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设计.docx
7页10 纸的发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 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 学习本课, 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关的知识 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学生准备: 1. 查找纸的相关资料2. 准备不同类型的纸张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谁来说一说? ( 学生交流并展示准备的或知道的纸 )2. 揭示课题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书籍、 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纸的发明》 ,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 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 做出标记。
2)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 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4)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 检查自读情况1) 出示词语:第一组:创造携带保存制作麻头蔡伦积累切断便宜朝鲜第二组:造纸术 伟大记录一册保存大约经验阿拉伯欧洲 社会(2) 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术”读 shd; “洲” “社” “创”是翘舌音;“册” “蔡”是平舌音;读 准多音字“累、切、便、鲜”,用不同的读音组词3) 指导学生书写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 出”, 最后一笔是捺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右部第一笔为点,第二笔为竖撇,竖撇和后 面的两竖间距要均匀,意思是水中的陆地社:部首是 , 不是“钎4) 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3 . 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与同伴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 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 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环节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并给出学习方法的提示,意在使每 一个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针对性指导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 .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发 明?其他段落讲了什么?2 . 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课文一共有 5 个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写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 2 自然段:写没有纸时,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第 3 自然段:写在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比较粗糙,不便书写第 4 自然段:写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并且传承到了现在第 5 自然段:写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 展3 .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想一想:在每一个时间段里 , 你有什么发现 ? 小组合作二完成课后练目⋯⋯―― 1—照桂壬抓住关键空词填二填 ?⋯一一可引导学生静心默读,圈画内容要点,然后用连贯的话说一说4 . 交流:早在几千年前:还没有发明纸,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写 在竹片、木片上,后来又写在帛上汉代:人们在方絮和麻纸上写字;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传承下来后来:传到全世界设计意图: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时间变化,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为深 入阅读做好必要的准备四、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1. 学生自由朗读第 1 自然段,抓住“伟大贡献”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 的巨大作用彰 显 中 华 文 化 的 魅 力2. 同学们,请你关注这句话中的词语“之二,,你想到了什么?对,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你还了解哪几项发明?有什么感触? 预设:生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生 2: 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真是太了不起了!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我们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3. 小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各国, 对 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之一”,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通过对中 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了解,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更产生了探究 造纸历程的兴趣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 朗读课文2 .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读一读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增 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 复习生字词,认读词语2 .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着伟 大贡献那么,这个可以让我们写字的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让我们 跟随作者的脚步, 去探求这个秘密吧。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提出相关问题, 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简单明了, 直接进入新课学习二、合作交流,了解纸的发明历程1 . 小组合作,研读第2? 4 自然段,思考:关于纸,你知道些什么?画出关键语句,和同学交流一下吧2 . 交流,相机教学1) 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事情的?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龟甲、兽骨、青铜器一一竹片、木片一一帛(2) 出示课件:欣赏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欣赏竹简;介绍帛,欣赏帛书⑶ 说一说:你觉得这些记录方式怎样?你喜欢吗?为什么?要及时指导规范学生的表达①费时费力用铸刻的方法费很多时间,效率很低②不好携带不管是龟甲、兽骨,还是竹片、木片,都太笨重了 ( 认识成 语“学富五车③太昂贵帛太贵,只有少数人用3 . 小结:同学们说得对,这些方法虽然能记录事情,但是不方便,不普及 所以, 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轻便的、能普及的记录方式一一纸,就这样诞生了4 . 学生借助课文说一说纸的发明过程板书:麻纸一>蔡伦改进造纸术 )5 . 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 承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创造”与“改进”的区别,更进一步理解词语。
1) ) 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2) )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有以下几个优点(板书:①轻便、好用;② 原料容易得到;③可以大量制造;④价格便宜,满足多数人的需要用上“因为⋯⋯所以⋯⋯”或“⋯⋯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说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6. 三读课文,画出蔡伦造纸的句子,圈出动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原料)剪碎或切断一一浸在水里捣烂成浆一一捞出来晒干 (成纸 )(这是蔡 伦造纸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2) 原料容易得到: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设计意图:围绕“纸是怎么发明的”这个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从 重点句入手,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补充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既有了直观的 体验,又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三、深化内涵,感受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1 . 指名朗读第 5 自然段2 . 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 响了全世界3 . 师补充:中国造纸术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 推动了欧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发展板书:传承 流传 影响)4. 说说自己白感受感到自豪)5 . 有感情地朗读第 5 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感。
6 . 课外阅读《奇妙的造纸术》 《中国四大发明》等书,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发 明,感受中国力量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借助文本和老师的资料, 充分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 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板书设计纸的发明轻便好用原料易得大量制造麻纸(西汉) 不便书写(消失》纸[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ft 承- - 流传 ---- 影响价格便宜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课文,很容易上成自然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 语文课堂要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指导学生从文本中 读到有关造纸的知识,了解纸的发明历程,还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去了解 这些内容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采用自读自悟、 小组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并且补充了相关资料, 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不仅获得了知 识,还提高了语文素养, 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