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doc
6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然而不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在当时所处的条件下都不可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更深地研究自然科学问题上马克思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论》的写作上,而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违心地过着商人兼职业革命活动家的双重生活,对自然科学只能时断时续地作些零碎和片断的研究在1870年9月恩格斯从曼彻斯特移居伦敦之后,才终于摆脱了商业的羁绊,把主要精力投注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他曾花了近八年的时间对数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比较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实现了他自己所谓的“脱毛”的过程正是从这时起,恩格斯计划写一本《自然辩证法》巨著然而好事多磨,大约从1873年到1876年间,恩格斯搜集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材料,写了一个《导言》和一些论文札记;1876年到1878年春,恩格斯因忙于和杜林主义作斗争,暂停了《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但在《反杜林论》中却利用了他所积累的大量自然科学材料;1878年后,恩格斯继续研究自然科学,写成了《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大部分论文和一部分札记;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由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遗稿,同时还担负起了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全部指导工作,所以只能断断续续地写作一部分,最终没能全部完成。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于1873年至1886年期间陆续写作的一部未完成的光辉哲学著作在恩格斯生前除2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外其余均未发表直到1925年才由苏联第一次以德、俄文对照本的形式正式出版《自然辩证法》之所以产生于这个时期,除了个人兴趣的原因外,还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历史原因首先,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是为了引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已经得到了巨大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巴黎公社起义失败的经验表明,无产阶级要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而且也是对自然科学成就的概括和总结然而,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正是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根本目的其次,当时,一些自然科学家在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下,由于缺乏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受形而上学的束缚,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为了把自然科学从唯心主义神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为了引导自然科学健康发展,也必须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即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
第三,在当时的自然科学领域内,由于自然科学在许多新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材料,迫切要运用正确的哲学观点以及方法去概括和总结,以指导和促进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尤其是其中的三大发现,有力地冲击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越来越清楚地揭示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恩格斯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背景前提下,下决心写作《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史上,《自然辩证法》这一著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果说马克思贡献了作为历史辩证法典范的《资本论》的辩证法,恩格斯则正好提供了自然界的辩证法一方面《自然辩证法》的诞生标志着旧自然观的终结,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全面论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探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从而引起了自然观的伟大变革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与此同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还为自然科学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逻辑等伟大的认识工具二、内容讲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共有10篇论文、169篇札记和片断、2个计划草案,共由181个部分组成,由后人汇编成书。
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的导言包括《导言》、《<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科学历史摘要》《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等组成这一部分通过对自然科学史的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说明了自然科学与生产、阶级斗争、哲学的关系,并强调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导言》是《自然辩证法》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是全书的总纲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全文共33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第三部分通过对自然发展史的描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一文共19段,主要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辩证思维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它是导言内容的补充《科学历史摘要》共有18段,主要阐述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生产的依赖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及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影响《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这篇论文共30段,主要讲述经验主义自然科学家陷入神秘主义及对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的批判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问题。
包括《辩证法》及其札记A、B恩格斯以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几对重要范畴,以及辩证逻辑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主要原理《辩证法》这篇论文共有28段,主要阐明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及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札记A共23段,讲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同一和差异及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札记B共55段,主要论述辩证逻辑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三部分,科学分类包括《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这一部分主要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运动的基本形式》这篇文章共51段,主要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基本问题,指出吸引和排斥是非生物界运动的基本形式,并且论述了“能”概念《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是摘录的,有2段主要论述运动和平衡的关系,指出平衡是相对的和暂时的第四部分,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包括《运动的量度》《潮汐摩擦》《热》《电》等论文和《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札记及片断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分析自然科学各门学科中的一些哲学问题和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反动流派,充分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五部分,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过渡主要包括《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论文共26段,主要阐明生产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猿进化为人、劳动是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等,并探讨了人怎样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等问题这篇论文可以看作是由阐述自然界的辩证法过渡到阐述人类社会的辩证法从以上分析中,可知《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在这里我们仅就主要的方面作些阐述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替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首先阐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指出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一方面,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另一方面,哲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但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到十八世纪下半期,从原来的收集和积累材料阶段进到整理和分析材料阶段,从原来孤立静止地研究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及其现象进到揭示其联系和发展的时候,形而上学自然观便成为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为形而上学不承认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所以它也就不可能对自然界做出彻底的唯物主义解释,相反却要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论科学要发展,观念必须更新与十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相伴随的,是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一个个被打开。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许多其他科学成果,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并不断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揭示了有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过程的奥秘,科学而又全面地论证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恩格斯正是这样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尤其是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史,证明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从而深刻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替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此外,针对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严重束缚自然科学发展的实际,恩格斯强调自然科学家学习辩证法,自觉进行辩证思维的必要性自然科学家要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就必须借助于理论思维,就必须用哲学来指导2、唯物辩证法的性质、主要规律及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恩格斯首先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承认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同黑格尔神秘的唯心辩证法不同,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因此,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统一的。
在这里,恩格斯把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与后来列宁把发展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正好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恩格斯认为,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它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侧重于辩证法的客观普遍性,因而对辩证法规律的论述相对少一些但即便如此,恩格斯还是认为它们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并指出所有这三个规律都曾经被黑格尔以其唯心主义的方式只当作思维规律而加以阐明而在这三者之中,恩格斯对于对立统一规律尤为关注他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论述了同一性和差别性、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无限和有限等唯物辩证法范畴的辩证关系,并对在这些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作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在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时,相当重视科学方法论问题,对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作了深入的思考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概念,而且进一步阐述了辩证逻辑所要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精神和自然界的统一,二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三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此外,恩格斯还运用辩证法研究和阐明了思维的实践基础,思维的历史性、以及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辩证性,揭示了思维形式的发展,指出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两种具体思维形式的区别,以及各种思维形式、思维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关于认识论,恩格斯一方面强调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指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另一方面重视认识论的辩证法,揭示了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在恩格斯看来,客观事物是既区别又联系的,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一切质和量的差异都是可以认识的他指出客观事物是个别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恩格斯还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分析了生产实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3、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的分类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进一步对运动的基本形式及运动与时间、空间、物质之间的关系等原理作了规定,还从运动形式方面阐述了科学的分类恩格斯指出,事物的运动是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更复杂的形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认为有五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然后他还指出,自然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其中,事物是相互作用的,而这种作用是运动的,因此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运动形式上及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出发,恩格斯对科学进行了分类他把自然科学分为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