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2023年江西景德镇导游词范本.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67890275
  • 上传时间:2022-03-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年江西景德镇导游词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名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景德镇西市区的枫树山蟠龙岗,于1980年开始建设当时为配合城区改造,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迹,政府决定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形成了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江西省园林化单位202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博览区入口处有一座大理石牌坊,牌坊高7.2m,宽3.6m,风格简约典雅,牌坊东南侧濒临繁华的瓷都大道,西北面则为博览区的山口森林环抱牌坊临街一面的横梁上刻有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题字“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另一面则为“红军书法家”舒同同志所书“江南雄镇”有趣的是此牌坊似乎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临街一侧穿过牌坊可谓进入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但若从林荫道穿出牌坊,则是从静谧幽雅的博览区山口森林中来到了繁华的“江南雄镇”  迎宾林荫道  穿过大理石牌坊后,是长约1km的林荫道,又名古窑路。

      古窑路分为山间道和湖滨道,中间以博览区游客接待中心为界山间道穿越了枫树山的蟠龙岗丘陵,因而起伏不平,两旁是由苍翠古朴的枫树山原生树种大叶枫以及樟树、杉树等乔木构成的混交林,这里是枫树山林场的一部分,原本与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两者因景德镇市昌江区的开发和瓷都大道的建设而隔开该林荫道是景德镇中心城区中难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车水马龙的瓷都大道,开门子大酒店、中国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大楼紧临而立,而牌坊之内鸟鸣山幽,游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黄昏时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  湖滨道沿博览区的风景湖蜿蜒而进,将游人引入博览区的中心广场博览区风景湖是为庆祝景德镇置镇千年(1004-2022)而于2022年新建的人工湖湖滨遍植翠竹、女贞等草木,沿着湖滨道往景区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树木掩映中若隐若现的满池清水,另一边则是藤萝裹身松涛起伏的江南丘陵风景湖中在冬春两季常有小野鸭飞临,夏秋时节则有水雉活动  东区——古窑  古窑由风火仙师庙、圆器作坊、琢器作坊、镇窑、致美轩、瓷行等景点组成,向人们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习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和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风火仙师庙  该庙是祭祀“风火神”童宾的民间俗神庙,反映了景德镇的业瓷传统与多神信仰。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公元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风火仙师牌位  -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  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

      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憎明寺抬到火神柯,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宫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窑业工人常以其激励自己忠于职守这正说明童宾“其志气之凛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贯在百世”  圆器作坊  圆器作坊  “圆器”,景德镇的瓷业专用术语,见《景德镇陶录》指可在陶轮上拉坯成型的盘  碗杯碟等景德镇制做圆器分大小二件,大作制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坏件,小作制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制坯后须经过阴干、刮坯、修坯、施釉、装匣、满窑、烧窑等工序,始能成器而古窑中的圆器作坊就是生产圆器的手工作坊,该作坊完整的呈现了从制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在历史上,圆器行是景德镇从业者最多的一个行帮,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镇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这也是圆器业在整个景德镇陶瓷生产所占地位的生动体现。

        琢器作坊  “琢器”,同“圆器”一样,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种分类,属立体造型,如尊、瓶、罐等琢器是旧时景德镇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其产品既有圆形,又有异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园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习俗等也与园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琢器行在从业人数上少于圆器行,基本由抚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抚州的景德镇市民亦不在少数在古窑中的琢器作坊人们可以完整的领略到琢器的制造过程琢器作坊  琢器跟圆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生产圆器业所不能制造的,如汤匙、带柄茶碗、茶壶、肥皂盒等,琢器业下有粉定、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雕削等七个子行业,民国初年,景德镇总商会对圆琢二器所属的子行业作了调整,规定:一非圆器之器形,二非用圆器之生产工艺的异形品种,全部归属琢器业于是一些既非圆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针匙、灯盏等业均为琢器行业,抗争前后出现的电瓷、卫生瓷、纺织瓷等,也归属了琢器业  由于琢器行业跟圆器不同,它生产的工艺、工人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比如讲有打杂工搞泥巴的,另外还有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他主要器形的两个人,一个是做坯的,一个是利坯的,它没有印坯这个工种也没有刹合坯这个工种,它的泥巴由打杂工搞好后,做坯工做好,做好后,那么二码头、三码头就捧去晒,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这都是由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来完成,装坯工不仅要装坯,而且要负责里面的荡釉,码头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杂事,全部承包下来,其中三码头是最累的工种,要挑水,挑坯,所以过去有名行话叫“码头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与圆器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它请工辞工也和圆器不同,琢器一般都为小窑户,老板没有请多少工人,都是由老板自己去请,请好了以后,有个介绍人,三个人上茶馆去吃泡茶,吃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后,你就到我这里来做事,琢器老板对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热水洗脸,老板要做好饭给工人吃,很尊重工人劳动。

        镇窑  镇窑是蛋型瓷窑,明末清初景德镇首创,全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称柴窑古窑中的镇窑是一座清代实物,真实的再现了往昔景德镇的历史风貌清末景德镇有一百多座镇窑,而古窑中的镇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该窑炉长十八米,体积近三百立方米,窑场占地约八百平方米其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中国镇窑夜色  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水平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陶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传统坯源不足,该镇窑窑炉缩小三分之一,最终因比例失调,几次点火烧瓷均以失败告终为在生产中有效保护古代镇窑及传统手工技艺,让镇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传承下去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九日,景德镇举行清代镇窑复烧仪式,收藏家马未都点燃窑火  这次镇窑复烧,共烧大小瓷器近两万件,大部分是传统制瓷老艺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完全采用传统烧炼技术,不借助任何仪器,且使用传统燃料焙烧将耗松柴四十多吨,约烧三十个小时,然后冷却一天一夜,即可开窑今后清代镇窑每年将烧炼两次,让为数不多的把桩、驮坯、架表工艺传承人通过传帮带,使古柴窑烧炼技艺后继有人。

        西区——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门楼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是以古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式博物馆馆内有历代陶瓷展、古窑群、瓷碑长廊、天后宫、瓷器街、大夫第等景观馆内环境幽雅、林木葱郁、湖水荡漾,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馆内设有世界独有的瓷乐表演其中包含以下文化景点:清园、瓷碑长廊、明闾、瓷乐坊江西景德镇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景德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要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年以来更是加速崛起,预计到20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越10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到20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不仅在江西省的此类记录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时也也成为了江西省此类考核的四连冠。

        市树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  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有6 间古胚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胚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此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江西景德镇导游词3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带大家去参观的就是号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市瑶里风景区, 我们大家从热闹的都市来到此地,远离了喧嚣,想必都有一种特别的舒适感而我们今天要去的瑶里的,更是犹如瑶池仙境一般,都说瑶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镇的瑶里同样也是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但其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名字是叫另一个“窑里”(瓷窑的窑),为什么称为这个窑里呢?这是因为瓷窑的窑,代表的就是烧窑制瓷的家乡,远在唐代时期,这里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

      由于这里的瓷矿石和瓷釉矿量多而且质量优,所以这里称为了景德镇瓷业的发源地之一  宋初时,瑶里的制瓷业达到了高峰期,那时这里的瓷窑有近80多座,粉碎瓷矿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业的规模颇为可观清末才更名为现在的瑶里只因后来随着窑厂向景德镇的集中,瑶里的窑炉逐步停烧,转而以生产制瓷原料为主了,所以直到现在,依然向景德镇的瓷厂中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厂家的好评 瑶里位于景德镇的东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瑶里镇镇政府,距景德镇市区55公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瑶里的山和水构成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三银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们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这里的陶瓷和建筑文化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