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对策.doc
4页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对策•王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 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白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 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责任它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具有着许多优势 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I丄I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小纽合作学习的实质把握,农面化、形式化地 理解其意义,影响了这种学习品质与效能的提升在一些热热闹闹,貌似风光的公开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老师将学生数人分成一组,团团围 坐在一起,既不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着身子看黑板上的文字是否舒服, 也不充分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吋此刻真实的心理需要和学习状态,只要止学生交流起 來,且述要大声嚷嚷起來,好像这样就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了,也能给领导与听课老师一个满 意的交代了"小纽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让同行赏心,专家悦目,在这种"实用主义”心态的驱 使下,“小纟I[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也难本文就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些解决 对策一、“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现象一:“无法”合作“无法”合作是指,合作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 倾向性,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
有吋教师在开展小纽.合作活动吋,会发现教室里 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白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止讨论和合作, 没有发挥小纟I[合作的优势有的小组虽然讨论得轰轰烈烈,但一看就知是为公开课、研讨课临 时凑合而成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止确地 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分析: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并非只是教学纽织形式的改革简单地分组、自然地合 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而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刁首岂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美国约翰逊兄弟的研究发现,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5个:一、积极互赖二、面对面 的互动性三、个体责任四、人际和小组技能五、小组自评所以在纟I[成合作小组吋,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不仅要为自C的学习负责,而 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纽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要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告诉 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为使小纽成员能积极互动,其学习规模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3—4人,合作学习时,要相互提 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毫不保留地交流各自所得的信息和材料;互相提供反馈信息,对彼此的 结论进行质疑。
为避免有的学生轻松懈怠和对后进学生进行鼓励,教师要明确分配,使合作小 纽•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为使小纽实现高质杲的合作,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 能,让他们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 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 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耍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 题还有,为保持小纽•活动的有效性,强化小纽•成员的积极行为,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小 组评价他们共同活动的情况当然,这些小组合作技能和良好的习惯、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 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现象二:“无节制”合作“无节制”合作是指,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 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其结果往往是:1、学生 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动机不强2、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 —•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 在小纽•内反复讨论交流,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 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分析:《英语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 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述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 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 要在真止需耍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耍合作探究呢? 我们认为:第一,岀现了新知识,需耍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 希望解决的问题,而口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有 必要争论吋,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现象三:“随意”合作“随意”合作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发现问题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 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纽•内的交往活动小 纽•活动表而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一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纽•内学习效率 低下如在操练情景对话时,有的小纽内为谁扮演某个角色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 小差,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趁机偷懒,小纽.成为 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 作精神的良好效果。
分析:问题出现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然后才能纽织小纽•讨论学生没有经过 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寧其成,要么人云亦云,有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 本无法提出真止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収有效的成分修止自我观点所以小纽合 作学习前,教师耍做两件事:一、适量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告诉学生他们要讨论什么,怎样讨论;3、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來,为学生尽快 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二、适当沉默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 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 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 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山别人或小纟I[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展开讨论, 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 相对和止而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 习思考的时机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纽•合作学习的方法也可 适当灵活调整。
现象四:“不充分”合作'‘不充分”合作是指教师在纽织小组合作活动吋,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给孩子充分 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对学生的合作成果也没有充分做出评价,一但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教师三言两语稍作评论,其至不加评论,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有吋教师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只重视整个小纽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 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分析:学生合作不充分,往往是因为教学内容过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不敢多留时间给学生充分讨论,也不敢多花时I、可评价,致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 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 习容易失去兴趣其次,我们研究小细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纽合作学习以小纽•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基础,这 无疑是不止确的还也有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引向一个误区:即教师往往把评价和 奖励过多地集中在小纽•整体上,从血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应该知道,小纽•合作学习只 是一种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所以教师在评价合作学习时,应该小纽. 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结合起來。
现象五:“小权威”合作“小权威”合作是指,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有吋会给每个小组指定一位能力较强、成 绩较好、活泼外向、喜好表现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纽长,希望他们能组织协调纽内活动,避免冲 突但经常见到的却是:“钦定”的小组长在小组内复制教师的权威,俨然一个小老师,操纵甚 至包办小纽活动,他们居于小组学习的活动中心,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 学习困难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 秀学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农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柑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分析:在纽成小组成员吋,一些学习优秀学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习困 难学生,此吋教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优秀学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细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纽,为了 不使学习困难学生变得更加肚小怯弱,避免学习困难学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 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度和自尊性同时应尽量发 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建立英自信,从而使这些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刁 二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教师还要对学习优秀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対学 习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与英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C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 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白身的价值二、“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解决对策作为一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在指导学学生学习吋,如何使我们的 小纽•合作学习更有效呢?首先,教师耍更新观念,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的教 学方法或方式,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休现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等新理念在设计合作学习时, 还要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包括:1、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当学生和学习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 别、分析,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在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能唤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欲望,产尘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 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不但能培养良好的 品格,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程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不均衡,源于三种心态:一类是自 卑心理,往往是一些学困尘,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内心的 卑微,他们干脆胃身事外,久而久之就变得丿犬学。
另一类是消极心理,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他们不善于在众人而前表达思想,即使听到与自C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 中缄默不语第三类是白私心理,是一些学习浮躁,缺乏合作精神的孩子,他们总觉得白C最 行,什么事都一手遮天,不给他人一点机会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抓住教 育契机,因势利导在评价活动结果时要客观公止,做到小纽.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 问题是山于学生不愿合作、不善合作或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血造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 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学会搜集资料;2、学会讨论问题:3、学会表达观点;4、学 会竞争合作最后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氛围建设轻松愉快,合作竞争的环境可为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氛 围,教帅应千方百计地创设既合作乂竞争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 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合作学习氛围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方法: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高度重 视合作氛围的建设,多开展一些需要合作精神的活动,以此來培养,磨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 作能力。
2、经验交流,学校要经常纽•织老师进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