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docx
44页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答案】 C2、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是()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C.强、平衡、不灵活D.弱【答案】 B3、初中阶段开设的历史与社会课,融合了历史与地理的知识,该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答案】 B4、18世纪中期西方大学开始设立教育学讲座,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标志着教育学科规范、独立的著作是()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爱弥儿》【答案】 A5、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答案】 B6、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综合活动【答案】 A7、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 C8、在德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对行为规范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常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
对此,教师应从( )着手展开德育工作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答案】 A9、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答案】 C10、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答案】 D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 A12、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答案】 B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实践锻炼法【答案】 C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特尔巴特C.赞可夫D.布鲁纳【答案】 A15、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这说明他的哪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A.教学知识能力B.教学反思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答案】 D1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地测算、地形测绘、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属于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 D17、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答案】 D18、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齡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A19、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 D20、(2021年上半年真题)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结果阶段【答案】 B21、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A.时代性B.经济性C.强制性D.创新性【答案】 C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与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相同的()A.春风化雨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答案】 B23、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答案】 D24、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C25、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 C26、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答案】 A27、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緣装饰得格外醒目【答案】 A28、2013年单项选择: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D2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答案】 D30、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答案】 C3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A3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三层次是个体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思考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答案】 D33、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期望B.强化C.动作D.完形【答案】 A34、“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答案】 D35、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 D36、(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A.个体身心发展B.个体心理发展C.个体身心变化D.个体心理变化【答案】 A37、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育方法称为()A.变式B.范式C.原理D.演绎【答案】 A38、“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答案】 D3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答案】 B40、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D41、(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A.传递—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式D.范例教学模式【答案】 A42、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答案】 C43、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春秋》C.《学记》D.《论语》【答案】 C44、( )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A.教育政策B.教育方针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答案】 B45、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潜意识【答案】 A46、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班级活动【答案】 A47、新课程教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