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摸底检测卷(含答案)3套.doc
15页2017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摸底检测A卷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A.日食 B.水面倒影 C.彩虹2.北方冬天玻璃上形成的小水滴是( )而成的A.蒸发 B.凝结 C.沸腾3.地震时,( )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A.躲在卫生间 B.站在空旷处 C.躲在桌子下4.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5.2008年我国( )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巨大损失A.河北唐山 B.四川汶川 C.台湾花莲 D.河北邢台6.一般在一天中的( )能看到雾A.早晨 B.中午 C.傍晚7.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附近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 )A.云 B.雾 C.雨8.潜望镜常用于( )A. B.C.二、填空题9.地球的陆地地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10.保护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火山是_________喷出地表形成的,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断裂产生的12.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__________。
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__________13._______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14.“露水起晴天”是说(______)三、判断题15.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16.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17.“红灯停、绿灯行”中,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18.平原是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19.李爷爷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右脑发生了栓塞四、连线题20.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哪些自然力量有关,用线把他们连起来①沙洲的形成 A.风沙作用 ②钟乳石的形成 B.水结冰膨胀挤压作用③蘑菇岩的形成 C.水的溶蚀作用④冬天的岩石破碎 D.水流冲刷作用五、简答题2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三种制作彩虹的方法?22.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六、实验题23.探究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实验:(1)双层玻璃烧杯中的水冷却得(______),因为双层玻璃能(______)。
2)利用了空气是(______)的特性,让热传导和热辐射大大(______)要求:选择下面正确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热的不良导体 B.减少 C.慢 D.保温七、综合题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房子采光不好,家里黑咕隆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24.如图所示,康康家位于阴暗区域内,家里白天也很暗,请你猜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5.后面一栋楼上产生的阴影是因为( )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26.轩轩准备设计一个“舒适小屋”①为了使房间更加明亮,请在下图合适位置画出两块平面镜②请你画出光经过平面镜后的光路图试卷第3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B3.B4.A5.B6.A7.B8.C9.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10.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等11.岩浆 岩层 12.刺激 反应 13.人工智能14.露水能预报天气,早晨有露,这天可能是晴天15.√16.√17.√18.19.20.21.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色散而成。
方法: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利用水棱镜来制造彩虹;利用三棱镜来制造彩虹22.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23.C D A B 24.前边的楼房遮住了阳光25.A26.(2017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摸底检测B卷一、选择题1.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A.海洋 B.高原 C.公路 D.山地2.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 )节气A.白露 B.寒露 C.霜降3.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 )A.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浅 B.河道越来越窄,越来越深 C.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深4.( )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A.计算机编程 B.人工智能 C.计算机软件5.下列做法中,( )是用热传导的方式给热水快速降温A.把热水杯放到冷水中 B.用风扇对着吹 C.把两个热水杯来回倒6.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7.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A.分解 B.风化 C.变质8.下列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的是( )A.冻雨 B.雨夹雪 C.冰雹二、填空题9.不同物体的传热_______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一般是_______材料制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0.不同物体的传热_______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一般是_______材料制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1.科学家利用(______)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2.地球表面包括(______)和(______)13.保温瓶通常用木头材料做成塞子盖住,这是因为木头是(______)14.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5.人体觉察到的环境改变或接收到的某些信号就是反应16.神经是我们身体里的“司令部”17.我国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18.用锅烧水时,锅会把热传给整锅水,直至水全部变热19.我国的地形分布是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四、连线题20.将下列传热方式与生活中的现象连起来握手时感到温暖 烧水时水全都变热 阳光下感到温暖热传导坐在篝火旁觉得热 热对流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 热辐射手伸进温水觉得热五、简答题21.请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面镜至少列举三个)22.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六、实验题下雪后鹤鹤同学发现工人们会在道路积雪上撒盐咨询老师后她知道了:水的凝固点是零度,加入盐凝固点降低为零下十度左右加盐后雪会融化吸收热量,让周围的温度降低她想利用这个原理进行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她准备了下面的实验材料:湿毛巾、冷冻的半瓶冰水、温度计、盐、勺子等等23.她取出冷冻的半瓶冰水放到桌子上,用温度计测量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子外面有水珠出现,这模拟了自然界中_______的形成24.如果想让水珠出现的更快、更多,你会建议她怎么做?25.鹤鹤想要进一步模拟霜的形成,你认为该如何做?七、综合题26.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宁宁为了研究它们的成分,采集了一些样本,开始了一系列研究。
1)我们可以用哪些科学词汇来描述岩石?(2)在观察土壤时,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静置,整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试卷第5页,共5页参考答案1.C2.A3.C4.B5.A6.A7.B8.B9.能力 热的良导体 金属 铜 铁 铝 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 木头 陶瓷 10.能力 热的良导体 金属 铜 铁 铝 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 木头 陶瓷 11.光的反射12.陆地 海洋 13.热的不良导体14.热传导15.16.17.18.√19.20.21.潜望镜、梳妆镜、穿衣镜、练功房里的镜子22.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23.露24.将湿毛巾放到瓶子下面25.在冰水中加入盐,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瓶子的外壁26.(1)可以通过颜色、条纹、气味、颗粒、软硬、光滑、粗糙、轻重等,写出两种即可 (2)答:在搅拌土壤时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空气;静置后土壤出现分层现象,说明土壤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2017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摸底检测C卷一、选择题1.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板块的碰撞 B.板块的漂移C.风的侵蚀 D.板块的张裂2.冬天,我们常常会在教室里面的玻璃窗上看到很多水珠,这些水珠( )A.可能是空气自己产生的B.可能是教室外面的露水渗进来的C.可能是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D.可能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3.2021年时汶川地震13周年,13年前的那场大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内部运动 B.小行星撞击地球C.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D.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是(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5.( )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A.大脑 B.肌肉 C.心脏6.下列降水过程同时存在液体降水和固体降水的是( )A.冻雨 B.雨夹雪 C.冰雹7.地壳岩层在( )时会发生地震A.断裂 B.褶皱 C.平静 D.挤压8.同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速度( )A.一样快 B.有差异 C.不知道二、填空题9.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____________我们一般选用导热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
10.改变地表形态的外部主要因素有______、流水、______、温度变化等1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12.通过不透明吸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