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低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的几点感想.doc
4页关于低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的几点感想摘要:新课程理念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在乎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我们的课内、课外作业的设计应当满足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作业设计 素质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观察事物只注意整体、不够精确、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活动的依赖性较强等心理特点因此在给低年级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应考虑其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根据目前低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以及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一、当前低年级学生数学作业的现状与分析 【1】1.作业形式呆板单一.缺乏趣味性作业内容基本上是课本上的练习题,局限于书面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找不到乐趣.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有效性作业布置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失去了作业的实践性3.作业一刀切,缺乏层次性一些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专题研究布置作业题,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提高作业效率的几点做法1、设计趣味性作业,注重实用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现实的也就是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作业命题,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追求数学作业的真实有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激起了求知欲作业命题不要局限于现成的书本,要拓展思路,扩大视野,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有挑战性的作业题 【2】 当我们布置的作业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了愉快的心理体验,就会产生乐于做作业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表现的天性,我设计了一道有趣的课外作业在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后,我要孩子画出自己虚幻的图形,在里面画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或者家长的眼睛鼻子嘴巴结果大家都完成的很好,并要求我再布置一次总之,低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应从兴趣出发,源于学生的生活、源于学生的成长实际一切从兴趣入手,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二、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在我们的教学中,明显的感觉到学生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教师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性,容易导致好的学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学困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来学生就会失去完成作业的乐趣,为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不同要求中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我们要改变以往课后作业一刀切的现状,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例如:一年级我在教学完连减之后,让孩子自己设计几道连减的算式,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10以内连减的式子;2、20以内连减的式子;3、连减后得0,得1的式子可以选做一个或者都做总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不同要求中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便不会厌倦做作业,也不会丧失做作业的乐趣与积极性三、设计实践性作业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就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带着充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的一种作业形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也是指要学习具有一定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学生仅仅学习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能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例如:如:学习角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动手用两根小棒或两根纸条制作活动角,或利用直尺、三角板画任意角∠,用三角板画直角等,同学们还可以和老师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这时对所形成的图形可动手指一指他的顶点及两条边,进一步体会出从顶点出发,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四、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作业合理的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能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例如,在“整理书包 ”一课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下作业,找 5——10 名同学归为一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归类结果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有按照性别的,按照成绩的,按照值日组的,按照姓氏的,按照高矮胖瘦的接着我又给出了一道题,把自己的衣柜归类整理一下听家长反映效果也很好,既学会收拾了,还变勤快了,孩子们在探究中长进不少总之,探究型作业改变了学生“做”数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必要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所谓“必要性原则”是指作业内容必须是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缺少了会影响学习效果:所谓“有效性原则”既指作业内容切实有效也指完成的方式方法低耗高效作业设计的优劣不但直接决定了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与否.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参考文献1、小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加减法’,2、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 年第 5 期 浅析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3、教育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季葵略4、农村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季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