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安路污水管道工程监理细则(改).doc
12页顺安路改扩建工程污水管道工程监 理 细 则编制人: 审核人: 一、工程基本概况:1、 建设单位:顺义区市政重点办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工程规模:顺安路污水管网系统工程管道工程位于顺义新城马坡牛山组团内,总造价约 2244 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及企口管,DN400管 1300 米、DN500 管 262 米,DN600 管 190 米,DN700 管 850 米,DN800 管419 米,DN900 管 173 米,DN1000 管 1135 米,DN1400 管 1010 米,DN1800管 26 米3、计划工程施工工期:68 天,2012 年 9 月 16 日至 2012 年 11 月 8 日二、主要工程量:污水管网工程排水管线约 5365 米(1)污水 1 线:本设计沿顺安路由昌金路至牛栏山三号路沿道路西侧铺设污水管线据路中 14 米管径为 D500-D1800,管线下游接入规划牛栏山三号路D1800 污水管线内,管线为开槽施工2)污水 2 线:本设计沿顺安路由申宝路北至奥运大道沿道路西侧铺设污水管线据路中 14 米管径为 D400,管线下游接入现况奥运大道 D400 污水管线内。
3)检查井:本设计污水管线当管径 D≤800mm 时,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模块砌筑,做法见标准图集 05SS522;当管径 D>800mm 时,检查井采用现浇混凝土,做法详见标准图集 YBJ-PS04-2004;方沟检查井做法见标准图集 09MS202-1检查井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重型五防井盖4)管线材料管材:污水管采用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及企口管,管基及接口做法见标准图集 YBJ-PS03-2004;方沟采用混凝土模块气体方沟,做法见标准图集 09MS202-15)回填土 回填土:管道回填土标准按照《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 执行,具体要求见 YBJ-PS03-2004 中总说明 6.96)井点降水本工程所在区域内地下水位较深,不必采取降水措施三、监理依据1、现行国家、市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办法及评定标准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4、市政排水管渠5、市政给排水构筑物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6、全部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设计变更,说明7、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及有关承偌书8、委托监理合同和《建设施工建立规范》9、施工及监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
四、监理程序: 详见监理规划五: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 为确保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程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进场后必须验收,已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对进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复试报告,并取样做试验和检验,出具试验检验报告:如砂、碎石、石灰、砖、土、水泥 砼构件、砼砌块、砂浆、混合料、新型材料等六、监理对管道施工和敷设质量控制的要点:1、一般规定(1) 、管道敷设前,检查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 、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当管道在车行道下面时,管顶覆土不宜小于 0.7m.(3) 、 在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的地区,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管道在敷设、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受冻必须在工程不受地下水影响,基础达到强度和管道达到抗浮要求时方可停止降低地下水4) 、管道应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利用柔性接口转角时,其偏转角度和弯曲弧度应符合生产厂规定的允许值5) 、管道的施工测量、降水、开槽、沟槽支撑和管道交叉处理、管道合槽施工等的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和本地区排水管道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2、管道线路测量定位(1) 、测量前先复核水准点,符合规范要求2) 、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应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 并与原水准点相闭合施工水准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3) 、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管道和井位的复测,做好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验桩、拴点工作,测量高程闭合差要满足规范要求3、污水管道沟槽开挖(1) 、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测量定位的中心线,放线,验线2) 、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3) 、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0.2~0.3m 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 10~15m 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 40mm 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严禁用杂土回填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按施工设计要求分层铺设砂石基础分层回填、夯实的密实应达到 95%4)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
当管径不大于 450mm 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 300mm;当管径大于 450mm 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 500mm5)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4、管道基础(1) 管道基础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 100mm 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 200mm 的砂石基础层基础密实度应符合本说明表 9.2.5 的规定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2)管道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砂砾土回填密实回填范围 180°,回填密实度应符合本说明表 9.2.5 的规定3)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5、管道安装(1)管材下管前检查:1)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下管敷设2)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用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
下管时应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两个支撑吊点,严禁穿心吊3)管材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清理干净,不得附有土和其他杂质4)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应及时换管管道连接复测管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道安装: 1)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a准备好施工机具、工具、吊运设备、承插管、橡胶圈、润滑剂等材料 b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 c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杂物 d按管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并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裂缝及碰伤等缺陷f准备好润滑剂,用刷子、布头沿插口涂刷一遍,然后将橡胶圈平滑套入,橡胶密封圈放置位置 2)管道安装从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以吊车系下第一节管,将○ 1管头放在已弹好线的检查井井墙内壁处(承口放在来水方向,若是插口则放在出水方向) ,按照井中测桩(既是中心桩又是高程桩)找好中心线及两端高程后,才能松吊回臂继续系稳第二、第三节管并随稳随测后端中线和高程直到另一检查井○ 2带承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 为准确控制管位,须在第一节管的两端用支撑控制并固定,并以此做为调○ 3节下一节管端头中线位置及调整后的管头固定方法。
管节合拢采用两只3t手扳葫芦方法: 手扳葫芦一端用钢丝绳与承口拉钩○ 4连接,另一端作为固定反力端,管节合拢时两只手扳葫芦应放置在管节水平直径处,拉钩勾在被合拢管节的承口壁,手扳葫芦反力端可用钢丝绳,卡扣等固定于临时方木,合拢时两只手扳葫芦应同步拉动,使管节合拢管子承插就位,放松钢丝绳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复核管节的高程(标高)○ 5和中心线高程有误差时利用吊车系管点动找准;高时用特别小铲除去砂层,低时塞入砂料并用△小锺击实 检查承插口之间的间隙为9mm~15mm 就位稳好后,可用2组4个楔形混凝土块以90°支承角,置于管道两侧底角处楔紧,其纵向位置每组距离管端1/5处6、管道密闭性检验1)管道敷设完毕且经检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密闭性检验2)管道密闭性检验可按8.1.1规定的沟槽回填条件进行,接头部位宜外露观察3)管道密闭性检验应按井距分隔,三井位取一井位,全线带井试验4)一般可采用无压闭水试验法检验管道的密闭性, 闭水试验时水头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 1管顶内壁加 2m 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 2水头加 2m 计。
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 3井口高度为准试验中,试验管段注满水后的浸泡时间不应少于 24h○ 4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到观测○ 5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 30min7、井室主体施工7.1 材料要求:1 水泥、砂、砖、掺和料及水等经检验合格,其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质量要满足砂浆拌制的各项要求2 砖、砂浆、盖板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井圈、井盖、踏步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7.1.1 施工机具与设备:砂浆拌制设备、数量、能力应满足现场搅拌需要7.1.2 作业条件:1 排水管道检查井基础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清理干净整洁2 测设井位轴线位置并标示境地高程(流水面高程)3 所用材料已运至施工现场,数量满足施工需要4 施工用砂浆配合比已完成并满足施工需要5 井室内未接通的备用支线管口已封堵完成7.1.3 技术准备:1 图纸(标准图集)会审已完成并进行了设计交底2 施工人员获得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井位、砂浆等级质量要求7.2 操作工艺7.2.1 工艺流程:井底基础---砌筑井室及井内流槽,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井室收口及井内壁原浆勾缝,踏步安装---预留支管的安装与井壁衔接处理---井身二次接高至规定高程---浇注或安装井圈---井盖就位。
7.2.2 操作办法:1 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2 砌筑井室时,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 1cm3 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砌筑,当采用石砌时,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应符合本工艺质量标准的要求4 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 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 50mm;砌筑检查井的内壁应采用原浆勾缝,在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币用砂浆搓缝并应压实5 砖砌检查井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之前,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6 砖砌检查井的预留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 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应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7 当砖砌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应将原砖面得泥土杂物清理干净,再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8 砖砌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予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 时,应砌砖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应留有 30-50mm 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或黏土填塞并捣实。
9 砖砌检查井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注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7.2.3 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