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鲟养殖技术要点.docx
6页中华鲟养殖技术要点概述:中华鲟是鲟鱼当中一个重要的品种,有很高的养殖价值和效益, 那么,中华鲟鱼怎么养殖?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华鲟鱼养殖技术中华鲟养殖池塘条件(1) 面积和水深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5〜15亩,水深为2.5〜3米2) 土质和底质 池塘土质以黑壤土**好,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较适 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塘底要求平坦,底质少淤泥,淤泥层控 制在10 厘米以下,以利于水质调控3) 水质要求 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水质清新无污染,以保 障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水源溶氧应在5 毫克/升以上4) 配套设施 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配备水泵及增氧机,设 立5〜10 个饵料台,以及养殖过程中必需的其他设施、设备、工具等a•池塘的修整和消毒饲养前需对鱼池进行清整,然后再使用药物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b.鱼池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放水进池,注水时必须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在鱼种下塘 前 3〜4 天,每亩可施入粪尿200〜250千克,或畜禽粪400〜500 千克, 将肥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对水搅匀后全池泼洒化肥每亩可用氮肥和磷肥各5〜7.5 千克,对水溶解后,全池遍洒。
中华鲟幼鱼放养选择优质鲟鱼种,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混养时,应选 择滤食性鱼类 如鲢、鳙 ,不可搭配与鲟鱼争饵的种类放养时先取几尾鱼“试水",即先放几尾鱼,1〜2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 10 分钟左右后放入中华鲟饲养管理(1) 投饵管理 鲟鱼养殖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其营养标准为:蛋 白质 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占 15%以上,脂肪 9%左右,碳水化合物 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将配合饲料制成适 合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鲟鱼口径的颗粒投喂日投饵4〜6次,具体投喂 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鲟鱼放养密度、个体大小、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 考虑,一般白天少投,占 1/3,晚上多投,占 2/3投饵时,应严格按 照“四定”原则,并随时注意检查鱼苗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 台周围的清洁卫生2) 水质管理 鲟鱼不同于常规鱼类,对水质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水 质恶化导致常规鱼类浮头缺氧现象容易观察,而鲟鱼属底栖鱼类,一般 都在池底活动,即使在溶氧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浮头现象在溶 氧不足时,会直接肚皮上翻,出现昏迷,直至死亡一旦出现缺氧现象, 容易造成损失。
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水中溶氧和pH值 的监测3) 水温管理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给鲟鱼养殖带来一定的难 度鲟鱼适宜生存温度为0〜33°C,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6°C如何 延长鲟鱼适宜生长的时间,让鲟鱼安全越冬、度夏,便成为鲟鱼养殖水 温管理的主要内容① 越冬有条件的养殖者,在冬季来临、水温降到12°C以下时,应 将鲟鱼移入室内水池越冬一般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一长形土池(1〜3 亩),在其上建简易塑料大棚,将鲟鱼从大池中拉网起捕移至大棚内越冬这种简易大棚在北方地区可使温度保持在2〜3°C以上在南方地 区,因冬季水温仍可保持在8〜10°C以上,可在原池就地越冬无论哪 种越冬形式,都应加深池水,增强水温缓冲能力越冬期间,可视水温 及鱼活动情况,适量投饲,增强鲟鱼体质,以便安全越冬越冬期仍应 加强水质管理② 度夏安全度夏方法一是选择面积较大的池塘,加大水深二是 在池塘四周种植长藤瓜果,并搭棚遮阳三是搭盖遮阳网,减少阳光照 射,可有效降低池塘水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可引注水库、湖泊底层 水,并加大冲注力度五是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缩 短养殖周期,在南方地区,可在盛夏高温期过后,投放大规格鱼种,精 心喂养,在第二年高温期到来前起鱼上市,可错开高温期。
4) 防病治病 要做到每半月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1次,每20天投喂 药饵1次其次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中华鲟种苗的培育1、鱼苗培育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直径3〜 5m,深1.5m,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水深0.6 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C之间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 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及时清 除死鱼,每 7〜10d 放水洗池 1 次刚孵化的仔鱼在体形和行为上变化很大,处于体表及卵黄呼吸向鳃 呼吸转移阶段,此时需供给充足的氧气一般可在水泥池内放置气泡石, 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气增氧,使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氨、氨在 0.5mg/L 以下中华鲟在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到底栖生活,故应及时进行饲养和驯食始喂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 饵,喂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喂3次;在体长达4〜9cm,体 重达1〜4g时•要完成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配合饲料前期用 软颗粒,后期用硬颗粒饲料应具以下特点:1 颗粒大小适宜,前期直 径为1.5mm,后期逐渐增大到3mm;2水中定形时间可达1〜2h;3营 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高,具浓鱼腥味。
其中粗蛋白含量在 38%〜 45%、粗脂肪 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元素适中2、鱼种培育采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水质要 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沉淀过滤后使 用水温保持在10〜32°C,当低于10°C或高于32°C时,用锅炉或深井 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 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清除死鱼和污物配合饲料成份为:鱼 粉 55%、花生粕 20%、面筋 15%、湿酵母 4%、鱼油2%、食盐 1%、维 生素及微量元素 3%配合饲料中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表明 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每天投喂3 次,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水质、鱼体大小、密度等灵活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