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设计要求规范.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9742450
  • 上传时间:2023-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X2007-6-91 总如此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与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X   1.0.2 本规X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   1.0.3 执行本规X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X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可燃气体bustible gas   本规X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本规X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2.1.3 最高容许浓度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   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此数值亦称上限量   2.2 符号   2.2.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2.2 TLV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   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与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X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X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注:2区与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X》GB50058   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

        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展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展记录或打印   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   3.0.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与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与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与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   3.0.6 凡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   3.0.7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0.8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   3.0.9 按本规X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

        4 检测点确实定   4.1 工艺装置   4.1.1 如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释放源,应设检测器:   1 甲类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液化烃泵,甲B类或成组布置的乙A类液体泵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泵的动密封;   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或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采样口和不正常操作时可能携带液化烃、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排液〔水〕口;   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组   4.1.2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小于1m   4.1.3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   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   4.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mX围内设检测器。

        4.1.5 第4.1.1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2 储运设施   4.2.1 液化烃、甲B类液体储罐,应在如下位置设检测器:   1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收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   2 在甲B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收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4.2.2 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装卸设施,应在如下位置设检测器:   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2 大鹤管铁路装置栈台,宜设一台检测器;   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应安本规X第4.1.2条的规定设检测器   4.2.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X第4.1.1条、第4.1.2条和第4.1.3条规定   4.2.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1 封闭或半封闭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2 封闭或半封闭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X第4.1.3条规定;半露天储瓶库四周每15~30m设一台,当四周长小于15m时,应设一台;   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4.2.5 封闭或半封闭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测器   4.2.6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X围内,应设一台检测器当无法安装检测器时,装卸码头的可燃气体检测,应符合本规X第3.0.9规定   4.2.7 有毒气体储运设施的有毒气体检测器,应按第4.1.2条和第4.1.3条的规定设置   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3.1 明火加热炉与甲类气体、液化烃设备以与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的释放源之间,约距加热炉5m或在防火墙外侧,宜设检测器   4.3.2 控制室、配电室与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工艺设备组、储运设施相距30m以内,并具备如下条件之一的,宜设检测器:   1 门窗朝向工艺设备组或储运设施的;   2 地上敷设的仪表电力线缆槽盒或配管进入控制室或配电室的   4.3.3 设在2区X围内的分析仪表间,应设检测器   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3.4 不在检测器有效覆盖面积内的如下场所,宜设检测器:   1 使用或产生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地坑与排污沟最低处的地面上。

        2 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气体的“死角〞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5.1 系统的构成与技术性能   5.1.1 系统的最根本的构成应包括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仪,或由检测器和指示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器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   5.1.2 系统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选用mV信号、频率信号或4~20mA信号输出的检测器时,指示报警器宜为专用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选用信号设定器加闪光报警单元构成的报警器;至联锁保护系统与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   2 选用触点输出的检测器时,报警信号宜直接接至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至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可以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输出   3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单元或设备,不宜将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接入其他信号采集单元或设备内,防止混用   5.1.3 当选用信号设定器和报警控制器时,应按本规X第3.0.3条的规定设置报警记录设备,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报警打印与历史数据储存功能。

        报警记录设备可以是DCS或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也可选用专用的工业微机或系统   5.1.4 检测器、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的有关规定   5.2 检测器的选用   5.2.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符合如下规定:   1 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检测器,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检测器;   2 当使用场所空气中含有少量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砷、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或半导体型检测器;   3 氢气的检测宜选用电化学型或导体型检测器   5.2.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型式,可根据被检测的有毒气体的具体特性确定:   1 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2 氯气可选用隔膜电极型、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3 氰化氢气体可选用凝胶化电解〔电池式〕型、隔膜电极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4 环氧乙烷、丙烯腈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5 氯乙烯气体宜选用半导体型或光子电离型   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考虑被检测的有毒气体与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

        5.2.4 检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符合如下规定:   1 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类型;   2 根据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   3 对催化燃烧型检验器,宜选用隔爆型;   4 对电化学型检测器和半导体型检测器,可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防爆型;   5 对电动吸入式采样器应选用隔爆结构   5.2.5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按以下规定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   1 宜采用扩散式检测器   2 如下情况宜采用单点或多点吸入式检测器;   a 因少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   b 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   c Ⅰ级〔极度危害〕有毒气体释放源;   d 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地点   3 采用吸入式有毒气体检测器检测可燃性有毒气体时,宜选用气动吸入式采样系统   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   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分别具有以下根本功能:   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与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   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与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

      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   3 检测可燃气体的测量X围:0~100%LEL;有毒气体的测量X围宜为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