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阅读指导五:理解段落结构.doc
12页初中阅读指导五:理解段落结构[能力定格]段落,不同于自然段,自然段具有明显的“换行”标志段落有时被称为 段落层次,也叫“意义段”或“结构段”,段落层次往往由儿个1然段组成, 当然,也可能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段落层次我们知道,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 构造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式理解段落结构一方而耍弄清文章是由哪儿部分或 哪儿个内容按什么方式构成的,同时,也要求能弄清段落内部的层次构成要 做到这些,就要能把握段落结构的规律,熟悉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文章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是“纵式”和“横式” 两种在记叙文、说明文中,“纵式”结构常表现为以时间的推移或作者认识 的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横式”结构则表现为以空间的转移或材料的归类 为线索来安排段落结构;有些比较复杂的文章,常采用“纵横交叉”的结构方 式议论文的“纵式”结构表现为各个段落层次之间或层次内部的递进关系, 使意思由浅到深地逐层深入;“横式”结构表现为各个层次之间的并列关系, 以事物的各个侧面分别论述,以揭示事物的木质[方法导航]理解段落结构的能力,应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來培养在阅读训练中,应 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安排段落的顺序;应注意不同文体在段落结构 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同一文体在段落结构上的变化;还应注意避免阅读理解时可 能出现的误区。
具体方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首先要总览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安排表达的顺序文章 安排表达顺序的依据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在把握文 章安排表达的顺序的基础上,再分析文章各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联系紧密、 意思接近的段划在一起,以构成一个段落层次,进而弄清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 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找 到它们,有助于层次的划分和结构的分析例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共有17个自然段,其中1—8段集中讲“我”和 孩子看黑熊表演的事9-14段联系在一起讲的是“我”回忆中的几件事15 —17段又联结成一个整体,讲了 “我”结束回忆后的感慨也就是说全文17 个自然段,可以分成3个段落层次,分别讲了 3个时间段的事情另外,在1、 2两个层次连接点的第8段末尾有一个过渡句,它提示读者下面将进入冋忆, 也就是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而在2、3两个层次连接点的第15段中有一个过渡 句与前一个过渡句相呼应,提示读者下面将从冋忆转入现实,于是使可以此为 依据,在这里划出两个层次来二、 文章安排段落结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分析段落结构,应当注意不 同文体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同一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采用恰当的方法, 做到准确、快捷。
1. 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有以下方法1) 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 同阶段,划分出段落层次《海滨仲夏仅》可用此法2)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如《小橘灯》可按此法训练,将文章分为4个 段落层次3) 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如《荔枝蜜》以作者对 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这正是划分段落层次的依据4) 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如《春》从3个不同角度来写“春”:盼 春,绘春,颂春在“绘春”部分,又写了 5个不同对彖所以这部分又可分 5层5) 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特点划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先总写,概 括赞美战士;再分写,从3个角度以实例描述战士(这部分就可分为3层), 最后收篇总括,再次赞美战士2. 分析说明文的段落结构,要注意4种常见的结构形式1) 并列式一般按空间顺序写,或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如《电子计 算机的多种功能》2) 连贯式按时间顺序写,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3 )递进式一般按逻辑顺序,各层Z间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 象到木质如《死海不死》4)总分式有总一分式,如《苏州园林》;分一总式,如《什么是生 态系统》;总一分一总式,如《看云识天气》。
3. 分析议论文的段落结构,一般要先分析总体结构,再分析其具体的结 构形式总体结构是引论一本论一结论具体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逐层深 入的“纵式”结构,如《怀疑与学问》;另一类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 构,如《谈骨气》三、分析段落结构,耍注意避免“误区”误区Z—是不总览全文、理清 作者思路;谋区Z二是不注意文体结构特点,机械地划分句与句、段与段Z间 的关系;误区之三是只注意起标志作用的话语,忽视了“标志”的内容,因而 错误分析段落结构[例题同站]例一(1999年南京市)20 H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 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①21 H下 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②至发电时止,该路 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③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 家汇、东流、至徳、彭泽之线的广人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④和中路军所 遇敌悄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 为微弱⑤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人关系。
⑥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⑦战犯汤恩伯21日 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⑧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 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⑨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⑩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 时发起渡江作战11)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2)至发电时止,我东 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3)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2 1日下午至22日6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军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Z 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4)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5)用T”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13) (14) (15)解说这道题主要是考杳划分记叙文段落内部层次的能力解答这样的题H主 要是依据段落内部句与句Z间的内在联系从句子的意义看,联系紧密的属一 个层次,意义疏松处可以断开层次本选段主体部分讲了 3层意思:第1层是 第1句话,讲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的地区和24小时内过江的人数第 2层共有7个句子,讲人民解放军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及敌人溃逃的原因。
第3 层共有7个句子,讲人民解放军东路军突破敌东面防线因此,木题的正确答 案是: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13) (14) (15)例二(1999年湖南)①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仆,会有千百万个李公仆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 的人民!②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 得很!③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 的市民!④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⑤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 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甲)⑥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 快完了!⑦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 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乙)⑧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⑨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口!将这段文字分为3层,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解说这道题旨在考查议论文段落内部层次的划分解答这道题应先总览全段文 字,注意文体结构的特点,从语段内容的实际出发,把握它的具体结构。
这文 字与一般的议论文语段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总一分一总式,即先提出论点,再分层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而是讲了三层道理,第一层①②③④共4 个句子,正面告诉“你们”:人民群众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人民的力量必 定要胜利第二层⑤⑥两个句子,从反面举例说明反人民的势力终究会被人们 毁灭第三层⑦⑧⑨共3个句子,告诉人们: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整个结 构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氏例三(199年福州市)①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而辨伪去妄的必耍步骤,也是从积极方而建设新学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 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 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 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犬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 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一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 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 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 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 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耍这样才 能有更新更喜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粋学上新的理论,美 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Z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 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明也就不会进步了下边是段落层次的儿种图示,具中正确的是()A. ①II②③II④⑤|⑥⑦⑧II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II⑥⑦⑧|⑨⑩II (11)C.①|②③II④⑤|⑥II⑦⑧|⑨⑩II (11) D.①|②③II④⑤|⑥⑦ ⑧II⑨⑩(11)解说这道题旨在考查议论文段落内部大小层次的划分解答本题时,要先总览 全段,分析其总体结构,划出大层次;再深入到大层次内部划出小层次通读 各句,把联系紧密、意思接近的划在一起,便可弄清作者的思路是:提出论点 一道理论证一事例论证一道理论证,全段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形式第①句在全 文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是上文的总括,后一分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②一⑤句是道理论证,可为一大层,其中②③两句从反面说,④⑤两句从正面 说,形成两小层第⑥⑦⑧句是举例论证,其中⑦⑧句举人学问家戴震事例, 是为了论证第⑥句的,第⑥句与木语段论点的关系是小论点与全段论点的关 系第⑨一(11)句乂是道理论证,其中第⑨⑩两句是从正面说,第11句是 从反面说,可划为两小层,因此,对本段落大小层次的划分,正确的是C。
[练读平台]一、(1999年宿迁市)阅读说明文语段答题①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下列表现:② 土地生态的恶化我国长期以来破坏性的砍伐、开垦使植被毁灭,造成 水土的严重流失毁林造口和过度放牧使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平 均每年扩展1, 56平方公里,不毛之地不断扩大③ 水资源的污染近几年來,我国的水资源持续短缺,水质污染严重,这 成为T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愈来愈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国有近300个城市已 受到供水不足或者严重不足的威胁,特别是北方的地下水资源而临着枯竭的危 险④ 大气污染的加剧甲)我国能源中煤炭占有相当比例,加上燃煤方式 落后,(乙)煤烟型污染造成大气质量日趋下降大部分城市每平方公里月降 尘量都在30-40吨,有的甚至高达数百吨、上千吨③森林草场的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5 0年代的13%降到冃前的 10%以下,采伐量超过林木生长量,赤字在1亿立方米左右我国H前可利用 的草地人均面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O现在全国草场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 场的1/3以上,冃前这种退化仍以每年2, 000万亩的速度在扩大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o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和—2. 对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