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合作学习探究及研究.doc
4页体育合作学习探究及研究摘要:合作学习在其他学科研究方面都已经有非常多的研 究成果,而在体育学科应用也非常的广泛,鉴于体育合作学 习的重要性和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本文就体育教学 和学习中合作性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学习;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对象有小组、教师、学生个体、班级等,这决 定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具有多样性教师需要根据上课内容以 及班级人数来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①教师与学生个体 合作,这种合作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少,或人数多但极少数同 学比较落后的情况这种合作方式教师有明确对象和明确目 的,并通过动作引领、指导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② 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合作,这是最常见的互动这种合作学习 一般用在课堂讲解上,如正式训练之前的体操示范、篮球罚 篮的标准动作、足球踢点球的技术要领等但这种方式的缺 点是一旦学生较多之后,就会有学生无法掌握老师所讲的知 识③教师与小组的合作小组人数少,在50分钟的课堂 里,教师按组别进行互动,进行讲解、示范有良好的教学效 果如在进行小组对抗部分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可以重点 对对抗小组进行技术指导,甚至作为队员参与到对抗练习 中④学生直接的合作。
这种互动的前提是要在自由练习时 间,落后学生通过主动询问、与其他同学切磋能快速掌握技 术动作要领并得到提高如羽毛球的发球动作有一定的技术 含量,需要学生多观察、多揣摩,但向有技术基础的学生学 习也是一个捷径⑤学生与班级合作与教师和班级合作类 似,但它更多的强调学生个体向全班做示范、汇报等如在 排球垫球动作时,为了分解动作,教师需要学生进行配合和 示范,同时教师进行点评⑥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典型 就是小组对抗比赛,通过实战来提高体育教学中这种方法 应用较多一般而言对有技术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放手让他 们进行练习,这样教师可以重点那些落后学生结合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合作学习多采用分组的模式 其实践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1)正确分组分组的大致原 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查问 卷法、访谈法、学生自我组织法等进行每个小组的人员不 宜超过6名,每一堂可以进行组员调换这样方便同班学生的 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分组之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每个小组 成员认识到其所承担的责任:明确各自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 (如排球练习中主攻、副攻、一传和二传的角色分配)、根 据老师的要求制定小组合作计划(教师也可以制定计划分配 给学生)、明确教师期待的合作学习行为以及结果等。
通过 角色确定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有责任在身,不能随便 混课堂,必须积极参与不拖小组后退2)选择合适的合作 学习方法体育课不像文化课以分数定论,这使得很多学生 认为体育课没有太多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需要通 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如通过一对一.二对二的挑战 法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动力并为后面的挑战练习做准 备;通过换位法让学生在体育合作中尝试不同的角色,让学 生体会到体育合作的乐趣,并通过该过程发现自己的长处所 在;还可以通过讨论法、小组探究法、两人互助法等进行合 作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从制定 教学目标和计划开始,到考虑分组方法、小组人数、成员角 色,以及器材安排、动作示范,小组目标确定、监督提示, 甚至参与到具体合作学习中,都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3) 合作实践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 考核针对每个小组可以布置一项任务(各小组可以相同), 如篮球课教师给各个小组布置的任务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接 和运球练习教师进行表演、示范之后各个小组在有限的时 间内进行练习最后进行成绩测试,根据每个小组传接球的 丢球情况、路线标准和运球情况进行评分评分综合 成绩 为小组得分。
当然更多时候可以采取小组游戏与竞赛的方式 进行检验如原地肩上投篮、运球上篮的教学中,在小组合 作学习一段时间之和,教师可以安排进行投篮比赛,各个小 组按其安排的顺序每轮由一位同学进行一分钟定点投篮比 赛,每人进行一次接力运球上篮比赛等等这种竞赛的模式 要求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必须有拉扶意识4)合作学习反 馈在小组合作学习蕴含了两种教学模式,其一是强调人员 交流与练习,其二是能者为师哪种更为合适?这需要根据 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本身的体育水平来分析有些学生有非常 好的运动基础,对某一项运动的技术要领掌握的非常好,则 可以采取“能者为师”的方式,即发挥该名学生的特长又客 观上锻炼了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如果没有 "能者”那么合作学习相互切磋是更好的方式另外教师需 要注意的是分组是否合理、合作练习的时间是否过长、分组 成员是否需要变化等角色的变化会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体育运 动中发挥作用,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可 以说,体育教学特点使得其合作潜能要超过其他学科,它既 能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考文献:[1] 毛琴红;如何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J];新课程(小 学版);2008年Z1期.[2] 耿继勤;浅论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 习” [J];中国音乐教育;2010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