫做大仁大义坊,坊的背面写的是“救国救民”四个大字 牌坊下有原陆军十七军赠送的一对神兽,通体用汉白玉雕刻,乍看起来象虎,又有点象豹子,可是仔细看来,却又都不是,其实,它是传说中黄帝的阵前猛兽---貔貅据传,在黄帝和其他部族的战役中,貔貅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十分英勇。
将貔貅立于陵前一来是为阵亡将士守灵,二来也是赞扬阵亡将士如貔貅一样威武英勇 【无梁殿】 1、建造时间、规模、特色 2、内部陈设:中供佛台、四壁所嵌110块青石碑及辛亥革命名人蜡像的内容 前面这座古老的建筑就是无梁殿殿东西长54米,宽38米,高22米,通体采用砖石结构,没有动用一根木头和钉子,所以得名无梁殿又因为原先殿中供奉着无量寿佛,所以,我们也称它无量殿它建于公元1381年,从明代保留到今天,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一座无梁殿大家抬头往上看,无梁殿上方重檐九脊,正脊上还有三个喇嘛塔,虽然是砖石修筑,但却仿照了木结构建筑的造型 步入无梁殿,可以看到正面有三个券龛这三个拱券高台最早是佛龛,分别供奉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方三圣现在我们看到的券龛里镶嵌的是三块石碑,正中是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侧是总理遗嘱,右侧是民国时期的国歌在祭堂的四周,还有110块青石碑,刻有33224位在北伐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名字,以示纪念九十年代初,这里开辟了“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馆名由陈果夫先生题写共展出了22组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57位名人的英姿,真实地再现了辛亥革命的人物和历史。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