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百色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10页广西百色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七上·海淀期末) 下列现象中,主要是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是( ) A . 植物根向地生长 B . 杨树秋冬季落叶 C . 朵朵葵花向太阳 D . 莲藕的茎有管状小孔 2. (2分) 影响青蛙冬眠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光 B . 水 C . 空气 D . 温度 3. (2分) (2015七上·周口期中) 苹果在北方长得好,在南方长得不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土壤 4. (2分) (2018·齐齐哈尔)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水 C . 温度 D . 空气 5. (2分) 下列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 . 苏云金杆菌杀灭松毛虫 B .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病 C .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D . 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 6. (2分) (2018七上·东莞月考) 人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首先要( ) A . 作出假设 B . 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C . 实施计划 D . 制定计划 7. (2分) (2018·连云港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B . “春来江水绿如蓝”,该诗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 .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8. (2分) (2016七上·新化期中)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根深叶茂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秋风扫落叶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 9.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 B . C . D . 10. (2分) (2018·兴化模拟)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C .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 .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11. (2分) 将有数字9的透明纸片移到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分别是( )A . 9和9 B . 6和9 C . 9和6 D . 6和6 12. (2分) (2017七上·成都期中) 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环境使用显微镜,下列哪一项处理较为合适 ( ) A . 平面镜、大光圈 B . 凹面镜、大光圈 C . 平面镜、小光圈 D . 凹面镜、小光圈 13. (2分) (2016七上·腾冲期中) 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 . 鹰 B . 蛇 C . 鼠 D . 草 14. (2分) (2017七上·泰州期中) 下列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B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青蛙 C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非生物 15. (2分) (2019·日照) 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16. (2分) 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 人类 B . 细菌、真菌 C . 哺乳动物 D . 绿色植物 17. (2分) (2017七上·徐州月考) 给花生施肥,可是却出现了“烧苗”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肥料少了,花生缺乏营养 B . 肥料多了,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C . 土壤板结,花生无法吸收水和无机盐 D . 所施肥料不正确,无法被植物吸收 18. (2分) (2015·益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选项实 验 操 作预 期 结 果A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质量变小B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可观察到植物细胞C将带叶的柳树条插在红色墨水溶液的烧杯中,阳光照射1小时,纵剖茎杆放大镜观察导管和筛管呈红色D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子房内能观察到种子A . A B . B C . C D . D 19. (2分) 通过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土壤浸出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好,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 ) A . 有机物 B . 无机盐 C . 水 D . 二氧化碳 20.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根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B .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C . 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分生组织 D . 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1. (2分) (2017·衡阳)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B . 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C .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D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22. (2分) (2016八上·正定期中) 芝麻的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的种子富含淀粉,这些有机物都来源于( )A . 水中的无机盐 B . 土壤所含的肥料 C . 空气中的氮元素 D . 光合作用的产物 23. (2分) (2016七上·泰兴期中) 下列四种液体中,最适合苗苗选来替代无土栽培液种植小青菜的是( )A . 自来水 B . 纯净水 C . 蒸馏水 D . 土壤浸出液 24. (2分) (2015七上·耒阳期末)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 .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 . 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25. (2分) (2017·滨州模拟) 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 )A .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 .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31分)26. (4分) (2018·邵阳模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 “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________. (2) “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3) 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 (4) 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________.(非生物或生物) 27. (5分) (2015七上·禹州期末) 如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1) 若此图表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 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28. (22分) 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________ ]________ ,一手托住[ ________ ]________ 。
2) 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________ 3) 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________4) 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________ ]________ 5) 可以调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________ ]________ 6) 按照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10×,物镜为40×),放大倍数是A . 10 B . 40 C . 100 D . 400 (7) 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 )A . 平面镜、大光圈 B . 平面镜、小光圈 C . 凹面镜、大光圈 D . 凹面镜、小光圈 (8) 创建了“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A . 达尔文 B . 罗伯特•虎克 C . 施莱登和施旺 D . 卡尔•蔡司 三、 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9. (4分) (2017七下·河东期末)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淀粉糊、清水、碘液、温度计、大烧杯、淀粉酶实验假设: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标注为A和B ②向A、B两支试管分别注入淀粉糊各两毫升 ③向A试管内滴加清水,向B试管内滴加淀粉酶④把A、B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约10min.⑤向A、B两支试管各滴加碘液后观察.实验结果分析:B试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在A试管滴加2mL清水作为B试管的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通过对A试管与B试管现象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