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汛调度与抢险》课程标准.doc
10页《防汛调度与抢险》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课程编码:学分:2课程类别:岗位方向课计划学时:30学时适用对象:水利工程专业/设施农业(农业水 利方向)专业第五学期实践学时:8学时前导课程:《水利概论》、《水利工程实用 力学》、《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建设》 等后续课程:《毕业综合实践》等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二、专业对课程要求《防汛调度与抢险》是水利工程专业的岗位方向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合理调 水用水,兴利除害,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通过检查了解建筑物的工作状态,及 时发现隐患,并进行维护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逐步实 现工程管理现代化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 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奠定基础江河治理、防汛调度和防洪抢险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社会经济持续 发展的保证,防洪是许多水利工程首要的任务防洪工作应当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施,防汛抗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将來的水利工作者了解泥沙运动、河道治理、防汛抢险 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治河防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尽量体现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新规范在河道整治及防汛抢险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河道整治及防汛抢险有一个全面、 基本的认识知识要点:1、 了解治河防洪工程的研究对象,掌握治河防洪工程的概念了解我国江河治理的必 要性熟悉我国治河防洪事业的发展掌握治河防洪的新思路2、 了解河势规划在防洪减灾工作体系中的作用,掌握河道整治规划设计标准3、 掌握河工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分类,了解各种不同类型护岸工程的适用场合和工作特 点4、 了解防洪减灾措施中的工程措施(拦、蓄、分、泄)与非工程措施掌握制定防洪减 灾规划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人与洪水、一般与重点、防洪与生态环境及近期与远期四个关系5、 掌握堤防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堤防工程除险加固,了解堤防工程施工与管理6、 了解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水库防洪调度的原则和方法及水库防洪管理7、 了解险情类型及产生原因,掌握堤坝抢险治河工程及穿堤建筑物抢险的方法;堵口 技术技能要点:1、 能正确的使用实验室常规的玻璃仪器及分析仪器或设备;2、 能运用水文观测设备,熟练的进行水位观测和计算;3、 能运用流量观测设备,熟练的进行流量测验和计算;4、 能运用泥沙观测设备,熟练的进行泥沙测验和计算;5、 能运用水位的变化特性和整编规范,进行水位资料整编;6、 能运用流量的变化特性和整编规范,进行流暈资料整编;7、 能运用泥沙的变化特性和整编规范,进行泥沙资料整编;8、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洪水调查。
三、课程培养目标1、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强化学 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掌握水工建筑物抢险的基本方 法;并对各种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适的处理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 创造能力2、 知识目标(1) 了解水库的类型、作用即对环境的影响;掌握水库库区的防护措施、防淹没措施、 防护区排洪措施、防浸没措施、库岸失稳的防治措施;(2) 了解水库泥沙淤积及其影响;掌握防治水库淤积的防治措施;(3) 了解水库防汛管理和兴利控制运用;了解用水管理基础知识;(4) 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形、渗流、应力、温度等的观测方法;3、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 能对水库常见的隐患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制定初步的防治处理措施;2) 能对土石坝、浆砌石坝、混凝土坝、水闸、溢洪道、隧洞、涵管及渠系建筑物进行 变形、渗流、应力、温度等观测;3) 会对土石坝、浆砌石坝、混凝土坝、水闸、溢洪道、隧洞、涵管及渠系建筑物进行 简单的维护、修理;(2)方法能力目标1) 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 能通过各种渠道查寻所需信息;3) 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3)社会能力目标1)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而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 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及集体意识;3)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素养目标1) 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和实事求是精神;2) 养成正确使用的仪器设备习惯;3) 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4) 培养团队协作和抗挫折意识;5) 培养表述、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6) 通过本课程学习,经过科学、严谨、规范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生具有不怕苦、 不怕脏的工作精神,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协作能 力,形成在完成任务中的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U!课程设计思路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参照建设工程试验检 测员的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工程材料”和工作情境为 载体,由简单到复杂,依据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合理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按照完成该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与测试技术任务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施工过程中 建筑材料与测试技术出现的顺序,兼顾材料构成的前后顺序,构建了6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建筑材料与测试技术来设计的学习单元,同时也 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习单元我们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 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按照采 取完成工作任务的六个步骤(又称“六步法”)来实施教学通过这6个学习情境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五、课程内容设计1、课程整体设计章/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教学内容的取舍及 依据与前导、后 续课程的关系与处理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学时学时河流系 统河流系统的基本 构成及特征102河流泥 沙基本 知识河流泥沙特性 河流泥沙运动以瓯江 11淤积 实例进 行教学近年来由于水土流 失加剧,泥沙问题 凸显82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河床演变 河道整治以江心 屿南北 叉为实 例进行 教学、城市建设对于河道 整治要求提高江河防 洪系统江河防洪系统构 成、江河防洪系统 的调度以苍南 吴家园 水库系 统进行 调度为 例堤防工 程堤防工程规划设 计、堤防工程的施 工管理、堤防工程 实训堤防加 固实例防汛抢 险防汛系统构成、工 程遇险及抢险工程泥 沙问题 及泥沙 利用工程泥沙问题、 泥沙利用122机动2合计3082、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章/模块节/子模块教学内容作业教学建议与说明绪论第一次课绪论河流系统河流系统的基本 构成及特征第一节河流系统 组成及特征论述河流系 统组成第二节河流分类及 分段第三节河道水流慕 本特性河流泥沙基本知识河流泥沙特性第一节河流泥沙的 来源、侵蚀模数与浑水特性第二节河流泥沙特 性河流泥沙运动第三节河流泥沙运 动以瓯江口淤积实 例进行教学河床演变及河道 整治河床演变第一节河床演变 基本原理及分析第二节河床演变 的基本规律以江心屿南北叉 为实例进行教学河道整治第三节河道整治 规划第四节河道整治 的基本措施温州城区河道为 例江河防洪系统江河防洪系统构 成第一节江河防洪系 统组成第二节防洪规划与 防洪预案江河防洪系统的 调度第三节汛情收集 处理第四节水库防洪 调度以苍南吴家园水 库系统进行调度 为例堤防工程堤防工程规划设 计第一节堤防工程 作用及分类第二节堤防工程 规划与设计堤防工程的施工 管理第三节堤防施工第四节堤防管理堤防工程实训第五节堤防加固 实例以温州江滨路防 洪实例为主进行 编制防汛抢险防汛系统构成第一节防汛指挥 系统工程遇险及抢险第二节险情抢护工程泥沙问题及 泥沙利用工程泥沙问题第一节水库泥沙 问题第二节取水工程 引水口取水防沙第三节渠系泥沙 控制泥沙利用第四节河流泥沙 利用3、职业能力与实训项目职业能力实训项目实训方式实训内容实训场所及设 备条件教学建议与 说明认知能力水库控制运 用实训教师讲解 学牛部分参与水库控制运 用实训水力学实训室学习能力水工建筑物 的观测实训教师示范、学 生编制方案水工建筑物 的观测实训岩土力学实训 室分析能力水工建筑物 的养护和修 理实训学生自己动手水工建筑物 的养护和修 理实训岩土力学实训 室六、考核评价体系1、考核的方法本课程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的方法评定学生的成绩,总成绩为100分。
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为100分,安排在期末,占总分的60%c平时成绩:分三部分,平时 测验(包括综合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考勤情况,占总分的40%考评方式过程考评70分期末考评 (卷面考评)素质考评评定考评实操考评10201060考评实施由指导老^帀 根据学生表 现集中考评由主讲教师根据 学生完成的抢险 方案报告考评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 进行项目操作考评由主讲教师组织考 评考评标准岀勤态度5团结协作5工作方案正确5工作计划正确5 方案报告5设备工具使用正确5 操作过程正确5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本项目为0分2、 考试试题的基本类型试卷均按教学大纲各章考核要求中所列的各知识点内容出题采用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简单分析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3、 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题量比例命题质量:命题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组合,应覆 盖本课程要求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使试卷能真实地反映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命题难易程度:考试试题的题型中,包括客观性题和非客观性题客观性题:可以考察 出学生的记忆、理解、判断、推理、比较和分析鉴别的多种能力。
非客观性题:可考察学生 的综合、分析、计算能力,此类题有一部分要求有一定的深度,使试卷形成一定难易程度的 梯度,以考出学生的差异水平4、知识点的测定对本课程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三种形式测定一个知识点出一道试题;一道试题综合考核多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以不同题型考核七、教学方法与手段每种教学方法其都有优越性和局限性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 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演教学、辅助教学、综合练习、实验教学、观察教学, 并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 每讲完一个学习单元,由学生针对性的进行课堂练习,并将课堂练习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