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提高艺术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424303
  • 上传时间:2017-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提高艺术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潘泽学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528415)摘要:2006 年起高等艺术院校录取政策有所调整,数学高考成绩由之前的参考分变为计入文化总分面对这一新的变化,高中艺术班数学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高中艺术班数学教学的研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关注多一些,非重点普通高中关注多一些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有关理论,结合新课标和高中艺术班教学特点,对艺术班数学教学目标定位、艺术因素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恰当评价这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并提出若干具体对策与思考关键词:艺术班;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正文1 高中艺术班的数学教学问卷调查与分析笔者对 3 个艺术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及结果如下:项目 各项指标所占百分比1、您何时确定艺术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 小学 25% 初中 32% 高中 43%2、您为何选考艺术专业? 爱好与追求67%父母(或老师)影响 7%文化科偏弱的无奈选择 26%3、您在艺术方面获过何奖励?省级以上19% 市级或镇级 19% 校级 22% 无 40%4、您的课余时间如何安排?主攻专业训练 22%主攻文化学习23%随意安排55%5、您每天花在艺术上的时间是多少?四小时以上25% 两小时左右 26%1 小时左右 15%不到半小时34%6、您对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喜欢 71% 一般 25%不喜欢4%7、您对数学的态度是什么? 喜欢 44% 一般 46%不喜欢9%8、您觉得自己学习数学 公式、定理 公式定理记住了, 基本不学2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记不住 40% 但不会用 54% 6%9、您对高中数学教材的看法是什么?与普通班一样完整学习整套教材37%对教材进行删除节选,只讲可接受的基础内容15%最好选用(或编写)适合艺体班的另一套教材48%10、艺术对数学有无影响? 影响大 15% 有点影响 61%没影响24%11、您是否请过家教? 没请过家教65% 请过音乐家教 3% 请过美术家教 11%请过数学家教21%12、您对就业的初步设想是什么?成为教师(如公办、艺校教师,或家庭教师)7%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当教师)就业(如**公司)64%特招到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如**局)14%成为艺术明星15%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艺术生有以下明显特点:(1)学习目标特别明确,态度特别端正。

      艺术生对艺术有较浓厚的兴趣与爱好,他们中的多数人在小学与初中的学习阶段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艺术天赋,选择“艺术方向”是上了高中以后才定下来的,其中有文化科偏弱的原因,但这些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有追求艺术的梦想并付出努力尽管在专业学习上花了时间与精力,但他们并不因此觉得辛苦,仅有 15%的人认为专业对数学影响大2)上进心强,对数学“情有独钟” 艺术生数学基础较差,但有区别于普通班的数学后进生在所有的学科中,请数学家教人数最多,仅有 5%表示放弃数学学习,学好数学是绝大多数艺术生的共同愿望3)对数学普遍感到困难,希望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近一半的学生希望选用适合自己的“教材” ,说明他们对新教材感到不适应,需要教师在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上作必要的调整笔者还走访了多位艺术班数学老师,他们对“教师教的痛苦,学生学的辛苦”均有同感,如何加强艺术班的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2 提高高中艺术班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3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流程、人际关系、评价机制等方面全面考虑,这些共识,勿需再述。

      提高艺术班的教学有效性,这是一个子课题,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研究的必要艺术班数学教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生源特殊、专业课特殊、录取政策特殊,这就决定了教学与评价方式要特殊笔者认为首先从教学目标定位入手,采取切合艺术班数学教学实际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提高艺术班数学教学效果2.1 恰当定位教学目标,使艺术生“能学、乐学、善学”(1)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构建合理的教学任务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块设置” ,要求“螺旋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素养艺术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加上艺术班增加了专业课的设置,一般每周占用两个下午和三个晚修以上的时间,数学作业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复习的时间减少了,给“螺旋式提升”带来很大的教学难度要降低这一难度,实现数学有效教学,必须从每一节课开始教学大纲对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这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覆盖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只有瞄准“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根据艺术班的教学实际,以积极的态度精心设计教学,使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趋于合理。

      案例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教学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要求层次是“理解” ,为一课时本节课如何运用定义解决两个课本例子是理解三角函数定义,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例 1、求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 “例 2、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求角53 0(3,4)P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对于例 1,学生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边长,进而写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也可以用直线与圆的方程直接求解,两者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艺术班并不容易,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作好铺垫,才能使学生安全进入“最近发展区” ;对于例 2,教材所给的思考题“终边上任意点的三角函数的一般定义”可进行“冷处理“——交由学生课后思考研讨,留下一节课再统一处理点评: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即课本定义) ,应紧扣该定义进行讲解与练习,突出重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设置思考题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但如何处理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取舍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使“预设”与“生成”达成一致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4新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把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数学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弄清知识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艺术班的数学教学也要适应这些变化,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艺术生的数学基础差但不服输、不放弃,有强烈的上进心,这就需要搭建合适的平台,让他们主动经历概念、法则、结论的发生、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在“多边活动”中产生更多的学习体验,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案例二:“学生助教式”教学所谓“学生助教式”就是每节课轮流指定一个学生扮演助教角色,在教师的帮助下负责解答本节课的一至两个问题问题可以是老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同学提出的若“助教生”对问题有疑惑,可先与教师或同学探讨,把问题弄清楚后再进行解答若在规定时间内仍然无法解答的,由老师处理点评:“学生助教式”是引导艺术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种教学尝试,符合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学生参与性差的问题由于“助教生”是轮流的,每人都有机会,确保了参与度 “学生助教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课内参与进来,而且提前到课外, “助教生”其实已经“先走一步,多走一步” ,这对于部分忙于应付专业训练的艺术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 “助教生”以新的角色出现,既锻炼了自己,又带动了同学,丰富了教学交流方式,实现了“多边互动” 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是诞生新型学习方式的摇篮。

      3)编写“教学案” ,降低艺术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在问卷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反映对现有教材的不适应,主要原因是难度大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把难度降下来案例三:实施“教学案”“教学案”借鉴了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讲学稿”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出发点:①帮助学生联系旧知识,作好必要的知识辅垫,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艺术包装” (即引入艺术元素,设计艺术手段) ,激发兴趣;②对教学难点进行分解细化,帮助学生适应新教材学习;③对不同阶段设计切合实际的习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教学案”分三阶段九环节,具体如下表: 三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学设计课前预习(10 分钟)双基自测(5~10 分钟)预习探究预习反馈作好知识铺垫与衔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自学难度明确预习目标,检查预习效果情境引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20分钟)巩固练习(15 分钟)课堂互动总结提升(5 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多边活动” ,增加学生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学5好教材,达成教学目标自主检测,自我评价(20 分钟)课后发展教师批改,教后反思巩固消化已学知识,加强教学反思,做到“堂堂清” 点评:“教学案”结合艺术班的数学教学特点进行编写,有利于降低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受到了艺术生的欢迎。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即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教学案”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加工” ,更加符合艺术生的实际,较好兼顾了速度、收益与安全这三个要素2.2 给数学装上艺术的翅膀,激活数学课堂艺术生的艺术课堂都比较活跃,善于表现,因为艺术是他们最大的“兴奋点” 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开展数学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又一着力点美无处不在,数学也不例外教师可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利用艺术生的较强的审美能力,共同创设艺术情境,让美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教学内容因为抽象而枯燥,常给人以“脱离实际,缺乏美感”的假象,其实数学可以很美如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来一段乐曲, “1-2-3-4-5-6-7-”是单调递增的, “ -7-6-5-4-3-2-1”是单调递减的, “1-2-3-1-1-2-3-1”.1.1不是单调的,既形象又生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展示两幅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美,最后将这种美用数学符号表达:奇函数满足 ,偶函数满足 ,学生轻松完成,数学内容与艺术()(fxf()fxf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数学课堂可以渗透更多的艺术元素,变沉闷为活跃,变“辛苦”为快乐如记忆“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不妨让学生来一个配乐演唱,此时学生用一首老歌的旋律唱出来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数学可以“要多美,有多美”!如果运用多媒体配上音乐,再加上画面,数学更加诗情画意学生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热情被点燃激发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内驱力,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3 减少艺术训练的负面影响,取得“1+1>2”的超值效益6数学学科容易产生两极分化,但学生的分化不是一天形成的,是量变引起质变数学好的学生上进心更强,学习更加专注,自然越学越好;数学相对差的学生因为屡屡受挫,逐渐丧失兴趣与斗志,难免越学越差如何确保艺术生不会变差,又是提高艺术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难题对于艺术生而言,要面对“双重任务”:既要应付文化课的学习,又要应付的艺术课学习,学习任务之繁重是普通班学生所不能比的这需要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时,要足够重视,科学安排如艺术班的不同阶段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必须“分段设计” ,才能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基础年级艺术课相对少,要求相对低,应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毕业年级第一学期,学生面临专业高考,需要进行艺术强化训练,数学应该充分配合,减少数学的学习任务,只要布置少量“保温练习”巩固已学知识,避免知识过快遗忘即可到了第二学期,专业考试已结束,再引导学生把精力转移到文化科的复习上,进行考前的系统复习数学课与艺术课统筹兼顾,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