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课件.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69993714
  • 上传时间:2024-08-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6.50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散文文体流变中国散文文体流变主讲人:司马晓雯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1 1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散文文体流变中国散文文体流变 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指出:中国文学卷》指出: ““在在中中国国传传统统的的文文学学观观念念中中,,与与诗诗词词并并列列为为文文学学正正宗宗的的,,还还有有另另一一种种文文体体,,即即散散文文相相对对韵韵文文((骈骈体体文文)),,泛泛指指句句法法不不整整齐齐的的散行单句的文章散行单句的文章2 2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一、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形成一、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形成(一)散体文章的形成(一)散体文章的形成(一)散体文章的形成(一)散体文章的形成■ ■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 戊戊戊戊戌戌戌戌卜卜卜卜,,,,今今今今日日日日旦旦旦旦,,,,王王王王疾疾疾疾目目目目,,,,不不不不丧丧丧丧明明明明????其其其其丧丧丧丧明明明明????n n最最最最早早早早的的的的散散散散文文文文集集集集《《《《尚尚尚尚书书书书》》》》((((含含含含典典典典、、、、谟谟谟谟、、、、训训训训、、、、诰诰诰诰、、、、誓誓誓誓、、、、命六种)命六种)命六种)命六种)3 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二)作为文体的(二)作为文体的““文章文章””概念的出概念的出现现两汉时期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

      表现在:两汉时期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表现在:1 1、、““文文章章””一一词词已已从从先先秦秦时时的的指指代代花花纹纹、、文文献献典典籍籍的的解解说说及及其其礼礼法法制制度度,,改改变变为为泛泛指独立成篇的文字指独立成篇的文字n公公孙孙弘弘称称赞赞武武帝帝的的诏诏书书::““文文章章尔尔雅雅,,训训辞深厚辞深厚””(《史记(《史记·儒林传》)儒林传》)4 4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2 2、、““文文””与与““学学””、、““文文章章””与与““文文学学””的概念区分的概念区分““文文””或或““文文章章””指指有有文文采采的的作作品品,,““学学””或或““文学文学””指学术 魏魏晋晋时时期期,,文文学学进进入入了了所所谓谓““自自觉觉的的时时代代””中中国国古古代代散散文文进进入入了了一一个个新新的的发发展阶段5 5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陆机《文赋》陆机《文赋》n萧统《文选》萧统《文选》n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 ((1)对文体的区分很细,仅作为篇)对文体的区分很细,仅作为篇名标示的文体就有名标示的文体就有33类 ((2)把文体分为)把文体分为“文文”和和“笔笔”两两类,类,“文文”指韵文,指韵文,“笔笔”指非韵文。

      指非韵文6 6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三)散体文的变体(三)散体文的变体————骈体文骈体文n n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兴n n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趋势n n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n n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 “七子七子七子七子” ”、、、、“ “唐宋派唐宋派唐宋派唐宋派” ”、、、、“ “公安派公安派公安派公安派” ”、、、、“ “竟陵派竟陵派竟陵派竟陵派” ”))))7 7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1、骈体文的特征:、骈体文的特征:((1))对偶对偶((2 2)句式以四、六字为多)句式以四、六字为多((3 3)辞藻华丽,讲究用典)辞藻华丽,讲究用典((4 4)注意声韵、平仄)注意声韵、平仄经典范文:王勃《滕王阁序》经典范文:王勃《滕王阁序》8 8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2、散体文与骈体文的关系:、散体文与骈体文的关系: 清代罗清代罗惇惇曧曧《文学源流》阐述的很明确:《文学源流》阐述的很明确:“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

      西汉衍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而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而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9 9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二、二、““散文散文””概念的出现概念的出现““散散文文””一一词词,,宋宋以以前前是是没没有有的的,,只只有有““今今文文”“”“时时文文”“”“古古文文”“”“文文”“”“文文章章””唐唐代代古古文文运运动动,,实实际际是是散散文文运运动动,,只只是是当时没有散文一词当时没有散文一词1010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有有人人认认为为,,南南宋宋罗罗大大经经所所著著的的《《鹤鹤林林玉玉露露》》一一书书中中的的《《文文章章有有体体》》条条,,已已提提出出““散散文文””这个名词:这个名词: 1 1、、““山山谷谷((黄黄庭庭坚坚))诗诗骚骚妙妙天天下下,,而而散散文文颇觉琐碎局促。

      颇觉琐碎局促2 2、、书书中中又又引引周周益益公公语语::““四四六六句句特特拘拘对对耳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1111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3 3、、洪洪迈迈《《容容斋斋随随笔笔》》也也有有““散散文文””词词条条出出现现,,也也只只在在““骈骈”“”“散散””对对立立的的意义上的有限使用意义上的有限使用4 4、、宋宋以以后后,,““散散文文””概概念念较较多多出出现现于于著作,但概念内涵不一致著作,但概念内涵不一致1212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5 5、、清清代代姚姚鼐鼐《《古古文文辞辞类类纂纂》》把把散散文文看看作作是是一一种种非非常常庞庞杂杂的的文文章章样样式式,,包包括括1313类类::论论辨辨、、序序跋跋、、奏奏议议、、书书说说、、赠赠序序、、诏诏令令、、传传状状、、碑碑志志、、杂杂志志、、箴箴铭铭、、颂颂赞赞、、辞辞赋赋、、哀哀祭祭多多为为应用、学术等非文学性的文种应用、学术等非文学性的文种■ ■郁郁达达夫夫《《< <中中国国新新文文学学大大系系·散散文文二二集集>导导言言》》“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个名字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个名字”131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结论:结论: 事实上,整个古代都没有产生文学性“散文”这一概念,古代散文没有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没有鉴赏与应用的区分。

      中唐古文运动实际上是散文(散体文)运动,只是当时没有“散文”一词虽然在南宋出现了作为文体名称的“散文”,但并未成为元明清时期通用的术语元明清三代称散体文时,通常用“文章”一词1414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一、中国现代散文概念的探究及演变一、中国现代散文概念的探究及演变一、中国现代散文概念的探究及演变一、中国现代散文概念的探究及演变(一)文学散文(一)文学散文(一)文学散文(一)文学散文19171917年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年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年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年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n n首次提出首次提出首次提出首次提出“ “文学的散文文学的散文文学的散文文学的散文” ”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的概念(二)白话散文(二)白话散文(二)白话散文(二)白话散文19181918年年年年傅傅傅傅斯斯斯斯年年年年《《《《怎怎怎怎样样样样做做做做白白白白话话话话文文文文》》》》明明明明确确确确将将将将散散散散文文文文与与与与诗诗诗诗歌、小说、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歌、小说、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歌、小说、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

      歌、小说、戏剧并提,归为四大文学样式n n 正正正正式式式式确确确确定定定定了了了了现现现现代代代代意意意意义义义义上上上上的的的的散散散散文文文文概概概概念念念念,,,,明明明明确确确确了了了了散文的地位散文的地位散文的地位散文的地位1515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三)《美文》(三)《美文》 周作人对散文内涵解释较为具体,在周作人对散文内涵解释较为具体,在《晨报副刊》《晨报副刊》“美文美文”提出提出::“外国文学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n首次提出首次提出“美文美文”的概念1616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四)纯散文(四)纯散文 1923年年王王统统照照《《纯纯散散文文》》提提出出“纯纯散散文文” 概念 1924年《散文的分类》,五类:年《散文的分类》,五类: 历历史史类类散散文文、、描描写写类类散散文文、、演演说说类类散散文文、、 说明类散文、时代类散文。

      说明类散文、时代类散文1717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五)随笔(五)随笔 19241924年年,,鲁鲁迅迅翻翻译译日日本本厨厨川川白白村村《出了象牙之塔》,介绍《出了象牙之塔》,介绍EssayEssay这种文体这种文体六)絮语散文(六)絮语散文 19261926年年,,胡胡梦梦华华《《絮絮语语散散文文》》,,把把蒙田的散文称为蒙田的散文称为““絮语散文絮语散文””1818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絮语散文的特点n从个人主观出发从个人主观出发n不规则的不规则的n非正式的非正式的轻松、随便轻松、随便1919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七)小品散文(七)小品散文1、、1923年年3月,胡适在《申报》发表月,胡适在《申报》发表“五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章,提出文章,提出“小品小品散文散文”的概念2、、1928年,朱自清在《文学周报》第年,朱自清在《文学周报》第345期发表期发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一文,一文,对对20年代小品散文进行综论年代小品散文进行综论2020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3 3、、19291929年年,,梁梁遇遇春春注注释释本本《《小小品品文文选选··序序》》把把蒙蒙田田创创作作的的散散文文称称为为小小品品。

      3030年年代代以以后后,,小品文流行起来小品文流行起来4 4、、19321932年年,,李李素素伯伯《《小小品品文文研研究究》》提提出出小小品品文文的的特特点点::作作者者个个性性、、人人格格的的表表现现,,不不受受内内容、形式的限制容、形式的限制2121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5 5 5 5、、、、1934193419341934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6 6 6 6、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小品文的危机》n n 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1 1 1 1、、、、1935193519351935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什么是散什么是散什么是散什么是散文文文文””””,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主要观点:散文与诗、小说、戏剧并列,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

      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2222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2 2、、1935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占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占了两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二集,了两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文体非常广郁达夫编选,文体非常广 ■现代散文特点:充分表现作者个性,内现代散文特点:充分表现作者个性,内容范围极广,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容范围极广,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有幽默味、较活泼有幽默味、较活泼 3 3、、19401940年,林慧文《现代散文的道路》,年,林慧文《现代散文的道路》,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总结把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总结把散文分为四类:小品、杂感、随笔、通讯分为四类:小品、杂感、随笔、通讯232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笔、絮语散文、小品散文强调的均是散文笔、絮语散文、小品散文强调的均是散文的文学性和美学效果,其概念内涵、外延的文学性和美学效果,其概念内涵、外延大体相等,基本视为同一品级的术语。

      同大体相等,基本视为同一品级的术语同时因其附加赘语,不简洁、不明晰,故未时因其附加赘语,不简洁、不明晰,故未能在文坛上流行能在文坛上流行n比较通行的,常取代散文指称的是随笔、比较通行的,常取代散文指称的是随笔、小品、杂文小品、杂文2424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三、小品与随笔区别三、小品与随笔区别 随笔、小品的概念分别来自法国、英国随笔与明随笔、小品的概念分别来自法国、英国随笔与明随笔、小品的概念分别来自法国、英国随笔与明随笔、小品的概念分别来自法国、英国随笔与明人小品两大文统人小品两大文统人小品两大文统人小品两大文统n n共同点:强调作家个性共同点:强调作家个性共同点:强调作家个性共同点:强调作家个性n n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1 1 1 1)文化背景不同,神人合一,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不同,神人合一,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不同,神人合一,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不同,神人合一,天人合一2 2 2 2)积极进去姿态与思辨色彩,消极退避的逸乐倾)积极进去姿态与思辨色彩,消极退避的逸乐倾)积极进去姿态与思辨色彩,消极退避的逸乐倾)积极进去姿态与思辨色彩,消极退避的逸乐倾向与感悟旨趣。

      向与感悟旨趣向与感悟旨趣向与感悟旨趣3 3 3 3)侧重议论、说理,侧重言情、抒怀侧重议论、说理,侧重言情、抒怀侧重议论、说理,侧重言情、抒怀侧重议论、说理,侧重言情、抒怀2525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四、中国现代散文的概念四、中国现代散文的概念 ■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一个文类概念,包括杂文、随笔、小是一个文类概念,包括杂文、随笔、小品、序跋、速写、游记、特写、通讯、报品、序跋、速写、游记、特写、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书信、人物传记、科普告文学、回忆录、书信、人物传记、科普小品等文体小品等文体2626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一、当代散文的概念一、当代散文的概念19491949年年以以后后,,虽虽然然还还是是沿沿用用比比较较宽宽泛泛的的现现代代散散文文概概念念但但也也有有广广义义、、狭狭义义散散文文之之分分狭狭义义散散文文主主要要指指““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2727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19611961年年,,《《人人民民日日报报》》专专门门开开辟辟了了““笔笔谈谈散散文文””,,先先后后发发表表了了几几十十篇篇文文章章,,讨讨论论的的焦点涉及散文的方方面面:焦点涉及散文的方方面面: 萧云儒《形散神不散》萧云儒《形散神不散》 师陀《散文忌师陀《散文忌““散散””》》 柯灵《散文柯灵《散文——文学的轻骑兵》文学的轻骑兵》 秦牧《秦牧《散文领域散文领域—海阔天空》海阔天空》 老舍《散文重要》老舍《散文重要》2828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秦牧《散文领域——海阔天空》 不属于其它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它也许是文艺性的政治、社会论文,和“社会科学”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杂文”们是文学的子女。

      它或者是个人抒情气氛很厚的东西,和“诗歌”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抒情文和它的那些堂姊2929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妹那叫做“诗歌”的性格嗓门,大有分别它或者是包含一个故事,和“短篇小说”隔壁居住,然而这“小品文”的声音笑貌,又和它的堂兄弟,大有不同它也许如实记事,也许夹叙夹议,也许气势万千,也许三言两语……样子虽然很多,它们却都属于“散文”这个家族3030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当代散文的概念:当代散文的概念:n当代散文的范畴更小,杂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科普小品分离出来n主要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3131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二、二、 散文范畴的几次裂变散文范畴的几次裂变第一次:第一次:““五四五四””时期,文学散文从传统的时期,文学散文从传统的““文章文章””系统中剥离出来系统中剥离出来第二次:第二次: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以后,随着杂文的繁荣,速年代以后,随着杂文的繁荣,速写、通讯、报告文学的勃兴,散文的概念由原来写、通讯、报告文学的勃兴,散文的概念由原来的狭义、单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狭义、单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次:第三次: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以后,杂文、通讯、报告文年代以后,杂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先后走出散文家族;学等先后走出散文家族; 20 20世纪世纪5050年代末抒情散年代末抒情散文曾一度兴盛文曾一度兴盛第四次:第四次: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后,关于年代以后,关于““广义散文广义散文””与与““狭义散文狭义散文””的争鸣,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的争鸣,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3232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一)新时期散文范畴之争:(一)新时期散文范畴之争: ————————贾平凹贾平凹贾平凹贾平凹““““大散文大散文大散文大散文””””与刘锡庆与刘锡庆与刘锡庆与刘锡庆““““净化文体净化文体净化文体净化文体””””论论论论1 1、、贾平凹贾平凹““大散文大散文””((1 1)贾平凹)贾平凹““大散文大散文””的实质的实质 ■ ■ ““大散文大散文””的观念是贾平凹的观念是贾平凹19921992年提出的年提出的 ■■““大大散散文文””一一是是强强调调散散文文的的真真情情,,有有其其生生活活实实感感,,有有史史感感,,有有美美感感二二是是强强调调扩扩大大,,或或许许也也是是恢恢复复题题材材面面,,不不能能把把散散文文理理解解为为那那些些咏咏物物抒抒情情式式的的,,要大而化之。

      要大而化之333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 n特征之一特征之一 强调作品的真情实感、史感、美感n n特征之二特征之二 强调作品题材的扩大,形式的多样3434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2 2))倡导倡导““大散文大散文””的背景的背景n n““自自7070年年代代末末开开始始逐逐步步繁繁荣荣的的新新时时期期文文学学创创作作,,诗诗歌歌和和小小说说都都得得到到了了广广泛泛而而充充分分的的探探索索与与实实践践,,惟惟独独散散文文领领域域一一片片落落寞寞散散文文写写作作成成为为了了小小说说、、诗诗歌歌的的附附庸庸,,报报刊刊上上的的散散文文栏栏目目仅仅成成了了一一种种文文体体的点缀的点缀……” ……” n n““自自从从新新时时期期文文学学以以来来,,人人们们已已经经厌厌烦烦了了一一种种假假大大空空的的人人为为的的散散文文,,但但随随着着而而起起的的,,则则是是弥弥漫漫了了琐琐碎碎之之气气,,把把那那么么一一点点关关于于自自己己的的愁愁感感得得失失翻翻来来复复去去的的咀咀嚼嚼咏咏叹叹,,这这当当然然与与整整个个社社会会有有关关,,可可作作为从事散文的人来说,不能不感到悲哀。

      为从事散文的人来说,不能不感到悲哀 ” 3535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 n “……“……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许多人的显意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许多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狭小了,含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这如同对于月亮狭小了,含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这如同对于月亮的形容,有银盘的,有玉灯的,有桔的一瓣,有的形容,有银盘的,有玉灯的,有桔的一瓣,有夜之眼,有冷的美人,有朦胧的一团,最后形容夜之眼,有冷的美人,有朦胧的一团,最后形容到谁也不知道月亮为何物了我们现在是什么形到谁也不知道月亮为何物了我们现在是什么形容也不是,月亮就是月亮容也不是,月亮就是月亮……”……”3636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 n ““什么样的社会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文学现象,什么样的社会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文学现象,而文学现象又反过来影响到社会靡弱之风兴起,而文学现象又反过来影响到社会靡弱之风兴起,缺少了雄沉之声,正是反映了社会乏之清正而缺少了雄沉之声,正是反映了社会乏之清正而靡弱之风又必然导致内容琐碎,追求形式,走向靡弱之风又必然导致内容琐碎,追求形式,走向惟美。

      这是我们面对的散文局面,也是《美文》惟美这是我们面对的散文局面,也是《美文》提出大散文概念的背景提出大散文概念的背景 ” 3737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总而言之,贾平凹总而言之,贾平凹““绝对是面对当时的散绝对是面对当时的散文困境,不满了对散文现状的沉沦文困境,不满了对散文现状的沉沦””而倡导而倡导““大散文大散文””的,或者说,他是为了的,或者说,他是为了““鼓呼扫除浮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而而鼓呼鼓呼““大散文大散文””的显而易见,他倡导的显而易见,他倡导““大散大散文文””,是以,是以““企图突围,引导写作,改造读者企图突围,引导写作,改造读者的一种共识的一种共识””而力排陈腐、复归散文而力排陈腐、复归散文““生活实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感和人之性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3838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 从贾平凹倡导“大散文”的背景及目的来看,“大散文”既与文体范畴相关,更与作品的文风相关,即更与散文的审美规范及散文的价值相关,并非“跟广义散文的界定大致相似”那么简单。

      3939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3)倡导)倡导“大散文大散文”的意义的意义 第一、倡导第一、倡导““大散文大散文””的目的的目的 ■ ■对散文遭到冷落的局面有一种反省和检讨,不约对散文遭到冷落的局面有一种反省和检讨,不约而同地有着振兴的愿望而同地有着振兴的愿望 ■ ■使散文真正的门户独立使散文真正的门户独立 ■ ■使散文发生一种质的变化使散文发生一种质的变化 “ “大散文大散文””观念的提出,虽在理论上未必规观念的提出,虽在理论上未必规范,但的确是从散文创作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范,但的确是从散文创作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它对散文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忽略不可低的,它对散文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忽略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估的积极意义4040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第二、倡导第二、倡导“大散文大散文”的社会反响的社会反响■ ■“ “大散文大散文” ”观念的提出,观念的提出,“ “引起国内散文界普遍关引起国内散文界普遍关注,招来争论注,招来争论” ” “众多报刊纷纷开辟众多报刊纷纷开辟‘ ‘大散文大散文’ ’栏目栏目” ”,,“‘“‘大散文大散文’ ’的外延部分,即题材、的外延部分,即题材、体裁的扩展已成为大多数作者和读者的一种自觉体裁的扩展已成为大多数作者和读者的一种自觉意识意识” ” ■ ■ “ “大散文大散文” ”观念的提出,已为许多理论家认同,观念的提出,已为许多理论家认同,他们从理论上阐述了他们从理论上阐述了“ “大散文大散文” ”观念对繁荣、发观念对繁荣、发展散文创作的实际意义。

      展散文创作的实际意义4141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 林非对于“大散文”的概念曾经有过批评:“有的散文家喜欢提口号,应该说是件好事,因为可以触发人们思索不过想要提出一个很确切的口号,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譬如最近较为流行的所谓‘大散文’,其用意大概是想冲破抒情散文的格局,扩大这种文体的容量,说得通俗一点儿,跟广义散文的界定大致相似4242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n“提出‘大散文’的观念或许在名称上并不完满”(贾平凹《<散文研究>序》),是倡导者已经意识到的,而且,他们还意识到,“如果说‘大散文’观念是一种新拓,倒不如理解成一种恢复更为准确”(穆涛《<美文>两岁笔记》)4343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2、刘锡庆的、刘锡庆的“文体净化论文体净化论”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 1)中国古代就是大散文,贾提出大散文就是)中国古代就是大散文,贾提出大散文就是“ “复复古古” ”,是主张回到散文乃是一切文章的古典之路,,是主张回到散文乃是一切文章的古典之路,是没有前途的是没有前途的2 2)散文之病久矣!病根在于放松)散文之病久矣!病根在于放松“ “文学文学” ”的标尺。

      的标尺3 3)净化后的散文应是原抒情散文,加上自传、游)净化后的散文应是原抒情散文,加上自传、游记、散文诗等记、散文诗等4444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1、散文边界模糊的原因?、散文边界模糊的原因?2、倡导、倡导“大散文大散文”有何意义有何意义? 3、散文范畴的几次裂变?、散文范畴的几次裂变?思考题:思考题:4545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相关研究资料:相关研究资料:n n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散文散文”概念发生研究概念发生研究 马茂军马茂军《文学评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年第3期期n n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付建舟《湖南付建舟《湖南大学学报》大学学报》2009第第1期期n n现代随笔的文体命名及内涵刍议现代随笔的文体命名及内涵刍议 谷海慧谷海慧《四川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年第6期期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 刘锡庆刘锡庆 《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年第1期期4646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中国散文的文体流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