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品基本知识和MSDSPPT课件.ppt
37页2021/7/221 化学品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化学品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化学品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化学品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2010.5.112010.5.112021/7/222提纲提纲(一)一)化学品基本知识化学品分类(危化品分8类)危险化学品清单危险化学品控制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危险化学品的慢性中毒急救措施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措施化学品分级(3个方面,0-4五个级别)化学品安全标签2021/7/223提纲(二)提纲(二)化学品MSDS什么是MSDS?哪些材料需要MSDS?MSDS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需要MSDS?MSDS包含什么内容DCEC 的MSDS2021/7/224第一部分化学品基本知识2021/7/225化学品的分类化学品的分类普通化学品性质稳定,不发生或不易发生变化造成危害的化学品无须特别防护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易发生变化造成危害的化学品需要特殊防护2021/7/226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1.爆炸品–三硝基甲苯等炸药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乙炔(可燃),氮气(不燃),氯气(有毒)3.易燃液体–乙醇(酒精)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红磷(易燃),白磷(自燃),钾(遇水燃烧)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次氯酸钠(消毒液) ,高锰酸钾(消毒剂) 6.有毒品–农药7.放射性物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不包括放射性物品,由环保部门负责8.腐蚀品–盐酸HCL,烧碱NAOH,杀菌剂2021/7/227危险化学品列表危险化学品列表危险化学品种类危险化学品种类 具体物质名称具体物质名称 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名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乙炔、工业氧气、标准气体、氟利昂、天然气上海伟创气体有限公司襄樊市银宏气体有限公司易燃液体柴油、煤油、汽油、油漆、稀释剂、无水乙醇、甲醇、丙酮、乙丙醇、PSC-001A、乐泰7070、中石化、湖北天鹅涂料有限公司、襄樊市科星化工有限公司易燃固体松香、胶类武汉市永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腐蚀品磷酸、盐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磷化液A、磷化液B、促进剂、中和剂、PH调节剂;武汉材保表面新材料有限公司马思特(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21/7/228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定义易燃固体定义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易燃固体的消防特性有以下几点: ①易燃固体与强氧化剂接触能剧烈反应而发生燃烧爆炸 ②有些易燃固体与氧化性酸能剧烈反应,会发生爆炸 ③易燃固体对火种、热源、摩擦、撞击比较敏感,能起火 ④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 易燃固体装卸时防止撞击或使用铁质工具而引起燃烧,应使用能防止产生火花的机具,并应防止容器破损;2021/7/229易燃液体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45°C以下以下的物质叫易燃物质其特性有:蒸汽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易聚集静电,高度的流动扩展性,与氧化性强酸及氧化剂反应,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中属于第三类:易燃液体,在使用时须远离火源、热源、电源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闪点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 按照闪点大小可分为三类: 1.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 2.中闪点液体 指—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 3.高闪点液体 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2021/7/2210常见危化品的闪点(一)常见危化品的闪点(一)闪点闪点 flash point 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低15—25℃,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闪点在22℃以下的是危险易燃物,在22~66℃范围内的易燃物例如,乙醚的闪点有-45℃;二硫化碳只有-30℃,是最危险的易燃物 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于测定润滑油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2021/7/2211常见危化品的闪点(二)常见危化品的闪点(二)汽油的闪点为-50℃至28℃,油品的标号表示的是辛烷值,而不是闪点的温度;目前质量部在用的120#汽油,闪点为6 ℃,中闪点液体煤油闪点: 29--45 ℃,属于高闪点液体,煤油的闪点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溜程不同,其闪点也不同轻柴油闪点高于55度(除“-35号”和“-50号”两个牌号),常压下引燃温度257度左右;丙酮丙酮的闪点::—20 ℃ ,属于低闪点液体,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甲醇的闪点:12.22℃,中闪点液体乙醇溶液的闪点:闪点-18~<23℃,中闪点液体油漆的闪点:29.44 ℃稀释剂的闪点:23 ℃,爆炸极限:1.1---7%2021/7/2212一、危险化学品控制一、危险化学品控制1、尽量避免使用危险化学品,寻找替代产品,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库存量及使用量在现场使用点配置防爆柜等,专人控制;2、在采购及供应商管理、装卸及运输管理、储存管理 及使用管理中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控制,同时保证应急措施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定期评估;2021/7/2213二、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二、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1))2.1危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危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由于物质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其危险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一种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易燃性、易爆性、氧化性,还可能兼有毒害性、放射性和腐蚀性等一种物质不会只有一种危险性,如磷化锌既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又有相当强的毒害性;硝酸既有强烈的腐蚀性,又有很强的氧化性 2.2爆炸品的危险性:爆炸品的危险性: (1)易爆性:爆炸品在受到环境的加热、撞击、摩擦或电火花等外能作用时发生猛烈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厂房倒塌、设备损坏、损失惨重。
(2)自燃危险性:有些爆炸品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不用火源的作用而自行着火或爆炸如双基火药长时间堆放在一起时,由于火药缓慢热分解放出的热量及NO2气体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当积热达到自燃点时便会自行着火或爆炸 (2)静电危险性如:炸药 2.2.4毒害性有些炸药如硝酸甘油、雷汞、叠氮化铅等,本身都有一定的毒性;2021/7/2214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2)) 2.3易燃危险性:易燃危险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性,如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有些毒害物品都具有易燃的危险性,当它们所处环境具备燃烧条件时,就会发生火灾 2.4毒害危险性:毒害危险性: 毒性物质有严重的毒害性,当人体接触时,则会发生中毒事故;当发生泄漏时,对环境会发生污染事故 2.5放射性危险:放射性危险: 放射性物质具有严重的放射性,当人体接触时,可造成外照射或内照射,发生电离辐射作用而引起急性或慢性放射性疾病若发生泄漏,则发生放射性污染事故 2.6腐蚀性危险:腐蚀性危险: 腐蚀性物质无论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或其它腐蚀品都具有严重的腐蚀性,人体接触后,可造成化学灼伤,有的还可以引起中毒。
甲醛等还有致癌性如杀菌剂同时具有强碱性;2021/7/2215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一)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一)1、粉尘致尘肺病:、粉尘致尘肺病:有的固体危险化学品当形成粉尘并分散于环境空气中时,作业人员长期吸人这些粉尘可以引起尘肺病,如铝尘可引起铝尘肺2、致职业中毒:、致职业中毒:绝大多数危险化学品,不仅是毒性物质,而且多数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物和有机氧化物都能致作业人员发生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其中毒表现各有不同:有的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有的是致呼吸系统的刺激症状,表现为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还有的是致中毒性肝病或中毒性肾病;也有的对血液系统损伤,出现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变性,如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而导致组织缺氧、窒息;还可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伤 3、致放射性疾病:、致放射性疾病: 放射性物质可导致各种放射性疾病在《职业病目录》中,列入职业病名单的放射性疾病有11种,都是由放射性射线引起4、致职业性皮肤病:、致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8种皮肤病,其中除电光性皮炎外,其他7种职业性皮肤病都可以由危险化学品所致。
因此,危险化学品对皮肤的危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021/7/2216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二)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二) 5、致职业性肿瘤:、致职业性肿瘤: 在《职业病目录》中我国列入法定职业病的职业性肿瘤有8种其每种职业性肿瘤都是由危险化学品所致目前已由试验证实,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还有许多种危险化学品具有致癌性,如甲醛等 6、致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致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列入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3种: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都是由危险化学品第6类的感染性物质所导致 7、致职业性眼病:、致职业性眼病: 在我国法定职业病中的“化学性眼部灼伤”、“职业性白内障”等是由危险化学品所引起 8、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在我国法定的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中有“铬鼻病”、“牙酸蚀病”是由危险化学品所导致 9、致其他职业病:、致其他职业病: 在我国法定的其他职业病中,如“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和“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等是由危险化学品所导致2021/7/2217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一)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一)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使患者离开污染区,如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恢复呼吸后,给患者吸氧或高压氧。
昏迷复苏病人,应注意脑水肿的出现,有脑膜刺激症候及早用甘露醇或高能葡萄糖等脱水治疗 2、氮氧化合物及硝酸、氮氧化合物及硝酸 吸人患者须密切观察,即使患者未感到严重不适,也须迅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及时送医院治疗如呼吸停止,应立即人工呼吸,硝酸液体对皮肤有极强腐蚀作用,灼伤须立即冲洗 3、四氯化碳、四氯化碳 误服的须立即漱口,送医院急救氯仿有中等毒性,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 4、石油类、石油类 吸人患者立即离开污染缺氧环境,清洗皮肤,休息保暖如吸人汽油多,也可发生吸人性肺炎 5、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吸入及皮肤吸收者立即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用温水或冷水冲洗,休息、吸氧,并注射美蓝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 2021/7/2218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二)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二)6、甲醇及醇类、甲醇及醇类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经口进入者,立即催吐或彻底洗胃7、强酸类、强酸类 皮肤用大量清水或碳酸氢钠液冲洗,酸雾吸人者用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经口误服,立即洗胃,可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氧化镁悬浮液,忌用碳酸氢钠及其他碱性药洗胃。
8、强碱类、强碱类 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皮肤,特别对眼要用流动水及时彻底冲洗,并用硼酸或稀醋酸液中和碱类经口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饮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9、氟及其化合物、氟及其化合物u 溅人眼内,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患者静卧保暖 10、硫化氢、硫化氢 吸人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人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2021/7/2219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措施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2、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消除职业危害: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微机控制,隔离操作,消除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3、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现场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产厂房应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送风,使作业人员所在环境的空气一直处于新鲜状态。
4、卫生保健措施:(1) 职业健康监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作业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2)作业环境定期监测: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要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公布,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监测结果要存档3)发放保健食品:给有毒有害的作业工人要发放保健食品2021/7/2220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措施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措施5、做好个体防护:(1)发给个体防护用品:企业按国家的规定要发给作业者合格、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等,并教会员工能正确使用2)不佩带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人员不佩带好个体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严格执行3)对防护用品做好检查、维修:企业对防护用品应加强管理,放置固定地点,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使其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2021/7/2221化学品安全标签化学品安全标签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又分供应商标签–附在包装上有国标可以查询:《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包括化学品名称、分子式、编号、危险性标志、提示词、危险性说明、安全措施、灭火方法、生产厂家地址、、应急等有关内容 作业场所标签–还是报批稿,审批前的最后一稿,审批后成国标。
实验室标签–范围小 ,简单自制作业场所安全标签要求对化学品进行分级(彩色棱形和数字)2021/7/2222重点关注:彩色棱形重点关注:彩色棱形3 32021/7/2223分为两部分分为两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级化学品危险性分级 蓝色:毒性红色:燃烧可能性黄色:反应活性个体防护措施分级个体防护措施分级 白色:防护措施3 32021/7/2224健康性分级标准健康性分级标准0 – 无危险1 – 轻度危险2 – 危险3 – 极度危险4 – 致死LD50 (口服) >2000mg/kgLD50 (口服) >500-2000mg/kgLD50 (口服) >50-500mg/kgLD50 (口服) >5-50mg/kgLD50 (口服) 5mg/kgLD50 (皮肤) >2000mg/kgLD50 (皮肤) >1000-2000mg/kgLD50 (皮肤) >200-1000mg/kgLD50 (皮肤) >40-200mg/kgLD50 (皮肤) 40mg/kgLC50 (吸入) >200mg/LLC50 (吸入) >10-200mg/LLC50 (吸入) >2-10mg/LLC50 (吸入) >0.5-2mg/LLC50 (吸入) 0.5mg/LLD50:就是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绝对量。
它的含义是指能使一组被试验的动物(家兔、白鼠等)死亡50%的剂量,其单位为mg/kg体重例如:剧毒品氰化钠的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6.4mg/kgLC50:就是某毒性物质使受试生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浓度2021/7/2225可燃性分级标准可燃性分级标准01234难燃烧或不燃烧闪点>61℃的液体闪点>23~61℃的液体闪点>-18~23℃的液体闪点-18℃的液体2021/7/2226反应活性分级标准反应活性分级标准01234稳定遇热不稳定强烈的化学变化冲击和遇热可能爆炸可能爆炸氧化剂、酸类、碱类、腐蚀剂、不能遇水等具有特殊危险的化学,应予额外说明2021/7/2227个体防护措施分级标准个体防护措施分级标准级别防护措施适用范围9全封闭防毒服,特殊防护手套,自给式呼吸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18%,所接触毒物为剧毒及毒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强刺激、强腐蚀性的场所8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自给式呼吸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18%,所接触毒物为高毒物或具有窒息性气体的场所7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全面罩防毒面具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毒物为高毒物及毒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刺激性和腐蚀性均较强的场所6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半面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毒物为中等毒物及浓度较高且其刺激性和腐蚀性均较弱的场5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粉尘具低毒性且浓度较低的场所4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半面罩防护面具所接触的物质刺激性强、腐蚀性强但具有低毒性的场所3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半面罩防毒面具所接触的物质具有低毒性及刺激性、腐蚀性均较弱的场所2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防护眼镜所接触的物质刺激性较弱的场所1防护服,一般防护手套所接触的物质微毒、微腐蚀性、无刺激性的场所2021/7/2228现场用安全标签现场用安全标签2021/7/2229第二部分化学品MSDS2021/7/2230什么是什么是MSDS?MSDS是英文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材料安全数据表)的缩写。
国标GB16483-2000称之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包含了有关化学品的危害的详细信息,并且指导如何安全地使用它2021/7/2231哪些材料需要哪些材料需要MSDS?所有化学品都需要MSDS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并实行了MSDS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运输或出口其产品时,同时提供一份该产品的安全说明书2021/7/2232MSDS从什么时候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的?的?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墓壁上记录一些药物的描述,包括药物的名称、来源、加工、储存和使用的程序等,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不正确使用的警告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协会”是在1986年5月26日开始对有害物质提出MSDS的要求的我国等效采用ISO11014-1:1994(E)《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定国标GB16483-2000,对化学品MSDS作了规定 2021/7/2233谁需要谁需要MSDS?接触或可能接触的人都需要了解MSDS从事有害作业,可能会有职业暴露危害的人员需要从MSDS了解物品的适当的储存方法等信息的人员应急响应人员,如:消防员、有害物品操作员、应急医疗人员等2021/7/2234MSDS包含什么内容包含什么内容标准的MSDS包括16项内容1.材料名称和生产商联系方式 2.化学成分 3.具有哪些危害 4.紧急处理措施 5.灭火措施 6.泄漏处理措施 7.搬运和储存 8.暴露控制和个人防护 9. 理化特性 10. 稳定性/反应性 11. 毒性 12. 生态信息 13. 处置方法 14. 运输 15. 法规标准 16. 其他信息2021/7/2235DCEC 的的MSDS2021/7/2236 2021/7/2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