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58276220
  • 上传时间:2018-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一、概念:概念: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 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填空、判断、选择:二、填空、判断、选择: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19 世纪后半期,一般以 1882 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 蒲来尔(w ··Preyer)的《儿童 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 0—18 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 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 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 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独 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 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 主要任务: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 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 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一、概念:一、概念:1 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 的、 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 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2 2、、 测验法: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 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3 3、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 成人去了解儿童心理的表现 4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儿童心理实验的一种方法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 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变化的方法5 5、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 理。

      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 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 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作品分析法, 如“绘人测验” 二、填空、判断、选择:二、填空、判断、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 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 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 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 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 3.时间抽样所谓间接观察法,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 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

      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 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2)观察 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 (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应反复多次进行 一、填空、判断、选择:一、填空、判断、选择:人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 开始萌芽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人生第一年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有十多种例如, 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 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活动,不是心理活动条件 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 生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 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儿童出生后第 1 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儿童最初对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感觉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上。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 1—3 岁称为先学前期 1—3 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 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 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 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 2 岁左右形成的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 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 2—3 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从 3 岁到 6 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3—4 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 大 (二)认识依靠行动 (三)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4—5 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活泼好动 (二)思维具体形象 (三)开始接受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 今还适用于当代儿童,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

      在城市长大的儿童,与在偏僻农村长大的同龄儿童相比,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区别,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实际年龄超常儿童特点的是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3 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这个时期孩子处于危机期 教育学上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意思是最近发展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本能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是味觉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 6 个月以后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先学前期 儿童的认生现象开始出现于 5~6 个月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二、简答:二、简答:1 1 、、1~31~3 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l)学会直立行走; (2)学习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 最初的独立性2 2、、3~43~4 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3 一 4 岁)在幼儿园称小班,其特点突出表现在:(I)最初步生活自理; (2)认识依靠行动。

      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 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心理 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 (4)爱模 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学习方式3 3、、4~54~5 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I)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已组织 游戏4 4、、5~65~6 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好问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 逻辑思维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已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 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 么外露5 5、儿童心理在何时发生、儿童心理在何时发生? ? 发生的标志是什么发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1)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2)件反射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之一出生两周左右的新生儿出现了食物性条件反射感觉的出现也是心理发生的 又一标志。

      新生儿有敏感的皮肤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心理三、案例题:三、案例题:3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 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 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 强行制止, ,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 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 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一、概念:一、概念: l.l.感觉感觉: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 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2.2.知觉知觉: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 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 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3.3.视觉敏度视觉敏度: :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 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 4、视崖实验:、视崖实验:为了证明小婴儿是否有深度知觉沃尔克和吉布森所做的实验他 们在一个平台上设计有立体图案的方格,使平台的一边看起来是深沟,让六个月以 上的婴儿从浅的一边爬向深的一边,大多数婴儿爬至边缘处拒绝爬向深的一边或者 转头回来,即使母亲在深的一边呼唤,婴儿也拒绝爬过去,说明 6 个月大的婴儿也 具有深度知觉 二、填空、判断、选择:二、填空、判断、选择: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感知觉在幼儿 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 协调(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 的效率不断提高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 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 颜色视觉两个方面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 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 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 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实际上, 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儿童的听觉表现,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许多人认为,感知协 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