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员手册..doc
10页篮球裁判员手册第二部分3人执裁1 引言1.1 重要的术语球侧:此术语涉及球的位置在两个球篮间用一条假想的线将球场划分为两部分,球所在的场地一侧为球侧裁判员:L(前导)裁判是位于端线的裁判员C(中央)裁判是位于L所在前场的对侧的裁判员(通常在球侧对面),在接近球篮的罚球线延长部分那边大约两步依据球的位置,C可在前场的任一侧T(追踪)裁判是大约位于靠近中线的球队席区域边界的裁判员,并与L在同一侧(球侧)L和T是在场地的同一侧,而C是在对面一侧对侧:指远离记录台的场地一侧轮转:这涉及一个活球状况,其时,球的移动或落位促使L依据球在前场的位置(记录台一侧或对侧)发动一次位置改变或“轮转”L改变位置引起C和T改变位置在正常比赛中,由L控制轮转,并且一般地只当球移过罚球线接近球篮时开始然而,如果L或C观察到罚球线延长部分以外的紧逼防守状况,他们可以强行(主动)发动轮转强侧:L落位的场地一侧转换:这涉及一个死球状况,其时,犯规的宣判需要裁判员们改变位置宣判犯规的裁判员在向记录台报告犯规之后总是移向对侧 每当有掷球入界情况,两名裁判员总是在球侧弱侧:L没有落位的前场一侧2 比赛开始2.1 赛前和半时间准备活动的观察图1 赛前/半时前裁判员的位置(1)主裁判员和两位副裁判员占据记录台对面的边线位置。
2)R(主裁判员)站立在中线和边线的交接处3)U1(副裁判员1)站在主裁判员左侧大约3米处,并在准备活动期间观察赛场左端的球队4)U2(副裁判员2)站在主裁判员右侧大约3米处,并在准备活动期间观察赛场右端的球队5)比赛开始前10分钟,主裁判员应去记录台查看已被整齐填入记录表内的球队名单和首先上场的队员6)如适当,比赛开始前6分钟,为了介绍双方球队,主裁判员应鸣哨,并确保所有运动员都回到球队席区域为了赛前介绍,主裁判员和两位副裁判员应移向球场的记录台一侧7)介绍双方球队之后,主裁判员应鸣哨并做出距比赛开始还有3分钟的手势8)比赛开始前1分30秒,主裁判员应鸣哨并确保所有运动员立即回到各自的球队席区域9)在半时间的准备活动期间,裁判员们应采用观察赛前准备活动的同样位置2.2 通常的地面位置3人执裁中,裁判员们应始终试图保持一个相互成比例的类似宽阔的三角形的位置当球运动到场地的不同位置或出现球权改变时,裁判员们移至场地上的新位置,还是要努力维持这个三角形2.3跳球开始比赛图2 跳球(1)主裁判员面向记录台负责跳球中的抛球2)副裁判员们在相对的边线占位U1在记录台一侧,在球队席期于边界与中线之间。
U2与球队席区域边界相齐3)U1的责任:a.抛球不当,宣判重新跳球或宣判跳球队员违例b.当球被合法拍着时,给出开动比赛计时钟的时间开始手势4)U2的责任:观察8名非跳球队员2.4 跳球开始比赛——比赛向主裁判员的右方推进图3 跳球——比赛向主裁判员的右方推进(1)U2成为L2)U1成为C3)主裁判员移至U2在跳球时所在的边线处并成为T2.5 跳球开始比赛——比赛向主裁判员的左方推进(1)U1成为L2)U2成为C3)主裁判员移至U1在跳球时所在的边线处并成为T3 裁判员们的占位和场地覆盖范围3.1基本的场地覆盖范围图5 基本的场地覆盖范围3.2基本的覆盖范围(1)当球在某裁判员的区域内,负责球周围的比赛2)当球在另一裁判员的区域内,负责本区域内的无球队员们3)C站在朝向球篮的罚球线延长部分以外2米处如果必需的话,他在场上移动而不要移向端线4)T在球队席区域的边线占位如果必需的话,他在场上移动而不要移向端线5)在掷球入界情况中,在把球递交给队员之前,执行裁判应核实两位裁判员是在球的同一侧3.3裁判员们工作区域图7 球在记录台对侧(2)当球在对侧时裁判员们的工作区域(图7)原则上,裁判员们应工作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
但是,每当必要,为了更好地覆盖特有的比赛情况,裁判员们可移动到他们各自的工作区域以外的位置3.4球在前场时的基本分工区域(记录台一侧或对侧)和违例负有责任3)当球不在某裁判员的基本分工区域内,该裁判员负责本区域内的所有队员们4)3裁判中的任何2裁判之间存在共管的区域(DUAL)图8 球在记录台同侧(举例)/DUAL=共管区域图9 球在记录台对侧(举例)(1)每一裁判员负责一个基本分工区域2)当球在某裁判员的基本分工区域内,该裁判员对球附近的犯规3.5当球从一侧传或运到另一侧时的基本移动(轮转)图11 球运动到记录台同侧(1)当球传给另一侧的队员或当球插进到离C最近的罚球线延长部分那边时,L移动到球侧2)前导裁判负责发动轮转,并且继续对策应位置的队员负有责任,甚至在移动越过限制区时也是如此3)C然后移动到追踪位置4)T然后移动到中央位置5)目光接触是很重要的当L发动时,C和T应警觉和知道转换位置3.6当球向球篮行进时的基本移动图12 正常比赛图13 运球上篮当出现运球上篮时:(1)L跟球一起移动篮球裁判员手册(三人执裁)图14 转换移动图15 轮转后的转换移动(1)T成为新的L并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