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吸湿快干抗菌真丝交织物的性能研究.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854808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5.1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吸湿快干抗菌真丝交织物的性能研究 蒋佳怡 张红霞 祝成炎 田伟 李艳清 金肖克 夏帅飞摘要: 为探讨纬纱中吸湿快干抗菌涤/竹(70/30)混纺纱含量和组织的变化对织物功能性的影响,文章以桑蚕丝作为经纱原料,吸湿快干抗菌涤竹纱和绢丝纱作为纬纱原料,试织造9种组织相同、涤竹纱含量不同的交织物和5种纬纱为涤竹纱、组织不同的交织物,并测试织物吸湿快干和抗菌的性能结果表明:在A系列织物中,纬纱全为涤竹纱时,织物的滴水扩散时间最短为1.4 s,经纬向芯吸高度值最大,纬排比1︰3时织物的蒸发速率和透湿量值最大;在B系列织物中,八枚缎纹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最好;织物的抗菌性能与涤竹纱含量是非线性相关,但整体来看织物的抗菌性能优良关键词: 吸湿快干功能;抗菌功能;真丝纤维;交织物;服用性能;涤竹纱;八枚缎纹织物: TS145.6文献标志码: A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and weave of hygroscopic and quick-drying antibacterial blended polyester/bamboo(70/30) yarn on fabric functionality, by taking mulberry silk as the warp material, hygroscopic and quick-drying antibacterial polyester/bamboo yarn and spun silk yarn as the weft raw materials, nine kinds of intertextures with the same weave and different contents of polyester bamboo yarn and five kinds of fabrics with different weaves and the same content of polyester bamboo yarn were woven. The hygroscopic and quick-dry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series A fabrics, when the weft yarns are all polyester bamboo yarns, the shortest drip diffusion time of fabrics is 1.4 s, and the wicking height in the warp and weft directions is the largest, and the evaporation rate and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the fabric are the largest when the weft row ratio is 1︰3. In series B fabrics, eight satin fabrics have the best hygroscopic and quick-drying properties, and there is a non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the fabric and the content of polyester bamboo yarn,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 are excellent.Key words: the function of hygroscopic and quick-drying; antibacterial function; real silk fiber; intertexture; wearability; polyester bamboo yarn; eight satin fabrics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健康的意识不断地强化,同时对纺织品的保健功能性提出了更多的诉求[1]。

      并且随着功能纺织品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舒适型和健康功能型纺织品正逐渐成为发展的主题和时尚[2]据相关统计,目前功能性面料的市场需求还在逐年上升,尤其是新型的功能性面料还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3]功能性面料的开发首先要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材料,赋予其独特的功能,满足人们对自然舒适性和健康美观性的时尚需求[4]目前在纺织原料中,真丝纤维被誉为纤维中的皇后,它在穿着的舒适和保健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5]但是它依然存在着抗皱性和长久抗菌性不好的问题[6],而一种新型的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能弥补这点桑蚕丝与该新型纤维交织而成的面料能将蚕丝优良的亲肤性能与新型纤维的吸湿快干抗菌性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普通服用性能和功能性的优势互补[7],为开发舒适功能型的真丝交织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为探讨吸湿快干抗菌纬纱含量和组织两个因素[8]对织物吸湿性、快干性和抗菌性的影响,经纱选用桑蚕丝,纬纱选用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和绢丝纱,试织造9种纬纱中功能性纬纱含量不同的交织物和5种组织改变但纬纱全为功能性纬纱的交织物,通过试验观察织物吸湿快干性和抗菌性变化情况1 功能性原料的选择本文所选用的吸湿快干抗菌纤维是采用纳米技术研发的外观呈现不规则形状且内部含有阳离子抗菌剂的涤纶短纤维[9]。

      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的功能性主要由其結构来决定,本文通过对该新型纤维进行纵向和横向截面的电镜观察,进一步了解其功能性特征,其形态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纵横向形态结构可以看出,纤维的横向截面呈现出不规则弯曲略扁平的形状,其内部有许多微小的颗粒存在,纤维的纵向形态结构表面存在微孔和细小的颗粒物质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的线密度为1.67 dtex,纤维的长度为38 mm,由浙江上虞弘强彩色涤纶有限公司提供经纱采用的桑蚕丝是由2根22.2/24.4 dtex桑蚕丝加600 捻/m而成,线密度为46.7 dtex;纬纱采用的绢丝是由2根绢丝加600 捻/m而成,线密度为71.4 dtex,均由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 织物规格设计与测试方法2.1 织物规格设计本文选用线密度为46.7 dtex桑蚕丝作为经纱,线密度为147.6 dtex吸湿快干抗菌涤/竹(70/30)混纺纱和线密度为71.4 dtex的双股绢丝作为纬纱,在同一台机器上采用相同的工艺织造试样织物考虑到加工的可能性及后续产品舒适性要求,将抗菌涤纶与竹浆黏胶纤维按70/30混纺而成的纱作为功能性纬纱在织造过程中,通过控制纬纱中功能性纤维的含量和组织两个影响因素的变化,深入研究功能性纬纱与组织分别对织物功能性的影响,从而选出合适的功能性纬纱含量与组织,为开发功能性真丝面料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本文织造了9种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与绢丝纱在纬纱中按功能性纱线含量由小到大比例变化的交织面料,这9种面料的组织选择的是五枚缎纹,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其他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五枚缎纹织物的各项性能稳定性最好同时织造了5种纬纱全为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而组织不同的交织物组织按照枚数依次增加,最后又增加了一种蜂巢组织经线密度为110 根/cm;纬线密度为43 根/cm,其他具体规格参数见表1和表2面料织造后需要脱胶处理来使织物性能达到最优2.2 织物性能测试方法2.2.1 织物吸水率测试根据国家标准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将调湿平衡后的5块10 cm10 cm布样放入三级水中浸润5 min,之后取出垂直悬挂,到不滴水时称重,计算布样5次吸水率的平均值2.2.2 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测试根据上述国家标准,将调湿平衡后的5块10 cm10 cm布样平放于试验台上,用滴管滴约0.2 mL的三级水到布样上,滴管口离布样表面距离不超过1 cm,观察水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情况,记录水滴完全扩散(织物表面没有镜面反射)需要的时间,计算布样5次滴水扩散时间的平均值。

      2.2.3 织物芯吸高度测试根据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71—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将调湿平衡后的25 cm3 cm经纬向各三条布样,在毛细效应测试仪上进行试验,记录下30 min时各条布样芯吸高度的最小值,分别计算经纬向三条布样芯吸高度的平均值2.2.4 织物水分蒸发速率测试根据国家标准GB/T 21655.1—2008,将刚做过滴水扩散实验后的布样进行称重,再取出垂直悬挂,每隔(50.5) min称量1次质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重变化不超过1%则实验结束计算布样5次水分蒸发速率的平均值2.2.5 织物透湿量测试根据国家标准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将直径70 mm的圆形布样放在加入35 g无水氯化钙的透湿杯上,加上垫圈和压环拧上螺帽,从侧面贴上一圈胶带,组成试验组合体然后放入试验箱平衡1 h,再取出盖上盖子放入硅胶干燥器中平衡0.5 h后称重,接着拿掉盖子重复前面步骤称重即试验结束计算单位时间内的透湿量并取平均值2.2.6 织物抗菌性测试根据国家标准GB/T 20944.2—2007《紡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先将冻干菌融化分散在5 mL培养液中,37 ℃培养18~24 h,再用接种环取菌液在培养皿上划线培养1 d,再从培养皿上取一个菌接种到试管培养1 d,然后测菌液浓度,用移液枪取0.1 mL菌液稀释三次后涂布培养1 d,用20 mL培养液洗脱布上细菌,再从中取0.1 mL稀释涂板。

      培养1 d后计数算抑菌率,其中对照组是不加样布的菌液3 织物性能测试与分析3.1 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10]是指湿气和水等物质在纺织品中传递的能力,主要包括吸湿性和快干性两个方面织物的吸湿性是指织物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强,则吸湿性越好织物的快干性是指织物在大气中失去水分的能力,同样失水能力越强,快干性能越好本文主要是通过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个指标来判断织物的吸湿性,以及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两个指标来判断织物的快干性3.1.1 织物吸湿性能指标测试分析吸水率是完全浸润的试样取出后无滴水时吸收水分占干重的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是从水滴接触试样扩散至完全渗入织物所需的时间芯吸高度是衡量织物毛细效应的指标,是指垂直悬挂的试样从一端浸水时开始在一定时间内水沿着它内部毛细管上升到达的高度芯吸反映的是流体在毛细管内迁移的能力,它的大小代表着织物吸水能力强弱纤维的芯吸常常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代表吸湿性指标测试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织物的吸湿性指标与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的含量及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在A系列织物中,A1—A9织物的吸水率均大于100%,且随着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含量的增加而呈现略微减小的趋势,说明该功能性纬纱在吸水性方面能赶上天然的真丝织物;A2—A9织物的滴水扩散时间均小于5 s,且随着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与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表面形态结构有关,该结构能加快织物的吸水速度;A1—A9织物的芯吸高度均大于9 cm,且整体是随着吸湿快干抗菌涤竹混纺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吸湿快干抗菌涤纶纤维的孔隙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