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短篇20首(带译文).docx
7页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之,处士逃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施yì)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fú)似龙而非龙者也参考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匡衡勤学——《西京杂记》匡(kuāng)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ài)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yì)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suì)成大学参考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做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
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孟母三迁——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zǔ)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参考译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学弈——《孟子·告子》弈(yì)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东施效颦——《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pín)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参考译文: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仿效着,,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拖捧心皱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不迁怒不贰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
矛与盾——《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参考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孟子语录——《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参考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鹬蚌相争——《轩亭冤·哭墓》蚌(bàng)方出曝,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参考译文: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来,明天你的嘴取不出来,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杨振暮夜却金——《后汉书》(范晔)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参考译文: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欲速不达——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参考译文: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蜀鄙二僧——《白鹤堂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持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参考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jié)泽(zé)而渔(yú),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参考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对牛弹琴——南朝·梁·僧佑《弘明集》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méng)之声、孤犊(gū dú)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dié xiè)而听参考译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参考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曾子杀猪明不欺——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