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从《 林荫小道》 看美国的后印象派绘画.docx
2页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从《 林荫小道》 看美国的后印象派绘画 从《林荫小道》看美国的后印象派绘画 平凡而不平庸,在美术界里画自己想画的画,也是画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达斯伯格我有幸在《西方美术鉴赏》这门课上认识了他,也算是谈了一场精神恋爱吧我的达斯伯格,也许没有达芬奇、梵高等大师的名气,但是在我心里,他的魅力却并不亚于那些大师们,因为走进了他的灵魂和他对话,才知道,他也是一位为画痴迷的人,就像一只雄鹰在美术的殿堂里享受自己的快乐,哪怕最后只能孤独的死去,哪怕最后得不到全世界的认可,我心已足 美国的安德鲁? 达斯伯格于1926 年创作的《林荫小道》有着莫奈提倡的外光写生、塞尚的团块色彩造型法、马蒂斯的强调色彩及线条动感与节奏的表现与立体主义对画面结构的注重,还有装饰画的倾向虽然这件作品有那么多大师的“痕迹”,但达斯伯格却不因此而名闻遐迩,本文通过对这个大家比较陌生的艺术家的作品的分析,以了解美国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 安德鲁? 达斯伯格1887 年5 月14 日生于巴黎,在五岁时随同母亲到美国定居,后又多次回到巴黎,其中在1910 一1914 年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巴黎据他自己介绍,因为他身体有缺陷,在美国时进入一所称为“Art Students Lea 即e ”的地方学习,在那里接触到了绘画,但自己的绘画技法大部分都是在法国学到的,可以说法国19 世纪晚期的绘画风格对他的影响是不能否定的。
达斯伯格参加过在纽约举办的有关印象派的“军械库展览”等展项并获奖后来他定居新墨西哥州,在此创作了《林荫小道》《林荫小道》描绘的是新墨西哥州某地的风景,给人的第一印象和17 世纪末的梅因德尔特? 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也称《并木林道加的构图极为相似,后者的构图清新明丽,犹如优雅的田园抒情诗,画面开阔而庄严,洋溢着明朗乐观的情绪,展示了荷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而《林荫小道》用了很传统的三角形构图,只不过不是那么容易分辨,且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三角形灵活地穿插于其中乍一看,这幅画的中心偏于左侧,笔直的树干与向右侧倾斜的树干以及投于地下的阴影构成一个三角形,而左右上部流露出一小片蓝天与画面中下部远处的一小片蓝天同样构成了一个倒三角道路表面阴影的渐变消失在远处汇聚成一点,也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从各个角度为画面找到了平衡点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线:直线(笔直的树干)、曲线(弯曲的树枝)、平行线(树木投向地面的一排阴影、对角线(从左上方斜向右下方划分的色彩区分线)等等,使得构图不至于单调 这幅画并没有像霍贝玛的《并木林道》那样一眼看去就能明确空间的透视关系,树由近及远的变化没有那么直观,而是通过地面上的阴影的由长及短来表达这种渐变关系。
最后目光消失于远处的一点,就像一个不断深入的漩涡,有一种流动的感觉就如同塞尚所说的:“在感受自然时,对我们来说深度比平面更为重要亨德里克? 房龙《西方美术简史加在这里,安德鲁? 达斯伯格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要表现这样一个深度空间,对于画面的细节部分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这幅画的颜色画面主要的三种颜色黄、绿、蓝,相间出现于画面上部,非常纯净深邃的蓝色天空,红棕色的树干配着略带暖红色的鹅黄色以及混着黄色的墨绿色树叶,泛着白色尘土的乡间小路,这所有的颜色配合在一起就像一个绚丽的调色盘,给人以肥沃、沉甸甸、暖洋洋的感觉大片厚涂的暖黄色树叶,并没有一片片细致地描绘出来,而是用颜料厚厚的涂成大致的形状,一团一团的如暗流涌动,给人蓬松、柔软的感觉,呼之欲出,但又被左右两侧偏冷的绿色和蓝色给压住了而左侧的绿色,为了不显得过于低调而又被画家稍稍添了几笔黄色树干则运用了介于两者之间的红棕色,不偏不斜的插在中间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