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八年级 下册《7.2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 (4).doc
5页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运动和运动的快慢教法目标知识与技能1.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2.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理解速度概念3.能利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练习、阅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相互学习交流、钻研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1.怎样描述运动及其运动快慢速度及其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应用教学准备1.用幻灯片制作知识点和考点分析2.明确学生练习的方向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知识梳理(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物体称为 3.运动与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 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 4.运动的相对性: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会 所以物体的运动具有 二)运动的快慢5.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
6.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 快慢 的运动;而物体运动的速度在 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粗略地用 来研究,平均速度的公式是 7. 1m/s = km/h . 18km/h= m/s8.某物体的速度是3 m/s,它表明该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是 二、解读考点(一)基本考点1.参照物(重点)2.速度和平均速度(重点)(二)综合应用考点1.路程和速度的综合计算(重、难点)2.速度与数学坐标知识的综合问题(热点)3.速度知识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热点)三、考点练习1.(2009.晋江)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2.(2009.锦阳)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3.(2009.广州)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 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 4.(2009.北京西城)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km,他上学需要骑车15min,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四、小结1.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①根据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②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2.理解速度概念,会运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五、布置课后练习(完成过关测验题)1.教师引入课题2.利用媒体出示:①知识点②思考题3.引导学生回答4、媒体出示正确答案1.引导学生看资料P35-P36的内容2.巡视,释疑3.媒体出示考点4.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分析解读①解读考点②解释例题1.师巡视2.释疑3.提问4.分析解疑(解题方法和思路)1、引导学生小结2、师补充1、通过投影阅题、思考2、交流、回答1.看资料2.交流讨论3.提出问题1.自主练习2.相互交流探讨3.(举手)提问或解疑回答1、思考、交流2、试小结利用知识点题目化,帮助学生整理知识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明确考试考什么1.通过考点练习,了解考试的方式2.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3.提高应试能力 解读考点:例1(2009.广东).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所示)。
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 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 C.地球 D.月亮解:C点拔:航天员和飞船相对于地球在高速运动,故这一距离所选参照物是地球例2(2009.成都).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解:C点拔:小明起跑后越跑越快,所以小明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均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V=s/t=100m/12.5S=8m/S=28.8km/h,则D错例3. 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m长的铁桥,用时1min20s,求这列火车的长度解:火车通过的路程S=vt=15m/s80s=1200m 则火车的长度:L车=S-L桥=1200m-1100m=100m点拔: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轿,钻洞”问题,火车在1min20s内通过“路程”不是“桥的长度”,而是桥长和车长的总长度。
例4. 甲、乙两小车运动s-t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秒, 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解:C点拔:由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甲车的位置保持不变,所以甲车静止,经过6S,乙车的路程是12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2m 例5.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城市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事故有所增加,刘浩浩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间的错误判断有关1) 如下图所示,某人准备横过公路时,恰巧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行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人以1.2m/s的速度(人正常的步行速度) (填“能”或“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的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汽车司机和行人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解:(1)不能(2)建议:交警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漫行,注意观察,避让行人。
过路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点拔:72km/h=20m/s汽车到达岔路口所用时间是:t1=s1/v1-100m/20m/s=5s行人横过马路所用的时间是:t2=s2/v2=12m/1.2m/s=10s例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1)观察上图(a)可知,甲车在做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2)观察上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3)比较图(a)和(b)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解:(1)匀速;6s (2)1.2m (3)小于点拔:图(a)中甲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不变,由此确定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由图象可查出6s在图(b)中,A点所对应路为0.6m,B点对应路程为1.8m,则AB段路程为1.8m-0.6m=1.2m,取时间为6s,甲车通过路程为0.6m,乙车通过路程为1.2m,则确定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本教案由周惠松撰写提供) 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