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整理】连铸钢水成分要求.doc
2页1、连铸钢水常规成分控制有哪些要求? 浇注过程中对钢水常规元素的控制要求是: 碳(C):是对钢的性能影响最大的基本元素若多炉连浇时,各炉之间钢水中碳含量差别要求小于 0.02%实践证明,钢中 C=0.12~0.17%,连铸坯易产生纵裂、角裂、甚至造成漏钢事故为了减少这类钢对裂纹的敏感性,通常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把钢的含碳量控制在 0.16~0.22%范围内,而把锰(Mn)含量提高到 0.7~0.8% 硅(Si)、锰(Mn)含量控制:硅、锰含量既影响钢的机械性能,又影响钢水的可浇性首先要求把钢中硅、锰含量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值 Si±0.05%、Mn±0.10%),以保证连浇炉次铸坯中硅、锰含量的稳定其次要求适当提高 Mn/Si 比Mn/Si 大于 3.0,可得到完全液态的脱氧产物,以改善钢水的流动性因此,应在钢种成分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 Mn/Si 比,使生成的脱氧产物(MnO•SiO2)为液态如以 Q235 钢为例,规格成分 Si 为 0.12~0.30%,Mn 为 0.4~0.6%如按成分中限控制,Mn/Si 比为 2.5,此时脱氧产物为 SiO2,它熔点高呈固态,使钢水的流动性变差,影响了钢水的可浇性。
如将 Si 按中、下限控制,Mn 按中、上限控制,把 Mn/Si 比控制在 3.0 左右,此时钢水的脱氧生成物为液态的硅酸锰(MnO•SiO2),改善了钢水流动性,保证了连铸顺行因此,在成分规格范围内,调整 Si、Mn 含量,保持 Mn/Si 大于 3.0,以改善钢水的可浇性,这是连铸硅镇静钢的一个特点2 实际上在钢水冶金质量有以下几个指标:1.Mn/S 比 2..Mn/Si 比 3.Als 含量 4.游离氧[O]、T[O]含量与 T[Al]含量 5.Ca/Al 比 下面分别叙述1.Mn/S 比Mn/S 比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种 S 元素都和 Mn 结合形成 MnS ,MnS 熔点 1610℃.防止生成 其它 S 类夹杂物这些夹杂物会导致连铸拉坯过程中产生裂纹等危险控制 S 在结晶时在晶界的析出,降低钢坯在热轧时的热脆敏感性,MnS 是变形指数 1 的塑性夹杂(A 类夹杂物),一般要求 Mn/S≥20-252.Mn/Si 比控制钢水在浇注时的流动性Mn/Si 低,在钢水中·生成很多高熔点的石英颗粒,经过结晶器保护渣吸收后,对熔点、粘度、流动性影响很大,破坏保护渣性质,产生钢坯表面缺陷,Mn/Si 高(必须考虑 Mn 合金化的经济性),可以将高熔点的石英颗粒结合成低熔点的锰硅酸盐。
一般要求 Mn/Si≥2.5-33.Als 含量酸溶铝含量特别对于铝镇静钢,一般要求 Als≥0.012-0.030%酸溶铝不仅是钢水脱氧良好的标志,同时也是细化钢材晶粒的保证机理是 AlN 在晶界析出,对晶界扩张有钉扎作用4.游离氧[O]、T[O]含量与 T[Al]含量游离氧[O]是钢液脱氧良好的指标,如果不合适,在浇注时产生大量气泡,轧制时起皮,裂纹一般要求游离氧[O]≤10-15ppmT[O]含量是游离氧[O]与一次、二次氧化产物的总和越低越好至少要求≤100ppm,对与高品质钢要求≤40-50ppmT[Al]含量是 Als 与 Al2O3 夹杂物(B 类夹杂物)的总和,要求与 Als 的差值越低越好,一般在 0.02-0.04%之间5.Ca/Al 比 是衡量 Al2O3 夹杂物(B 类夹杂物)变性的标志,一般要求≥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