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老字号小吃及地址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878286
  • 上传时间:2017-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7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老字号小吃及地址在日新月异的北京城里,准确定位一家老字号小吃店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也许今天还清香四溢的一条胡同,明天就成了推土机的一顿晚餐那些有着久远历史的老店铺,无时无刻不在殚精竭虑中度过既然明天无法预测,就让我们享受当下,用下面这一幅用文字绘制出的老北京小吃地图,去领略原汁原味的京城美味 将北京城东南角作为出发地,我们首先赶往方庄地区蒲方路上的“芳城园美食街” ,这里有两家老店:“都一处”烧麦馆和“小肠陈” (有人纠正是在大栅栏)卤煮火烧 “都一处”的烧麦名闻海内外,靠的是细致的做工和服务在这里,烧麦要真正做到形如石榴,洁白晶莹,制作的要求十分严格,烧麦的皮薄到要只有一毫米厚才成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都一处”牌匾是这家店的最大招牌相传乾隆皇帝在某年的除夕夜,微服私访到了这家小酒店,感叹道,这时候还能开店迎客的,全京城也就你们这一处了啊回到皇宫中,专门派人送来匾额:“都一处” “小肠陈”是京城最有名的卤煮火烧老店卤煮火烧又叫卤煮小肠,是纯粹的北京地方小吃,用井字刀法切火烧,豆腐切成三角形,并将小肠、肺头剁成小块,用老汤朝碗里一浇,还要加上蒜泥等作料热腾腾的一碗,一口汤汁充足的火烧,一口酥软爽滑的小肠,加上蒜香,诱人得很。

      但卤煮火烧是最好不加香菜的,不然的话,香菜的味道会盖过小肠和蒜泥的味道 从“芳城园美食街”出来,西北方向三站地左右,就是天坛东门了公共汽车站东南角有一个显眼的黄色招牌,是“左邻右舍褡裢火烧”的门脸褡裢火烧即馅饼,之所以叫褡裢火烧,是因为它形状酷似旧时人们肩背上前后两片的“褡裢” 褡裢火烧是两面煎,皮非常薄蘸上醋,配上这家店免费赠送的棒子面粥,吃起来,很有“回家”的感觉除此之外,这家店的炸灌肠也很正宗,炸灌肠就是淀粉肠用猪大肠中炼出的油炸制,好的灌肠外焦里嫩,就着蒜汁趁烫吃,更有味道 豆汁应该算是北京小吃之魁首了从“左邻右舍褡裢火烧”里出来,顺着天坛公园的外墙走到北门,正对着就是一家名叫“老磁器口豆汁店”的饭馆这里的豆汁是我在全北京喝过的最浓最香的,比起零星散落在京城各处的那些所谓老北京饭馆里的白开水一样的豆汁,这一家店不容错过旧时,北京人将绿豆浸泡后磨成细浆,发酵后,沉淀物为淀粉,上层漂浮的就是豆汁豆汁加水烧开后,配上老北京的酱菜,就着焦圈,那酸酸的滋味,是地道老北京人最喜爱的舒乙先生曾说:“谁不能喝豆汁,谁就没有资格研究老舍 ” 从磁器口坐地铁 5 号线向北,在张自忠路下车,往西走约两站地,就到了地安门,著名的“华天小吃”就在地安门路口东北角,这家装潢质朴的店里总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在等位。

      这里的豌豆黄和面茶应属全北京城的上乘之作豌豆黄几乎是最容易被外地人接受的老北京小吃,它以豌豆为原料,成品浅黄、细腻、清爽、香甜面茶和“炒面儿”类似,加水煮成糜子面的糊糊,再浇上麻酱、花椒盐等作料,入口是韵味无穷面茶的特色是乍一入口,味道很香,但能做到吃上几口后仍然不腻,就看厨子的功夫了地安门这家“华天小吃”虽然没有什么特色主打,但它好就好在能把很大众的小吃做到极致 我们还要向西走一走,到后海去寻找两家曾经在前门外呼风唤雨的老字号:爆肚冯和天兴居这两家是北京城最负盛名的两种小吃——爆肚和炒肝的代表由于前门大街的改建,许多老字号都纷纷散去后来,这两家店的传人与其他老字号小吃联合起来,在后海孝友胡同创立了“九门小吃” 爆肚因其焯水速度之快而得名但快也要讲究个火候,要是吃起来又脆又嫩又筋道,那就说明厨师的手艺到家了吃爆肚还讲究搭配个芝麻火烧和一点小酒 “爆肚冯”专门秘制的 13 种调料混在一起,让本来就很松脆的肚儿更加鲜美,犹如画龙点睛一般 最后我们来“天兴居”吃点炒肝第一次见到炒肝的人都很纳闷儿,这稀糊糊的东西怎么个“吃”法?原来,正确的吃炒肝的方式,是用手拖着碗,转着碗底嘬着吃和灌肠一样,炒肝也要趁烫吃才最有味道。

      只有那样,汤汁才亮、蒜泥才香、肝片才肥炒肝的淀粉要做到不多也不少、稀而不澥,才能细腻顺口这样的炒肝,如果天兴居都没有,那全京城也很难找到更正宗的了 地图画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其实,老北京小吃种类繁多,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概括得了的老北京小吃的一个共性就是“杂” ,或者说“不精致” 几乎所有的小吃都需要蘸着配料吃,许多小吃根本与肉无关这是因为过去北京人生活拮据,吃不起肉,所以才有了用各种作料搭配起来的诸多名吃一方面,这是百姓真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旧时的北京百姓能够最大限度地动用可支配的食物,创造出五花八门的美味小吃,藏在民间的智慧让人叹服从小吃里,我们品尝到了北京人苦中作乐的闲逸性格, “杂”中透着一股精气神儿 来北京,如果吃大馆子,为您服务的往往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子弟只有在这些百年小馆子里,听着一口纯正的京腔为您上菜,才真真儿地有来到京城的感觉啊京 老 字 号 餐 厅 名 录 名 称         地 址 六必居(酱菜) 月盛斋(酱肉)     崇文区前门大街 3 号 聚庆斋(糕点) 便宜坊(烤鸭店)    东城区和平里中街六区六号楼 同春楼          崇文区幸福大街 36 号 森隆饭庄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 172 号 祥聚公(糕点) 烤肉季(烤肉)     西城区前海东沿 14 号 致美斋(酱菜) 清华斋(糕点) 桂香村(糕点)     西便门外大街 3 号 全聚德(烤鸭)     前门西大街 14 号楼 仿膳饭庄(宫廷风味)  北海公园内 白魁老号(烤羊肉)   东城区交道口大街 158 号 柳泉居         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 217 号 沙锅居(涮肉)     西城西四南大街 60 号 南来顺(清真小吃)   宣武南菜园街 12 号 大顺斋(糕点) 听鹂馆(宫廷风味)   颐和园公园万寿山下,石舫向东 60 米 宝兰斋(糕点)      广安门外三路居 251 号 天福号(酱肉)     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 B 区裕华路 21 号 稻香春(糕点)     东城区和平里西街 1 号楼 龙门醋厂 东来顺(涮肉)     东交民巷 44 号 都一处(烧麦)     前门大街 36 号 同和居(山东风味)   白云观 1 号楼 又一顺(涮肉)     西城区黄寺大街 28 号 烤肉宛(烤肉)     宣武门内大街 102 号 鸿宾楼(清真风味)   西城区展览路 11 号扣中里 1 号楼 信远斋(蜜果) 正明斋(糕点)     三里河南芦草园 1 号 王致和(腐乳)     宣武区枣林前街 19 号 泰丰楼         前门西大街 2 号 正阳楼         崇文区前门正阳门对面 东兴楼(山东风味)   东直门大街 47 号 全素斋(宫廷素菜)   王府井大街 213 号 天源酱园(酱菜)    宣武区广外广轩 6 号 通三益(干果) 一条龙(清真风味)   崇文区前门大街 31 号 丰泽园(海鲜风味)   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 83 号 浦五房(酱肉) 锦芳小吃店(清真小吃) 崇文区天坛路 54 号 厚德福(宫廷糕点)   西城区南礼士路 58 号 同春园(江苏风味)   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甲 14 号 曲园酒家(湘菜)    车公庄月树胡同 24 号 老正兴(上海风味)   崇文区前门大街 44 号 西来顺         阜成门内大街 194 号 天兴居(炒肝)     崇文区前门鲜鱼口街 95 号 德林功(佛家经素菜)  崇文区前门大街 158 号 来今雨轩        西城区西长安街中山公园内 晋阳饭庄(山西风味)  宣武区前门珠市口西大街 241 号 惠丰堂         海淀区公主坟翠微大厦五层 马凯餐厅(湘菜)    地安门外大街 3 号 康乐餐厅(江南菜)   丰台区五里店 4 号 五湘斋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 198 号 萃华楼(山东风味)   王府井大街 58 号 淮扬春(淮扬菜)    西城区月坛北街三里河东路 10 号 小肠陈(卤煮火烧)   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 45 号 (有人纠正在大栅栏有) 馄饨侯(馄饨)     东城区和平里 14 区 1 号楼 瑞宾楼褡裢火烧     宣武区大栅栏门框胡同 9 号 砂锅居         西城区缸瓦市西四南大街 60 号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