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曲卡沙沙唱响国内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7426481
  • 上传时间:2022-04-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8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曲卡沙沙唱响国内外                    文 王贤清成昆铁路建成通车40周年前夕,铁二局原文工团创作员、词作家田逢俊的歌词选《情弦弹出的心声》出版了他签名赠给我一本,我随即翻开阅读当读到第八页时,歌词《卡沙沙》映人眼帘这首名作问世于1960年歌词第一段写道:铁路修到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炸开了高山架起了桥,一条铁路通到我们家卡沙沙,卡沙沙(彝语:谢谢),修路的大哥啊卡沙沙!修到凉山下的铁路,指的是成昆铁路世世代代没有走出大山的彝族人民.如今坐上了火车,心里怎不“乐开了花”?1959年.铁二局的“修路大哥”高举“开路先锋”旗帜,浩浩荡荡地开进凉山.开到牛日河畔.在成昆铁路的最高点沙木拉打.要打通一座全长6000多米的隧道彝族人民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修路的大哥啊卡沙沙,卡沙沙!”隧道施工需要大量木材,喜德县等地方政府大力支援.指定到一个名叫“深沟”的山林采伐喜德县还组成了一个“彝族民工队”.由杨队长带队.配合“修路大哥”的附业队共同完成木材的砍伐和运输任务修路大哥”对彝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也用初学的彝语说声“卡沙沙”[来自www.L]1960年,词作家田逢俊等人来到沙木拉打工地体验生活.耳闻目睹了和谐的“路地关系”,萌发了要创作一首“卡沙沙”的赞歌。

      修路大哥”来到凉山.特别尊重彝族同胞,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节假日上山帮助彝胞耕种、传播耕作知识,帮助彝胞种的玉米和土豆,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彝胞笑得合不上嘴.握着“修路大哥”的手直说:“卡沙沙!”“修路大哥”的医生,节假日背起药箱上山,免费为彝胞治病不少“修路大哥”在节假日带上理发工具上山,义务为彝胞理发这些,田逢俊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在《卡沙沙》第二段纪事性地写道:春天帮我们来播种,秋天又帮我们收庄稼给我们阿依(男孩)治好了病,还教阿米子(女孩)学文化卡沙沙,卡沙沙,修路的大哥啊卡沙沙!勤劳善良的彝族人民最好客.“修路大哥”只要上山,他们总要请进家做客,用兰花烟、金尖茶等最好的东西招待你要推辞,他们就生气一天,姚总工程师同测量队员上山,一位彝族大妈看见了,非要请进家那天,她们家正杀了一只肥羊,大妈割了条羊腿请姚总吃姚总有胃病,一时吃不完,好说歹说彝族大妈才同意他带回去慢慢品尝所以,田逢俊在《卡沙沙》第三段写道:一手送上兰花烟,一手送上金尖茶千言万语说不尽,只有一句心里话:卡沙沙,卡沙沙,修路的大哥啊卡沙沙!1960年,这首《卡沙沙》一问世就得到了彝族同胞的喜爱.凉山州政府将其定为全州人民的必唱歌曲。

      《卡沙沙》同时也受到了“修路大哥”的认可铁二局每逢文艺演出,这是必唱歌曲:在出川的列车上,作为必播歌曲广泛流传四川省歌舞团到欧、亚、非洲演出,演唱《卡沙沙》是他们的保留节目,这让许多外国朋友知道了.在古老的大凉山也通上了火车时值成昆铁路建成通车40周年之际,我们“修路大哥”在欢唱《卡沙沙》时,特向为支援修建成昆铁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彝族人民深情地道一声:“卡沙沙,卡沙沙!”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