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高考高升专本语文答题技巧.doc
22页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
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诗歌鉴赏一、体例(体裁)分类(一)古体诗(古诗、古风)1、古体诗(1)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2)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3)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2、乐府诗:标题有的加“歌”“行”“行”“引” “曲”“吟”等名称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1、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2、律诗: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三)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1、概念: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2、派别:以两宋成就最高,分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和豪放派(以苏轼、辛疾疾为代表)3、词牌名:如念奴娇、虞美人、如梦令等4、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5、结构:分上片(阕)、下片(阕)(四)曲1、散曲:小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散套,如雎景臣的《般涉调·高祖还乡》)2、戏剧:杂剧和传奇(都是供演出的剧本)3、曲牌名(如端正好、滚绣球等)、宫调(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二、题材(内容)分类1、送别诗2、写景诗(含山水田园诗)3、咏怀诗4、咏物诗5、怀古(咏史)诗6、边塞诗7、哲理诗8、羁旅诗(另有:言志诗、感怀诗、友谊诗、战争诗、讽刺诗、爱情诗、佳人诗、相思诗、闺怨诗、闲适诗、记游诗)三、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正面与侧面、动与静、虚与实 角度:远近、高低、上下、俯仰、感觉、时空、大小、绘声、绘色、绘形3、议论4、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哀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5、说明(二)表现手法 1、比兴、象征、对比、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用典 2、铺陈、渲染、烘托、衬托、动静结合 3、语言方面: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三)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借代、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双关、反语等四)结构形式 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承上启下等四、意象与意境(一)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常用意象及内涵如下:折柳:表示惜别怀远、赠送寄思折梅:表示别离、赠送寄思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牡丹:表示富贵、大方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兰草:表示高洁、友谊秋风:表示萧条、冷落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黄昏:孤寂、悲伤、悲愁芳草:①惜时,人生苦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春天:伤春,感叹时间易逝还有惜春、感春、春恨、春怨、春怀秋天:萧条、肃杀、感叹身世之苦还有惊秋、悲秋、秋思、秋怀细雨、烟雾:愁绪、郁闷玉门关:征夫离绪浮云:飘泊不定,喻游子杜鹃(子规):①因其声凄惨,故有凄凉、哀伤之意②思亲之情,归家之念,乡愁乡思青松:节操刚正、坚贞杨花、柳絮:愁绪、烦人,飘零、离散浮萍:漂泊不定菊花: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隐逸莲花:纯洁、脱俗、高洁梅花:孤傲、脱俗、不屈落花:伤春、伤别流水:愁绪连绵不断月亮:思乡,思人大海:心胸开阔,包容一切长亭、灞桥:送别的地方,喻送别关山月:征夫思家,思妇怀远。
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蝉:品行高洁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霜;思乡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丁香:愁思,情结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桃花:美女的容颜青鸟(鱼):表达相思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二)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静三)借助节日表示情感1、春日(含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春风、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横管、春光、东风、晴云、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鹃、花树、草芽、黄鹂、黄鸟、芭蕉、春昼、草色、杨花、浮萍、绿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红树、海棠、绿锦、兰花、黄蜂、麦雨、柳花、垂柳、娇莺、芍药、蔷薇、桃花、杏花、红杏、绿波、春雨、兰溪、鹅湖、鸳鸯、桃红、飞燕、点红、戏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鸥、芳树、白鹭、烟笼、梅杏、菜花、鞭笋、鹊声等2、夏日(表示青春、热烈、畅舒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