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的概念.docx
5页注意的概念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里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过程的出现,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质内容认识活动有认识加工的对象,情感过程有所要表达的对象,意志过程也是有目的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朝向某个目标这些心理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注意的对象需要说明的是,注意的对象不仅仅是外部的活动和事物,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机体状态也可以成为注意的对象感觉到机体的病痛,意识到自身情绪的变化和意志坚持的程度,都是注意指向内部对象的体现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因为人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选择一定对象加以反映就像满天星斗,我们要想看清楚,就只能朝向个别方位或某个星座指向性可以保证我们的心理活动去清晰而准确地把握某些事物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比如,当我们集中注意去读一本书的时候,对旁边的人声、鸟语或音乐声就无暇顾及,或者有意不去关注它们注意的集中性保证了我们对注意对象有更深入完整的认识。
指向性和集中性统一于同一注意过程中,保证了注意的产生和维持当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心理活动不可能指向教室内外的各种事物,只能选择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注意对象另外在听课过程中,他必须始终关注教师的教学,抑制与听课无关的小动作只有在正确指向的基础上加以集中,才能使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清晰、完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二、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注意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但却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共同的组织特性注意是伴随心理过程出现的,离开了具体的心理活动,注意就无从产生和维持当我们说“注意看黑板”,是感知活动中的注意“注意这个问题”,则又是思维活动中的注意了人们在看一部悲剧作品时伤心落泪,说明注意既伴随着认识活动,又伴随着情感过程反之,没有注意的指向和集中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任何—种心理活动都无法展开和进行注意可以说是信息进入我们认知系统的门户,它的开合直接影响着其他心理机能的工作状态所以,注意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在心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注意的功能和种类一、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注意的一些主要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选择功能注意使得人们在某一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的作用。
这是注意的首要功能,它确定了心理活动的方向,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够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 保持功能 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心理活动对其进行加工, 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选择的注意对象转瞬即逝,心理活动无法展开,也就无法进行正 常的学习和工作 三 ) 调节监督功能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要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二、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一 )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 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例如,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推门而入, 大家不自觉地向门口注视;大街上听到警笛鸣叫,行人会不由自主地扭头观望 另外,无意注意的产生也与主体状态有关一个人在街头散步的时候,也可能无意 间注意到许多事物。
无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是 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虽然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但因为不需要意志 努力,所以个体在注意过程中不易产生疲劳 二 )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 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工人上班,学生上课,交警指挥交通,都是有意注意在发挥作用有 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 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有意注意虽然目的性明确,但在实现过程中 需要有持久的意志努力,这容易使个体产生疲劳 三 ) 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在有意注意阶段,主体从事一项活动需要有意志努力,但随着活动的深入,个体由于兴趣的提高或操作的熟练,不用意志努力就能够在这项活动上保持注意例如,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在初学阶段去阅读外文报纸,还是有意注意,很容易感到疲倦;随着学习的深入,外语水平不断提高,当他消除了许多单词和语法障碍,能够毫不费力地阅读外文报刊,可以说达到了有意后注意的状态。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它既有一定的目的性,又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在活动进行中不容易感到疲倦,这对完成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有重要意义但有意后注意的形成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注意的外部表现一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否知道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讲呢?他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因为人在注意状态下,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行为变化,有时通过观察就可以了解个体的注意状态一般来说,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当我们注意一个物体,会“注目凝视”;注意一种声音,又会“侧耳细听”;在我们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又常会“眼神发呆,若有所思”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二是无关动作停止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因此,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不会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者玩一些与活动不相干的东西三是呼吸运动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而均匀,有一定的节律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高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气”,甚至牙关紧闭,双拳紧握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一、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1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 刺激物的强度这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声巨响、一道强光,或者一股浓烈的气味,都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说明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导致无意注意的产生另外,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中也有重要意义喧嚣的闹市中,大声的叫卖未必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 刺激物的新颖性外形新奇、功能独特的事物常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们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当在我们以往生活中从未经验过的刺激物出现时,自然会引起注意,这是刺激物的绝对新颖性如对于一个新设计的外星人模型,人们很容易注意到它另外,各种已熟悉的刺激物的独特组合也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在一次新科技展览会上,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是刺激物的相对新颖性在起作用3) 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在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刺激物对比强烈、差异显著时,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绿叶中的红花”“鹤立鸡群”等4)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处于活动和变化状态的刺激物常会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都市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音乐演出中乐团指挥的手势,以及大道上疾驰而过的车辆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2 .人的主观状态客观刺激物并不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惟一因素,有时在上述刺激物特点不明显的情况下,个体也容易产生无意注意,这与主体状态有关1)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急需的或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注意例如,一个人喜欢收集古玩,那么在读报、看电视或与人交往时,就很容易注意到这方面的信息;对于一个寻医求药的人,各种医药信息也容易引起他的无意注意一般说来,无意注意同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有关2) 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一个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就会对平时不经意的事物产生注意;相反,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或身体处于疾病、疲劳状态,就很容易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3) 个体的知识经验个体的职业和爱好使得各自的知识经验不同,与人的知识经验有联系的事物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注意范围同样看一部影片,音乐工作者会注意其中的配乐,美术工作者会注意影片的用光以及色调二、有意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活动效率了解有意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才能保证各种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1.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有意注意的重要特征是有明确的预定目的对活动目的理解得越清楚、越深 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也就能更好地实现注意的维持和调节作用。
心理学实 验表明,当被试对活动要求不明确、目的不清楚,常容易分神,不能长时间维持有无意注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刺激物的特点和活动过程本身激发起的直接兴趣引起的,而对活动结果产生的间接兴趣则是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间接兴趣越稳定,活动过程中的有意注意也容易产生和维持例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感到背单词、记语法的过程单调而枯燥,想要知难而退,但当他意识到掌握外语后可以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增加就业机会,他就会积极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去2. 活动过程的组织心理学研究表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活动容易使人疲劳厌倦,造成分心因此,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活动是防止分心、维持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这包括既要增加操作活动,手脑并用,又要增加讨论和竞赛,甚至用必要的言语提示来集中注意力有经验的小学教师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变换教学活动的时候,数三声数,要求学生在“一、二、三”结束时,就转入新的学习活动3. 内外因素的干扰 有意注意进行中常会有各种干扰,既有外部干扰,如与活动内容无关的声音 和视觉刺激;也有内部干扰,包括主体生理上的疲劳、疾病以及心理上消极的思想 和情绪,如有些学生上课时还在想与同学间的矛盾,自然会妨碍正常的学习活动。
内外干扰越多,有意注意就越困难因此,培养抗干扰能力,不受内外干扰因素的 影响,对于维持有意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个体的意志力水平同抗干扰能力有密切关 系只有提高意志力,才能克服不良的注意习惯,抵御各种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 学习和工作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