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docx
10页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国际金融问题1、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2、 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3、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4、 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管理5、 货币危机预警机制6、 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7、 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8、 国际金融并购及影响9、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10、 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二、宏观金融调控问题1、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2、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3、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4、 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5、 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6、 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7、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与宏观金融调控8、 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9、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10、 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的选择三、 货币政策比较问题1、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2、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3、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4、 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别5、 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6、 通货紧缩的根源:有效需求不足7、 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8、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9、 银行流动性过剩及风险控制10、 开放经济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四、 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1、 利率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 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3、 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研究4、 试论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5、 央行利率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6、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7、 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8、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9、我国利率政策的经济运行效果分析 10、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五、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1、 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2、 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3、 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4、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5、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6、 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7、 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8、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9、 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10、 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六、 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1、 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2、 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3、 政策性银行如何配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4、 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5、 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有效监管的实施6、 构建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7、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8、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贷款问题9、政策性银行外部约束机制 10、政策性银行与我国产业政策的配合七、 货币市场问题1、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2、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3、 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4、 论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5、 证券回购市场的交易分析6、 国库券市场的投资分析7、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运作及其特征8、 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关系分析9、 论大额存单市场10、 大额可转让定期价值分析八、 资本市场问题1、 试论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2、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比较与选择3、 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经纪人制度4、 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5、 国内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6、 试论二级市场的基本功能7、 二板市场的特点、功能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8、 公司在二板市场上市的标准、组织实现及主承销商保荐制度9、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 1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模式研究九、银行不良资产研究1、 转化或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3、 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的可行性4、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必要性和设想5、 论债转股的理论和政策问题6、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7、 债转股的风险与时机分析8、 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9、 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效果分析10、 如何杜绝不良资产的再生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2、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3、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4、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5、 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6、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理7、 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及防范8、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9、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10、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十一、分业经营与全能经营1、 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证、银保合作2、 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潮流3、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4、 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5、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一-中国金融业的选择6、 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7、 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安全性分析8、 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证合作分析9、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10、 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对策十二、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1、 论企业重组与债券融资2、 成功推进国有企业重组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3、 企业重组的市场支持机构--投资银行的发展前景4、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主体再造5、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6、 推进企业重组与并购,加快国企改革7、 我国上市公司重组面临的障碍及对策8、 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对企业机制改革的意义9、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与市场有效性 10、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十三、农村金融问题研究1、 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2、 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制度创新3、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4、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5、 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6、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7、 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8、 农村信用合作发展方向9、 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模式10、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十四、国债问题研究1、 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2、 对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3、 论国债流通市场的组织与管理4、 以国债利率为突破口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5、 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6、 中西方国债发行定价制度比较7、 论国债市场与利率自由化8、 论国债、投资与经济增长9、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 10、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比较研究十五、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研究1、 浅析银证合作读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2、 论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方向3、 论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4、 论建立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5、 论我国信托投资业的问题、改革对策与前景6、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问题及相关政策7、 加快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8、 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与货币市场的发展9、 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分析10、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十六、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1、 我国急需建立健全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2、 西方国家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一般特征及其启示3、 我国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构想4、 我国建立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基本原则5、 问题银行的处理6、 建立我国存款人利益保护体系7、 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市场退出机制8、 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9、我国应暂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10、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十七、银行业并购问题研究1、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原因分析2、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影响及启示3、 美国大通银行的并购模式4、 银行业白与现代科技在银行业中的应用5、 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6、 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7、 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 我国银行并购案例分析9、 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模式探讨10、 通过并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十八、保险学论题1、 当代中国经济中的保险作用研究2、 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3、 试论财产保险的经济意义4、 试论人寿保险与储蓄的关系5、 试论保险品种的开发与营销6、 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关系分析7、 论再保险的经济意义与法律意义8、 试论保险的利益原则9、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10、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保险十九、金融制度专题1、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2、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及其补偿3、 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比较、设计4、 金融安全网与我国金融制度的稳定性5、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选择、调整和完善6、 汇率制度选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7、 利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条件8、 信用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9、 证券交易制度的目标取向、冲突、协调10、 金融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