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历史大事.doc
8页重庆历史大事巴楚之战【巴楚之战】春秋战国时期,巴族主要活动在川东、鄂西、陕西汉中一带,东到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与楚、蜀、秦为邻随着巴国强大,巴楚交恶,数相攻伐公元前689年,巴、楚激战于那处(今湖北荆门县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巴置捍关、阳关、沔关以拒楚但巴在楚强大攻势之下,三关尽失并节节败退,最终被楚占领了首都枳(今涪陵),巴人只得向阆中一带退却张仪筑江州城【张仪筑江州城】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张仪入蜀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两汉时,江州城扩展到嘉陵江北岸,称北府城江州城、北府城的确切位置和规模有待考证李严扩建江州城【李严扩建江州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四年(226),都护李严移驻江州,扩建江州城扩建之后,江州城南临长江,北达今校场口一带,西抵今大梁子一带,城周约16里李严还规划凿穿后山(今鹅项岭),汇长江、嘉陵江之水,使江州以江为池,以崖为墙,成为江中之洲,未遂此城建成后,巴郡治所迁此,北府城废弃彭大雅拓修重庆城【彭大雅拓修重庆城】南宋末年,蒙古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
为防御之需,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南宋宝六年(1258),蒙古发动大规模灭宋战争四月,蒙哥大汗所率蒙古军分三路侵蜀,蒙哥亲率蒙古军4万,由陇州(今陕西省陇县)入大散关,进至汉中;十月,自利州渡嘉陵江攻苦竹隘(今四川省剑阁县北,隆庆府治)等城寨数月中,蒙古军攻占了龙、剑、阆、蓬、巴、达、果、渠、长宁、大安(良)诸城加上蒙古军原先占领的川北、川西州县在内,川蜀之地约2/3已归蒙军,所未归附者,重庆府沿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合州钓鱼城守将王坚在二冉(冉、冉璞)创筑钓鱼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钓鱼城的防御,使钓鱼城成为一座兵粮实足的军事重镇蒙哥派南宋降将蒲国宝到钓鱼城招降,为王坚拒绝,并将蒙使在城内阅武场处死,明确表示了合州军民坚决抗击蒙古的决心开庆元年(1259)正月,蒙哥决意攻取钓鱼城,首先切断了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系二月初至三月底,蒙哥亲临前线,指挥蒙军主力进攻钓鱼城,均被宋军击退,蒙军只得将城团团围住,企图迫使守城宋军投降但钓鱼城军民在王坚的统率下顽强抵抗蒙军的不断进攻。
四月,接连出现20天的大雷雨,攻城暂停下旬蒙军曾一度攻入外城,但终被宋军打退五月,钓鱼城军民在王坚的统帅下负险固守,斗志高昂,不时利用夜间开城突击,袭扰蒙军,使蒙军不敢越雷池一步五月下旬,宋朝新任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率舟师溯江而上,乘顺风攻破涪州蔺市浮桥,冲破夹江之营长达数十里的蒙军封锁,进入重庆随后,又率船队沿嘉陵江北上进援钓鱼城吕文德援军虽于城南受阻,但极大地提高了钓鱼城军民的士气钓鱼城军民在外援断绝多时的情况下,顶住了蒙哥多次亲自督战的轮番进攻六月五日,蒙将汪德臣率突击队乘夜攻入钓鱼城外城,王坚、张珏率宋军与蒙军激战至天明汪德臣喊话招降,王坚下令发炮石还击,摧毁蒙军攻城云梯,后继的蒙军为炮石封锁不能前进,汪德臣也中石负伤王坚率军民出城追击蒙军在大雨中败退,汪德臣回到营中,不久即因伤重死去蒙哥接连损兵折将,气急败坏,仍强攻不舍七月初,又亲至钓鱼城下督战,为炮风震伤至此,蒙哥方承认合州战役的失败,自己也终因伤重而死钓鱼城之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局,推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大夏国的建立【大夏国的建立】明玉珍(1331~1366),因崇信明教改姓"明",湖广行省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
素有大志,善于骑射在其家乡招集乡兵1000余人,结寨自保,被众人推举为屯长元至正十一年(1351),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红巾军占领蕲州(今湖北省浠水县)、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十月,徐称帝,国号宋,建元治平次年,徐寿辉派人招请明玉珍参加了红巾军,授予统兵征虏大元帅,隶属倪文俊部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部攻占沔阳,命明玉珍镇守沔阳明玉珍得知镇守重庆的元朝部将矛盾重重,重庆城无强兵厚贮,决定率兵西上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奉命西征,四月攻占重庆,重庆父老夹道欢迎起义军入城,附近州县纷纷向起义军投降随后,明玉珍出兵川南,先后攻下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和叙南(今四川省宜宾市)等地,初步巩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南地区正当明玉珍进军四川之时,西系红巾军发生了分裂,陈友谅诛杀倪文俊、徐寿辉,自称汉王,并要明玉珍撤出四川明玉珍一面加强三峡防守,断绝与陈友谅的往来,一面剿除四川元军,确立对四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仍奉"宋"为国号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夏",改元"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历时9年,明洪武四年(1371)被朱元璋所灭。
张献忠攻占重庆【张献忠攻占重庆】明崇祯十七年(1644),大西军首领张献忠率军第三次入川,正月破夔门,二月攻万县,后因长江水涨,屯兵忠州葫芦坝五月,号称40万大军从忠州溯江西上,步兵行左岸,骑兵行右岸,水军行江中押粮,前后40里六月初攻下涪州城,二十二日攻占重庆重庆建立书院【重庆建立书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江津知县冯忠创办了五举书院,这是重庆地区最先出现的书院南宋至明,官方多设府学、州学、县学,书院也有一定发展到了清代,官学衰败,书院有较快发展,当时较著名的有东川书院、字水书院、渝郡书院、璧江书院、巴川书院、聚奎书院等重庆建立会馆【重庆建立会馆】重庆是西南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清代以后,各省商人聚集日渐增多,各按籍贯在重庆分别建立会馆从乾隆年间至光绪十七年(1891),重庆建有八大会馆,即南华宫(广东)、列圣宫(浙江)、天上宫(福建)、禹王宫(湖广)、万寿宫(江西)、江南馆(江南)、三元庙(陕西)、山西馆(山西)光绪十八年(1892),云南、贵州来渝商人亦建立了会馆性质的"云贵公所"各会馆设首事一人,主持馆务其职责是维护本省商人权益,参与地方有关各项活动重庆开埠【重庆开埠】清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三十一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
次年三月一日,重庆海关成立,英人霍伯森担任重庆海关税务司的职务,掌握海关行政和征收关税的大权并兼管港口事务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建立"国中之国"重庆开埠以后,川江航运逐渐被外人控制随着川江航运权的丧失,西方列强在重庆开设洋行、公司,建立工厂,开采矿山,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使重庆及其影响的地区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新式学堂兴起【新式学堂兴起】19世纪末,仿欧美日的新式学堂在重庆开始创办清光绪十七年(1891),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了"私立求精学堂"次年,川东道守创办了"洋务学堂"此后,重庆知府于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官立重庆府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相继创办了川东师范学堂、重庆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至清末重庆各类学堂已初具规模既有大学堂,又有大量的中小学堂,还有实业学堂、幼稚园,以及专门为贫苦子弟设立的半日制学堂,全市各类学堂多达1200余所创办钱庄、银行【创办钱庄、银行】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庆最早创办的钱庄同生福钱庄开业,以后一直为重庆四大钱庄之一民国3年(1914),重庆富商杨文光及其族人创办的第一家私营银行聚兴城银行开业,额定资本100万银元。
到1948年,该行在全国共有分支机构32处,其中分行8个,支行4个,办事处20个近代工业出现【近代工业出现】1891年,川商卢干臣等人自日本迁回森昌泰自来火厂(即火柴厂),这是重庆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随后又出现了民族资本办的蒸气机械缫丝厂、棉织厂、玻璃厂、机制纸厂、仪器公司、制药厂、电厂、矿业开发等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特别是1907年独川电灯公司及天府煤矿等基础工业的出现,给重庆近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到1933年,全市已有近代工业及手工业工场415家,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最早的工业城市日本开设王家沱租界【日本开设王家沱租界】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日本就趁势向清政府提出了在重庆设立租界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反复交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二日,日本驻重庆领事山崎桂和清政府川东道台宝NB148在重庆正式签订了《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日本获得了在重庆开设租界的特权《约书》共22条,主要内容有:中国准许日本在重庆府城朝天门外南岸王家沱设立专管租界;租界内商民之事由日本领事馆专管;租契30年更换一次,可以连续永远租用,不得限制日本取得王家沱租界以后,迅速将它变成了一个"四川内地的小日本国",先后开办了有邻公司、大阪洋行、又新丝厂、武林洋行、日清公司,大批日本军舰、商轮停泊在王家沱江面。
重庆响应五四运动【重庆响应五四运动】民国8年(1919)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后,在重庆掀起了以重庆青年学生为主体、工商各界迅速响应的声援北京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是年5月12日,重庆《国民公报》首次批露五四运动的消息,重庆各界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先导随即奋起响应,市内纷纷罢课、罢工、罢市,游行示威,发表宣言、通电等,先后建立"川东学生救国团"(后更名为"川东学生联合会")、"川东女子救国会"、"国民外交后援会"等反帝联合爱国团体6月3日,在川东学生救国团组织下,全市20所中小学校学生2000余人,响应北京学生的罢课宣言,举行游行警告大会,强烈要求还我青岛、惩办国贼、取消密约、抵制日货、速息内争、一致对外,并到川东道尹公署和重庆镇守使署请愿,向全国发出通电重庆商界、学界联合组成重庆商学联合会,统一领导抵制日货3年三三一惨案【三三一惨案】民国16年(1927)3月24日,南京市民集会庆祝北伐军占领南京,美、英帝国主义者借口保护侨民,调集军舰炮击南京城,打死打伤2000余人消息传到重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由"重庆工农商学兵反英大同盟"发起,联络重庆市工、农、商、学、妇等协会,于3月31日在打枪坝召开反英示威大会,抗议美英暴行。
3月29日,刘湘召集其主要将领和亲信密商、策划镇压行动负责会场行动的刘部师长王陵基、蓝文彬也召集参与行动人员,具体安排屠杀计划3月31日,"重庆各界反对英帝炮击南京市民大会"在打枪坝隆重召开,党团地委主要负责人和各界群众约2万余人参加11时,会议刚开始,预伏的军警特务即从会场内外开枪,或挥刀抡棒,进行血腥镇压会场内血肉横飞,尸体遍地大会主席团主席漆南薰、左派将领陈达三惨遭杀害大屠杀持续到下午2点,据红十字会收尸统计,当场因枪杀、刀劈、棒击、践踏、跳墙致死者137人,受伤者上千人同时,军阀、团阀又组织流氓暴徒,捣毁公开的左派机关、团体、学校,并在全市张贴布告,声称这次惨案系"工学冲突"所致4月1日,侥幸脱险的地委组织委员冉钧外出工作时,遭军阀便衣队暗杀地委书记杨公脱险后召集会议,布置善后,指定任白戈、廖正圣为临时党团负责人4月4日,杨公被捕,6日,被敌人割舌、剜目、断手,身中3枪壮烈牺牲于浮图关重庆建市【重庆建市】1927年,重庆商务督办公署改组为市政厅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重庆市,市政厅改为市政府,潘文华出任首任市长潘文华在担任重庆商务督办公署督办和重庆市长期间,把通远外门到上清寺一带开辟为新市区,使重庆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修建了连接新老市区的南区、中区、北区三条主干道,并成立自来水公司,修建大溪沟发电厂,收回了王家沱日本租界。
创办大学【创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