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必考题).doc
9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必考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泻气 深恶痛绝(è) 震撼人心B.悄然(qiāo) 缅怀 翘首以待(qiáo) 诚皇诚恐C.绯红(fēi) 燥热 屏息敛声(bǐng) 眼花缭乱D.炽热(zhì) 胆怯 杳无消息(yǎo) 和言悦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B.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4、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C.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D.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5、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阿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B.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C.蟋蟀在青草中快乐地弹琴D.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③④②⑥①C.①③②⑤④⑥ D.⑤③②④⑥①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东皋薄暮望,_____王绩《野望》)(2)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征蓬出汉塞,_____王维《使至塞上》)(4)馨香盈怀袖,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5)__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6)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当处于困境时,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像松树一样挺立风中而不倒,经历严寒而不凋,就如刘桢在《赠从弟》中所写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劳其筋骨(________)(2)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3)人恒过(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B.文章详略得当,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其中重点论证了“死于安乐”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D.本文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归纳总结全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秋之天目湖郭树清①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②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 ① ”,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 ② ”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③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④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
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⑤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⑥秋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⑦岁月流逝,水韵悠悠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
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2.仔细阅读第②~④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你认为呢?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2、叶子时期的梅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
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⑪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1.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2.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_____梅到_____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3.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4.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5.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意义?四、写作题(40分)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参考答案:一 CDCCC(1)徙倚欲何依(2)日暮乡关何处是(3)归雁入胡天(4)路远莫致之(5)腾蛇乘雾(6)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