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docx
5页初中文言文复习——意动用法一、意动用法的特征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所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也就是说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感到(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当作、感到”就是意动,是根据写作者的意思加上去的如:“先天下之忧”中的“先”即是“把(天下之忧)当作最重要的”或者也可以说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形容词也会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以……为羞尚羞之:羞,羞惭,耻辱,这里是“以……为羞”,“认为可耻”的意思又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作意动用,译成:①认为天下变小了;②以天下为小。
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而且都带了宾语,意思是“认为……小”了,全句的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以后,鲁国就在自己的脚下,就像鲁国变小了一样,登上泰山以后,天下就在自己的脚下,天下如同变小一样鲁”“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公式:常用的是“以……为……”,或者用: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因为意动用法是一种主观上的意念,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常会出现意动用法常见的词有:“怪”“羞”“耻”等,如:“孟尝君怪之”,这个“怪”就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以之为怪”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认为(觉得)……羞耻”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把……作老师”韩愈《师说》)三.意动用法的分类二、意动用法的种类意动用法根据意动词的本来的词性可分为名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用法两类一)名词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译:把……当做……,以……为……,认为……是……。
像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比比皆是,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后:方位名词活用作意动词,以……为先(前),以……为后整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作这们的退让,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次要的位置啊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师,名词活用作意动词,译为:①把郯子……当作老师;②认为郯子……是老师;③以郯子……为老师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作意动用译成:①渐渐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②渐渐以其父为宾客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王安石《伤仲永》)利:认为……有利整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是每天拉着仲永去四处拜访县里的人 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鱼肉:把……当作鱼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7、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客: 把……当作客人8、“草菅人命”(“把人命看成草菅那般微贱”因而有“随意杀害人”的意思。
草菅:把……看成草菅,9、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宝:把……当成宝贝10、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榖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不把……当夫人11、成语举例:.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游戏人生 以……为游戏(二)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性质、状态或特征如: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以……为美,认为----漂亮,赞美美我,“以我为美”整句的意思是: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私心;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对我有所求 2、成以其小,劣之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劣:以……为劣整句的意思是: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3、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贵:以……为贵整句的意思是:明的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见到的 4、天下苦秦久矣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苦:以……为苦,苦于整句的意思是:全国的老百姓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
5、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小石潭记》乐(之):法,“”即“以之为乐”,指对此感到快乐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少:以……为少;轻:以……为轻整句的意思是: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7、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怪:以之为怪整句的意思是: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理解的,而畏惧它就没有道理了 8、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论语.公冶长》)耻:以……为耻,贤:以……为贤不以下问为耻,以之为贤整句的意思是:孔文子不以下问为耻,孔子认为他贤能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利益 → 使……得到好处)(《烛之武退秦师》) 洁其居整洁 → 使……整洁)(《勾践灭吴》) 美其服美丽 → 使……美丽)(《勾践灭吴》) 饱其食饱 → 使……饱)(《勾践灭吴》) 9、悦亲戚之情话悦 : 以……为愉悦)(《兰亭集序》)10、乐琴书以消忧乐 : 以……为快乐)(《兰亭集序》)11、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乐: 以……为快乐)(《谏太宗十思疏》)12、川泽纡其骇瞩骇(吃惊、害怕): 对……感到惊奇)(《滕王阁序》)1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越过别的国家来攻打管理远方的国家,你知道有多困难,《烛之武退秦师》)14、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15、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患:以……为忧患(人担忧的是志向不立,为何忧虑美名不扬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耻,以……为羞耻译成:①不把相互拜师学习当作耻辱;②不认为相互拜师学习是耻辱的;③不以相师为耻 17、便利此月内利:以……为利 1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鉴:以……为鉴整句的意思是: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19.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王安石《伤仲永》)异:认为……惊奇整句的意思是:他的父亲觉得他有些奇怪,于是就从旁人家给他借了笔墨之类的东西给他 20.群臣怪之《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怪:以……为怪整句的意思是: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2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怪:以……为怪整句的意思是: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 22、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中仍然保持这种用法如: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不远万里 厚古非今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