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习题课件.pptx
125页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习题课件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基础结构解读知识点1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2):含丰富的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有色素,中间的小孔是,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的曲度3):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4)2: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答案基础结构解读【答案】(1)1角膜6巩膜(2)7脉络膜血管4虹膜瞳孔晶状体(3)8视网膜(4)晶状体眼球的结构图解1.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其中的“白银”和“黑水银”分别是()A.角膜、虹膜B.虹膜、巩膜C.巩膜、虹膜D.巩膜、瞳孔答案1.C【解析】巩膜呈白色,质地坚韧,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俗称“白眼球”,题中的“白银”指巩膜虹膜中含有色素,不同人种的虹膜含有的色素不同,眼睛的颜色实际就是虹膜的颜色,题中的“黑水银”指虹膜2.人体眼球结构中,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镜头和胶卷的结构依次是()A.视网膜、瞳孔、晶状体B.瞳孔、视网膜、晶状体C.晶状体、视网膜、瞳孔D.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答案2.D【解析】瞳孔能够调节进光量,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透明、有弹性,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3.2022重庆期末电影结束后,观众走出放映厅时,眼球发生的变化是()A.瞳孔变大,增加进光量B.瞳孔缩小,增加进光量C.瞳孔变大,减少进光量D.瞳孔缩小,减少进光量答案3.D【解析】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当观众走出放映厅时,外面的光线强,因此瞳孔由大变小,以减少外界光线对眼的刺激4.2022北京东城区期末北京电视台在国内最早推出的手语节目,方便了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他们观看节目时,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A.虹膜、视网膜、玻璃体B.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的一定区域C.晶状体、瞳孔、大脑的一定区域D.玻璃体、角膜、视网膜知识点2 视觉的形成答案4.B【解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B5.2022济南中考改编下列关于眼球结构及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瞳孔B.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C.通过调节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D.光线依次经过,在上形成视觉答案5.D【解析】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A正确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B正确晶状体透明,似双凸透镜,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D错误6.2022晋中中考小云因经常连续看书、写字时间过长,且眼与书本距离过近,患了近视她眼球前后径、晶状体曲度可能的情况分别是()A.过长、过大B.过长、过小C.过短、过大D.过短、过小知识点3 近视的形成及其预防答案6.A7.2022宿迁中考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7.A【解析】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汇聚,表示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图乙光线在视网膜上汇聚,表示物像落到视网膜上,因此表示正常眼的成像情况;图丙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丁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
所以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甲和丙透镜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镜片根据镜面中央和边缘的厚薄不同,一般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的中央比边缘厚,对光有会聚作用,如远视眼镜的镜片凹透镜的中央比边缘薄,对光有发散作用,如近视眼镜的镜片拓展延伸8.2022海口期末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A.看书写字时光线越强越好B.坚持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C.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D.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答案8.A9.2022富川期末下列关于耳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B.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C.听小骨和半规管属于内耳结构D.鼓膜可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答案9.C【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C错误知识点4 耳的结构和功能10.2022泰安模拟参照如图分析判断:产生振动、将振动传到内耳、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A.3498B.3482C.10973D.38105答案10.A【解析】外界的声波经过2外耳道传到3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4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9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8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可见A符合题意耳的结构图解11.2022北京西城区期末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B.耳蜗能感受机械振动,产生听觉C.长时间大声听音乐,会影响听力D.有巨大声响时,张口或闭嘴堵耳可保护鼓膜答案11.B【解析】鼻咽部感染时,要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A正确;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的,B错误;长时间大声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C正确;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保护鼓膜,D正确12.新情境2022广州模拟2021年10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进行长达6个月的科学研究出征前,航天员们为了增强对眩晕的耐受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旋梯、转椅等训练这些训练主要针对的结构是()A.小脑B.大脑C.听小骨D.前庭和半规管答案12.D【解析】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故选D。
13.2022南平期末“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听觉神经听小骨外耳道鼓膜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B.C.D.答案13.C【解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知识点5 听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图解1.跨学科2022东营中考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A.近视眼,镜片B.近视眼,镜片C.远视眼,镜片D.远视眼,镜片答案1.B【解析】注水时,水透镜模拟凸透镜;抽水时,水透镜模拟凹透镜该同学眼球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正确2.新情境2022高州期末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答案2.B3.2022南京期末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视觉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的瞳孔将缩小B.看近处的信号标志时,晶状体凸度变大C.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晶状体和视网膜D.信号灯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答案3.B【解析】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因此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大,A错误。
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因此要看近处的信号标志,晶状体凸度变大,B正确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C错误信号灯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错误4.2022北京朝阳区期末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能把从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转变为振动B.能感受铃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蜗C.呼吸道感染时,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D.某人晕车、晕船与图中的听小骨与半规管有关答案4.D【解析】听小骨能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晕车、晕船的原因,D错误5.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若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引起近视B.司机鸣笛时,在结构d处形成听觉C.视觉形成过程中,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结构D.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a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答案5.B【解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会引起近视,A正确。
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B错误晶状体似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主要折射作用,C正确6.跨学科近年来,的普及以及青少年错误的用眼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近视6月6日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我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1)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它可以调节水透镜模拟的;有同学认为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他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当光源发强光时,应选择光圈,模拟眼球对强光的适应性变化2)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模拟看近处的物体时,应将“F光源”向右移动,此时应(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当模拟近视时眼球内部的结构特征时,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水透镜方向移动3)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实际上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够有效预防近视,向同学分享一条你的用眼建议吧!答案6.【答案】(1)晶状体瞳孔小(2)视网膜推远离(3)视觉中枢(4)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厘米左右;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不要在直射强光下、光暗的地方和走路时看书等【解析】(1)眼球成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拟成像实验中的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起主要折射作用。
显微镜的光圈有大有小,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这就相当于眼的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一样2)人体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