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解读小设计-所见的小故事.doc
4页最新《所见》解读小设计:所见的小故事《所见》解读小设计 朱煜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解读分析】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善于观察,用心感受,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生活中的美好看,一个画面正在我们面前展开一 一个牧童斜坐在黄牛背上,黄牛慢慢地在林间漫步,不时停下来,啃食几口鲜草牧童手拿竹笛,忽而吹出一首欢快的曲子,忽而干脆放下笛子,引吭高歌这歌声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明亮,好像把整个树林都给震动了突然,牧童停止了歌唱,他慢慢地站起来,眼睛直直地盯着头顶上方的树枝哦,原来树枝上停着一只知了,它正大声地叫着看,牧童慢慢地伸出了手,想要抓住它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动态牧童骑坐牛背,大声唱歌,真是悠闲自得极了然后写小牧童捕蝉,按理捕蝉依然应该通过动态来表现,可是作者却别出心裁,通过静态来写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那神情真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有趣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后来,小牧童怎样捕蝉,是否捕到,诗人都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全诗用字简洁,由动到静,节奏起伏,很是吸引人诗人写了一个牧童,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读古诗,需要想象力反过来,古诗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媒介那么该如何做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有画面感、有情节的古诗改写成小故事在了解诗意之后,教师分步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由简到繁地进行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其沉浸在创作的愉悦之中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片段设计】 一、表演情境 1.刚才我们读了诗,了解了诗歌大意这首诗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所以我想邀请一些同学上来,把诗里面的意思表演出来 2.选择一个学生上台准备一把小椅子作为道具布置要求:台下的学生读诗,读得慢一些台上的学生根据诗意来表演表演的学生可以“自说自话”,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表演 (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有即时性的指导,对表演精彩的地方要及时点评尽量多邀请一些学生表演,并通过指导,使表演的质量越来越好,与诗歌大意越来越贴近 预设指导性提问: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会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牧童是如何发现藏在树叶间的知了的?会怎么想? 牧童闭口立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 (这些提示是对下个环节写段内容讨论的铺垫。
二、讨论写段 1.写什么 看了同学们的表演,如果请大家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你会写哪些内容?重点写什么?为什么?(将学生交流的内容分成“发现知了前、发现知了时、发现知了后”三个部分分开板书 2.怎么写 选择上面提到的三个部分中的第一、二部分,组织讨论,梳理出动作、神态细节板书关键词,供学生参考 3.选择片段,学生进行口述 三、学生练习 1.把自己当作牧童,写一个小故事如果你想把自己当作诗人来写这个故事,也可以,但难度更高些 2.教师巡视指导指导之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大的习作空间 四、交流讲评 评价标准: 1.只能逐句翻译诗歌 2.能结合诗意进行一定想象,表达流畅 3.能结合诗意展开合理想象,细节生动,表达流畅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参照,不做评分用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关注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知识链接】 袁枚( 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等。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六十余年,存诗四千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推荐访问:所见解读设计所见教学设计所见教案设计 第 4 页 共 4 页。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