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解曲线问题.pdf
4页问题:融解曲线前端不太正常1:融解曲线形成原理融解曲线是不断升温至95℃过程中采集的荧光值也就是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DNA 进行解链,荧光染料从双链中游离出来,从而出现荧光值的降低但是当温度达到DNA 解链一半的温度时,也就是Tm值时,荧光染料会大量游离出来,从而使荧光值迅速降低,最后转换成导数后形成高峰利用荧光染料可以指示双链DNA 熔点的性质, 通过熔点曲线分析可以识别扩增产物和引物二聚体,因而区分非特异性扩增图一:纵坐标为将荧光强度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求导dI/dT) (融解曲线呈单一峰时,表示无非特异性产物,荧光定量准确)2:融解曲线的两种不同形式图二对图二曲线每一个位置求导,负导数(-dI/dT )作为纵坐标,得到图三:图三3:红色框位置曲线解释图四融解曲线的采集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为每0.05s 上升 0.3℃,buffer成分(Tris-HCl)随着温度的上升, pH 降低,导致 SYBR Green 的荧光信号强度降低因此在 68℃-75 ℃度之间,虽然没有DNA 双链解开,但是荧光信号发生降低温度在 65℃-68 ℃之间(红色框框位置),虽然温度逐渐上升,但是荧光信号强度不变,可能的原因是:(1)虽然温度上升, pH 值降低,但是如果pH 值依旧在 SYBR Green 完全发光的范围内,则荧光信号不发生变化。
2)起始荧光信号过强,荧光信号在一定范围内的减弱不能被仪器检测到,因此显示的荧光信号不发生变化4:AceQ 融解曲线问题 -- 为什么有时候在融解曲线的前端出现凹下去的曲线以 stepone one为例:图五AceQ 促解链成分相对较多,抑制退火延伸;因此在退火延伸阶段(60 度,1min )存在部分链退火不充分;因此在信号刚开始采集阶段,部分链会继续退火形成双链, 荧光信号增强, 退火充分后荧光信号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温度的上升,pH 降低,导致 SYBR Green 的荧光信号强度降低, 反映在融解曲线图六中为红色框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