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doc
10页农村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摘要】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居家养老模 式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适合现阶 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但是现在农村以青年人 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以及老人要抚养留守儿 童问题给居家养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接下来 本文以亳州市利辛县为例探讨农村居家养老的困境和 出路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 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 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 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社区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老 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和家庭养老 的现代养老模式在这种养老模式中,老人既可以享 受到家庭提供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又可以享受到 国家,集体和个人关于物质方面的满足一、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根据对安徽省利辛县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全 县总人口约为194万,其中60岁以上的约占15%, 其中65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7.59%,农业人口占总人 口 93%,其中超过97%的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 可以看出我县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针对居家养老问题我县初步制订了一系列解决养 老问题的措施,利辛县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加大对公 办养老的机构建设利辛县“1952计划”引领养老服 务机构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确定在交通条件、 人居环境较好的城关镇苏店敬老院和王人镇西城养老 服务中心,转型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并且对全县“百 岁老人”进行再次年审,逐户逐人拍照、备案,截止 2014年10月20日,全县确认健在的百岁老人91人, 发放津贴327600元虽然我县在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机 构,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但是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对此利辛县采取一些措施 如下:(一)利辛县实施低保“三步走”战略利辛县孙庙乡从2014年11月13日至12月20 日,对全乡低保对象进行审核本次审核分三个阶段 实施: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要求各村充分认识城乡 低保年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 造氛围,做到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阶段为入户调查,要求各村严格按程序进行,填写入户 调查表,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对民主评议未通 过的对象不予上报第三阶段为总结上报,要求各村 对城乡低保年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二)利辛县加大财政力度,建立鸿福老年公寓由财政投资600余万元建成的一座容纳近300人 的鸿福老年公寓,是落实民生工程的重点项目。
鸿福 老年公寓为这里的孤独老人提供完备的健身器材,专 业的护工,并且这里的医疗机构定时给老人们检查身 体利辛县政府正立足于我县各乡镇实际情况,不断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建立人性化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建 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制监督机构,让这里的老人过上 幸福的晚年生活三)构建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利辛县“四轮驱动”抓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o 2014年以来,我县城关镇创新思路,加大宣传扎实抓 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城 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完成34120人,年度参保率完成 100%o “四轮驱动”工作具体如下: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把城乡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对各 村的年终考核,为保证此项工作快速推进,实现全镇 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立足服务,强化宣 传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分组开展政策宣传,同时采取 广播以及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 营造良好的参保缴费氛围三是政策倾斜,激励参保 对参保积极的群众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调动参保积极 性四是加强调度,按时通报要求各村每天安排人 员值班,方便参保群众保费征缴,每天向主要领导汇 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度情况,通报各村参 保进度。
二、农村居家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抚养比提高 利辛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截止到2013年约为 15%,高于我国平均老龄化人口约有5%并且90年 代以来我县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结构和观念在不 断的更新,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政府主张少 生优生”所以大多数新生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口抚养比在不断的提高,由传 统的“多子养老”变成了现在的两个年轻人赡养“四 个”甚至“八个”老人的现象如今的农村家庭结构 逐渐呈现4-2-1的状态,中间人不仅要赡养上一代还 要承担下一代的教育,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劳动力 的抚养负担越来越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直接老年 人的抚养比不断提高二)城乡经济二元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 收入仅仅是5900元只占当年全国农民8896元人均 纯收入的三分之二,低了将近三千元而2013年我国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是利辛县农民人均 纯收入的5倍多近年来我县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 是和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别相距甚远为了维持 家庭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大多数乡镇出现了“空 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 仅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还要抚养小孩在物质和精神方 面都是双重危害。
三)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薄弱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养老和医疗机构 相对不完善,好多乡镇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如养老院, 福利院等由于经济资源的约束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而 且条件比较落后如本人的户口所在地利辛县汝集镇 胜利村的养老院,十几个村共有一个养老院而且养老 院是原来小学改造的,没有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各 方面的设施不完善条件比较差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 容易导致医疗人员哄抬药品价格,致使老年人病而不 愿医的现象(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孝道文化的弱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年轻 人越来越向往外面的世界,走出家庭已经成为现在农村的普遍现象,“家文化”变的越来越弱传统孝道的淡化,导致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代沟” 的形成更是加重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养儿防老”的思 想已经过时,依靠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持农村家 发现大多数成年后的子女都会和老人分家,分家后如 果距离远与老人的联系是非常有限的,而单纯依靠土 地获得经济收入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投入,一旦老庭养老的可能性受到冲击,本人经过调查和生活经验年人丧失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获得收入,那么他们 的生活将会非常困难 (五)资金不足,居家 养老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居 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支持力度不足,满足不了广 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据调查,我县社会化服务机构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服务人员是附 近乡村在家务农的妇女,她们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的 知识和经验对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 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本身不是 以盈利为目的机构,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不足这样一来居家养老只能由政府包办,政府包办的结果就是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三、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政策建议)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就利辛县养老体系薄弱和养老资源配置不协调的具体情况,利辛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养老体 系建设发展规划,满足农村广大地区的多层次养老服 务需求,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与城市功能对接结合利 辛县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充分利用农村社区丰 富的资源,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居家养老为切入点, 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引入家庭二)加快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化针对服务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化和技能培训,实现职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人 化水平以此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多样性的居家养 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和物资方面的需求三)加强传统孝道文化和家庭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宣传,营造和谐的居家养老模式氛围由于利辛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大多数劳动 力选择了出门打工这一普遍现象,导致“空巢老人” 和“留守儿童”现象的恶化。
这种“聚少离多”的情 况,不利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加强传 统孝道文化的宣传与推广非常必要,利辛县政府有关 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和倡导年轻劳动力认 识到行孝的必要性针对利辛县农村居家养老情况,利辛县政府在不 断深化改革,根据全县各镇实际情况做好社会化服务 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大服务监督机制同时也要鼓励 家庭成员养老的积极性,对家庭成员进行思想动员 做到家庭,老人,社会和服务者之间的衔接更加合理 化参考文献[1] 黄丽丽,卢冠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 居家养老模式的价值与保障》.[J].经济研究导刊.2012 年第24期.[2] 陆文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浅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1期.[3] 张加生.《怎样做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N]. 中国社会报.2015年2月第002版.[4] 郝小芳.《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中政府职能研 究》.[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6月第 26卷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