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三国演义读书笔记.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住在山****ck
  • 文档编号:212671280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推荐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好词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  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好句  1、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孙策)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4、赔了夫人又折兵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9、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徐庶之母)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

      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如同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学的孟子  1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1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孔明对孙权(鲁缟,鲁国的丝织品,据说是最薄的强力的弩剑到了射程终了时,已经没有力量了,即使是鲁缟也不能穿破)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14、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  15、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  17、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  1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  20、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3、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25、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26、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  27、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评张飞)  28、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29、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  31、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4、马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  36、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  37、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对刘禅)  3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4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  41、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  4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  4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4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  45、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  4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7、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关羽  48、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49、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  50、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开始就是脍炙人口的词句没错,这首词句就是出自我国古代一部历史小说的开篇词,它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人物的历史舞台,把许多人物刻刻画的淋漓尽致,使我不得不掩卷长思……  《三国演义》是明清时代的一部断代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三国演义》里人物众多,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确的这部书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  先说曹操,太多数人都说他奸诈,也有人总结说他“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他做事周到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总说到底曹操也有好的方面,他还是为人熟知的杰出诗人、文学家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广,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非世俗人所能理解  再说关羽,他比较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青枣,青龙偃月刀,后加上赤兔马’关羽是神不是人,而且加上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神的极致,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做人有忠有义但到了三国时期,封建道德的头一个字忠就很难完成,对忠的要求也很严格,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了来,这样不但算忠,还是难得可贵的忠  一个国君想要建立一个好的帝国就必须有一个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忠臣,而诸葛亮诸军士就是这么一个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事实证明,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草包,他显智慧,展英才,‘草船借箭、空城计……’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则‘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忠、义、识’还不够,还需要‘胆’就像赵云一样,几乎百战百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实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顺了刘  我们少年就应该从小具有诸葛亮的‘识’,赵云的‘胆’,但关羽的‘忠、义’我们似乎就不必太难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了《三国演义》里还有义绝、奸绝、智绝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过这本《三国演义》我不仅了解到了历史的流转,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本书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可谓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里有许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如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又如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阴险狡诈的周瑜,武力高强的吕布……  《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个个武力高强,头脑灵活就比如说关羽不仅武艺高强,能在众将面前斩华雄,颜良和文丑而且他还很重情义,虽然一开始投靠了曹操,但始终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得到故主的消息,便回到了刘备身边,孙权虽抓到关羽,但关羽绝不投降,孙权最后下令把关羽给斩了真是的假如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投降,等孙权和刘备交战时我立刻在战乱中拿一把箭向孙权射去。

        这样的计谋不是很好吗?这样吴国不久就能被占领正所谓作战还是要靠大脑不能硬闯呀!吕布,一听这名字你们就知道一个成语:有勇无谋,最后还是被刘备在曹操面前说了几句话给害了还是当年程宫说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三国演义》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取胜要靠的就是大脑!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   今年暑假,我又在图书馆中借阅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最终晋国夺取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中刻画的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但书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几位  首先是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个隐士,之后经过刘备的真诚邀请,才出山担任刘备的军师的他出山后,一向为刘备出谋划策,每次蜀国经典的战役都是经过他的指挥才会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  第二是赵云,当年曹操带领百万大军袭来,他为了能保住刘备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强大的武器,单枪匹马,杀死曹军数位猛将,几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还不禁赞叹说:赵云真是势不可挡呀!  第三是刘备,他从当年的桃园三结义就能够看出他的有情有义,在之后的战斗中有看出他富有爱心,当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弃城败逃,而他在逃跑路上还关心着老百姓,让他们与他一齐走。

      刘备有一个缺点,也是他的优点——重情义,在关羽被东吴所杀时,不听劝告,导致进攻东吴时被火烧连营,西蜀实力大衰,令日后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读这本书,令我明白了许多:只要取长补短,移多补少,就能战胜一切的拦路虎!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   俗话说:“不读水浒,不读三国意思是年轻人不要读《水浒传》,老年人不要读《三国演义》原因是水浒里打架杀人太多,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三国勾心斗角太多,会损害老年人的身心所以古人才会对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说到三国勾心斗角,最精彩的是诸葛亮与周瑜的较量  他们两个的第一场比赛是在周瑜的总部周瑜因为降曹或者抗曹的问题纠结了很久结果诸葛亮指出大小乔是曹操想要的,又背诵了《铜雀台赋》,惹得周瑜怒不可遏,当即发表:“我与老贼不和!”这个观点从两人第一次交锋来看,诸葛亮略胜一筹周瑜意识到诸葛亮是个人才,就想拿来自用周瑜派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结果诸葛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险些游说诸葛瑾这场比赛,周瑜又输了  周瑜见如此优秀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就认为应该把诸葛亮排除在外他设下一个用刀杀人的计划,让诸葛亮抢粮他想通过曹操之手杀死诸葛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