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加索的奥尔迦] 毕加索钢笔.docx
13页[毕加索的奥尔迦] 毕加索钢笔 生命历程92年的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其近乎80年的艺术活动中,以大约5万件各种不同类型作品,说明他即使到了晚年,仍旧是且始终是一位艺术的创新者,20世纪最宏大的艺术家,与他同时代和他身后的艺术家,几乎没有哪一个不受他的影响他无疑是一位天才 天才总是与一般的常人不同,像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尼,作家乔万尼・卡萨诺瓦,都既有神性一面,又有魔性的一面法国记者和作家让・保罗・克雷斯佩尔在他的《毕加索:女人,挚友,创作》中就称毕加索是“波西米亚的卡萨诺瓦”;艺术家的母亲早在他1923年时年23岁的时候就更为直露地描述他:“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相貌就无人可比,他是美的天使和美的魔鬼??”阿里亚娜・赫芬顿在11019年出版了一部厚达559页的大书,题为 《毕加索:缔造者和消灭者》,正恰当地表达了这位艺术家的特性 确实,毕加索的这种双重性格表此时此刻他的艺术创作上,也表此时此刻他与模特儿的相处中,且表现得尤其突出:他沉湎于美的女性,又喜新厌旧;他对她们既有天使的柔情,又常显出魔鬼的粗鲁。
毕加索的第一个模特儿费尔南德・奥莉维埃是法国人,原名阿漂亮・朗1900年,她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就离开丈夫,改名逃到了巴黎在这里,这个19岁的女子很快就找到为几个艺术家做模特儿的工作,并在纪尧姆・阿波里奈尔等挚友圈子里待了下来 毕加索是1904年在拉维冈路〔Rue Ravigan〕13号那座艺术家们聚居的“洗衣船”〔Bateau Lavoir〕大楼外遇见费尔南德・奥莉维埃的第一次相遇,毕加索就狂热地爱上这个年轻的女子,费尔南德也承受了他的爱他为自己真有了一个情妇而感到傲慢,还出于嫉妒,外出时总要把她锁在家里毕加索在很多幅素描和肖像画中表示了对她的爱 几年下来,挚友们都感到,这两人的同居明显难以长久,因为他们经常争吵,而且往往不堪一击费尔南德诉说,她在贫苦的年头里做了毕加索的忠实的伴侣,可是此时此刻,这个原来一贫如洗的爱人随着声誉的扩展,“他目光中炽热的感情已经不只是为她一个人而闪烁”8年后,当发觉毕加索另有所爱时,费尔南德就离开了他 毕加索这其次个情人是以埃娃・戈尔之名而为人知的玛塞尔・ 汉伯特 生于巴黎东郊樊尚的埃娃,是一个小资女性她虽然缺乏费尔南德的动人美感,但她脆弱、优雅的气质,温顺、安静的性格,有一种深厚的魅力,更适合毕加索那比拟喜爱深思的性情。
与埃娃共同生活,使毕加索感到喜悦,1912年五六月,1913年春夏,1914年夏天,他都是和埃娃一起在法国东南罗纳河东岸的阿维尼翁度过的他在画她的几幅作品中都标上“我爱埃娃”的字样不过,纵使埃娃不在1915年12月14日死于肺结核,喜新厌旧的毕加索也不行能和她保持漫长,因为一年前遇见奥尔迦・霍赫洛娃时,他已经明显表现出对这位新女性的倾慕之情 奥尔迦・斯捷潘诺夫娜・霍赫洛娃〔此前也被译为“科克洛娃”或“柯克洛娃”〕诞生于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区的涅仁城父亲是俄罗斯帝国军队里的上校军官少时父母带她去法国时,看了一次施雷桑夫人的芭蕾舞演出,奥尔迦便喜爱上了芭蕾出于贵族家庭显姓扬名的传统义务,她决心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名芭蕾舞女演员,尽管她的父母都相同反对她学舞蹈1914年,她果真进入了由闻名的俄国艺术促进者谢尔盖・帕夫洛维奇・佳吉列夫1909年组成于巴黎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佳吉列夫承受奥尔迦仅仅是因为他喜爱他团里的女孩子都来自“名贵的”家庭 芭蕾虽然起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宫廷表演,尤其是法国的宫廷表演,但几个世纪以来,技艺时有升落,至19―20世纪,只有俄国和丹麦始终保持着高水准。
20世纪,俄罗斯芭蕾舞团对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巡回演出时,所到之处,无不得到崇高的赞誉,被认为是20世纪最宏大的芭蕾舞团 为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演出芭蕾舞剧《游行》,佳吉列夫请法国诗人和艺术家让・科克托、毕加索,还有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于1917年2月去那里,分别负责编剧,设计布景、服装和创作配乐5月18日,芭蕾舞团在巴黎第一区闻名的夏特莱剧院首演《天堂》《天堂》是佳吉列夫与科克托1916―1917年特地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创作的,也由萨蒂配乐,毕加索设计布景和服装,由该团的首席舞蹈家列昂尼德・费多洛维奇・米亚辛编舞并主演 从照片上看起来,奥尔迦・霍赫洛娃并不很美,只不过有一张端庄、柔软的脸罢了参加芭蕾舞团后,她最初给人的印象确有一些舞蹈才能,1917年出演一出芭蕾舞剧时,她作为四名主演之一,第一次以明星的姿态出现,便到达了专制的佳吉列夫所要求的高标准但此后她就没有再获得太大的开展,直到20岁了,在竞争中只能担当个小角色,再多也不过在群舞中有一小段领舞但她身上有一种正统贵族的名贵气质,一种矜持高雅的行为举止和贵族化的生活素养,尤其是那为欧洲人所观赏的优雅风度所以当毕加索在埃娃去世之后,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马上就眼睛一亮。
还在罗马的时候,毕加索就起先留意这个身材苗条、一头秀发的俄罗斯少女,特殊赏识她身上的那种非凡的贵族气派,于是便始终跟随芭蕾舞团,也就是跟随奥尔迦周转意大利各地到了巴黎后,他成认说“一见到她,就不能忘怀” 毕加索对奥尔迦・霍赫洛娃的这种感情,有他的心理根底毕加索宠爱俄罗斯的一切,他宠爱俄国作家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眼中,每个俄罗斯女子,仿佛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白痴》中的那个美得使人窒息的纳斯塔霞・费里波芙娜在他的心里,觉得奥尔迦有一种独特的美,完全不同于他以前的几个女友他曾又惊异又兴奋地告知为芭蕾舞团创作舞曲的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认为她“安静且有才智”,并说:“只要你想到这一点,就会觉得她具有远超过舞蹈才能的稀有天赋 只是奥尔迦平常很少说话,她对毕加索的画作也完全不感爱好,更不留意他的创作状况;她既不痴迷于毕加索的名声,也没有马上被他的执着所倾倒,对这个放纵不羁的艺术家,她甚至有点儿厌烦他们长时间在罗马街头游荡时,她会无缘无故地独个儿停下来,把毕加索远远地落在那里有一次,慌乱中她还把他关在门外,不让他进来这使毕加索非常迷惑,甚至感到懊丧 是奥尔迦・霍赫洛娃的哪一方面迷住了这位画家呢? 布鲁克林学院的艺术和艺术史教授杰克・弗拉姆在他2003年出版的《马蒂斯和毕加索:他们的竞争和友情》中说,奥尔迦这位“25岁的俄罗斯芭蕾女演员,是一个号称出身于贵族、郁郁寡欢且心地狭窄的得意女子”,“她对现代艺术的特殊毫不在意,可能伤他〔毕加索〕的自尊,她还抵抗他激情的性追求”。
弗拉姆认为奥尔迦“吸引他〔毕加索〕的可能只是她拒绝在他们结婚前和他发生性关系所煽动起来的〔情欲〕她处女的身份和他此前的那类女人不同在荡妇和女神之间,她确定是后一类,虽然只是短暂的或许是这样,但无疑还另有缘由,毕加索对奥尔迦确是一见钟情 此时,毕加索已经近40岁了,奥尔迦却只有20多岁,又这么美丽佳吉列夫曾警告毕加索:“她是一个俄罗斯女子,要跟她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可不是简单的毕加索本人在给女作家盖特鲁德・斯泰因写信时也称颂奥尔迦:“你看她那种傲岸的姿态,真正少有的贵族气派??”他担忧她不会爱上他她让他惧怕,又使他抑制不住对她的爱恋是越是不简单得到,才越是引起追求吗?或许 紧跟十月革命之后,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俄的内战这给毕加索带来了契机,因为形势使这个旧俄军官的女儿回不了祖国了夏特莱剧院的首演又没有获得胜利,有观众在演出完毕时高喊:“俄国人去死吧!”芭蕾舞团无法在法国再待下去,佳吉列夫只好带团去拉丁美洲巡回演出毕加索追随奥尔迦一同前往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展连续演出时,毕加索住在母亲家,每天都到芭蕾舞团的驻地去对奥尔迦的倾慕让画家萌发出创作的灵感,在一幅群舞的速写中,他以飘逸的笔致描绘七位女芭蕾舞演员的不同舞姿,就像是七位仙女在云端飘舞;他的《露台》表现从奥尔迦及其同伴卧房的一个窗口俯视城市的风光。
那幅戴发网的奥尔迦肖像那么倾注了画家最丰富的情感这是毕加索为奥尔迦・霍赫洛娃创作的第一幅肖像艺术家运用传统的手法,以丰富的柔情,来表现他这位年轻爱人的美 到了巴塞罗那之后,奥尔迦和毕加索之间的感情有了快速的开展毕加索的母亲热忱地承受了这个俄罗斯少女,还很有礼貌或是很有爱好地去看她的演出她深知儿子的心愿,说:“我生儿子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别的什么人,〔我知道他〕没有女人是不会华蜜的毕加索感谢母亲对他的理解,画了一幅西班牙女子的像,送给他母亲对于此事,另有一种说法是,他母亲不盼望他儿子娶一个外国女子为妻,于是毕加索便把奥尔迦画成一个西班牙女子,披一袭西班牙民族风格的头巾,以博得母亲开心 一次,毕加索和奥尔迦在巴塞罗那街头闲逛,一个吉卜赛女子走到他们跟前,提出要以她们拿手的传统本事给他们算命吉卜赛女子先问:“你叫什么名字?”奥尔迦答复说:“我叫卡门,喜爱跳西班牙舞你呢?”吉卜赛女子答复:“我叫奥尔迦这让他们两人觉得真是太奥妙了,心里特别开心 此时此刻,摆在奥尔迦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在芭蕾舞团里她可能恒久都只能是一个小角色,接着她困难的人生;要不就跟随这位已经名满全球的胜利画家面对这一现实,奥尔迦确定留下来。
他们先是在巴塞罗那待了半年,随后一起回到法国他们在巴黎大区上塞纳省的蒙特鲁日的别墅住下奥尔迦法语说得不好,带有浓重的俄语腔调,但她很喜爱听毕加索用很重的西班牙腔调给她讲解并描述冗长奇异的梦想故事,日子过得不差 一天夜里,毕加索突然被一阵轰炸声震醒过来反正睡不着了,便要作画,可是找不到空白的画布,便用浓重的颜料,在一幅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画上涂抹起来,画了一把吉他和一只燃烧瓶炸弹 在蒙特鲁日,获得精神满意的毕加索还画出了闻名的 《扶手椅上的奥尔迦》,这让他赢得造型艺术最高奖的卡内基奖,如今保藏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这段时间,毕加索还画了不少奥尔迦像有一幅速写,表现他自己坐在餐桌旁,身边是他的两只狗,华蜜的奥尔迦像一个少女在桌子对面对着他微笑此时的毕加索都是以精致的富有魅力的自然主义手法来表现奥尔迦的美,完全不同于以前画奥莉维埃,是奥尔迦影响毕加索变更了画风 1918年7月12日,毕加索和奥尔迦在巴黎达吕街东正教的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举办了非常讲究的正统东正教婚礼仪式;随后又另外按法国的法律要求,在新娘正式居处的所在地巴黎六区的政府大楼,举办了一次世俗的婚礼科克托、阿波里奈尔和马克斯・雅各布三人为证婚人,另外参与婚礼的还有佳吉列夫、盖特鲁德・斯坦因和马蒂斯,但夫妇双方的家属都无人参与。
富有的现代派艺术赞助人,长居巴黎的智利女子欧仁妮・埃拉朱里兹也是毕加索的赞助人,可能还曾是他此前的情人,送给这对新婚夫妇一床红色真丝床罩,并在法国西南比利牛斯山比亚里茨她美丽的别墅里为他们支配欢庆蜜月 自己所爱的女子最终投入怀中,让毕加索感到华蜜,再也没有此前的那种焦虑和恐惊了,毕加索甚至对他们的婚姻满怀信念 婚后,毕加索和奥尔迦住进了位于巴黎时尚地区一条喧闹街道的新居奥尔迦作为女主子,就按她的趣味起先装饰居处,并购置了式样精致的椅子,以备款待前来探望他们的客人毕加索那么自顾自地将原来保藏的雷诺阿、马蒂斯、塞尚和罗素等人的作品挂到楼上他画室的墙上去 虽然经济已经非常富有,毕加索仍旧习惯于他简朴的生活不过富家出身的奥尔迦要为他购置豪华的服装,他也不反对,只是在上街时,他照旧比拟喜爱穿他原来的那件藏青的外衣毕加索觉得,与其把大笔的钱花在购置异国情调的东西上面,还不如大方地去协助穷人他的妻子却不一样,她追求俗世的享受,喜爱进豪华的饭店用餐,喜爱参与聚会、舞会等时髦的活动奥尔迦甚至会离开毕加索去丈夫那些放纵浪漫的艺术家挚友们那里去玩 1918年9月,毕加索和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