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制度和措施.docx
2页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制度和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定义:机械通气(不包括非创伤性)48h后,或停用MV、拔除 人工气道后48h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并以发病时间在MV启动后 <5天为界区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VAPo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诊断标准:1 .插管48h后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图片染色可见细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大于10X10(9次方)/L或较原先增加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X线胸片提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中的侵润病灶4 .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大于10(6次方)/ml,假设痰培养作为细菌学 检验标本,那么必须低倍镜视野下白细胞大于25个,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预防措施一、无菌操作:1、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气管内吸引2、吸氧和雾化治疗时及湿化器用水使用无菌水3、采取无菌吸痰操作,并保持适当的间隔时间二、对使用中的呼吸管路、呼吸机、湿化器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以减少污染; 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遇污染时及时更换;对呼吸机和其它器械进行正确 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三、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 水流向患者气道。
四、防止使用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限制使用影响意识的药物五、如无禁忌证,将床头部抬高30—45度,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将 昏迷的病人安置为防止误吸的体位六、防止给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七、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常规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 一次八、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九、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十、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 创通气十一、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吸痰前、后, 医务人员必须洗手或手消毒十二、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十三、采取物理治疗,有助于分泌物的引流十四、限制插管留置时间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 机和拔管,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十五、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 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