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届海南地理高考分析总结与反思6000字.docx
41页20xx届海南地理高考分析总结与反思6000字 2009届海南地理高考分析总结与反思海口一中 刘湘蓉一、试卷分析:今年的海南高考试题整体难度不高,区分度不大大题比较容易,没有什么区分度;区分度主要取决于选择题,选择题除了个别稍微有点难,其它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陷阱,很容易造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丢分试卷命题趋势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1)生活性和时代性(即有用的生活地理)选择题第1题“时区换算与区时计算”、第5、6题“工业的区位选择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9、20题“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及农业区位的选择”,综合题23题“通过区域图的呈现,综合考察相关区域的自然、社会、人文等特点”与选做题25题“海南风暴潮”都体现了地理学习的生活性和时代性,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题,但却又非常容易丢分如: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5~6题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6.该食用油生厂应靠近A.商贸中心 B.机场C.火车站 D.港口这两道题的主要考察落脚点就是利用相关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涉及到“工业的区位选择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属于区分度非常低的题。
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第5题很轻易地选择了错误答案B,第6题很轻易地选择了错误答案A 原因是学生一看到第5题题干“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就很容易联想到跨国公司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大多是看中中国的“地价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等条件,因而就选择了答案B,却忽略了“食用油生产厂”本身也是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生产成本低廉”答案包含了答案“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第6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商贸中心是消费市场很广阔的地区,比较适合“食用油生厂”, 因而就选择了答案A,却忽略了原料是大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运输,而大豆属大宗的货物,主要依靠的是海洋运输,该厂在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2)基本绘图能力的运用综合题第22题是有关海南岛1月份日照时数等值线图的考察试题要求学生在图中标出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出理由主要涉及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日照时数的差异分析,综合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释规律的能力22.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10分)该题全省的平均得分最低,只有1.2分,最高得分满分10分,全省只有34人;最低得分0分,在全省2万多的文科考生中就有过半人数11809人得0分,属于区分度非常高的题。
学生答错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读懂题意,不知道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相差一个等差值,图中已经画出了三条等值线,很多学生又自己另外画出三条等值线;没有弄清楚图中各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很多学生把数字大小的顺序标错;没有注意题干有效信息提取:一月份、冬季风、山脉、山脉西南、山脉东北、迎风坡、背风坡、降水与阴雨状况,很多学生回答夏季风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不知道影响海南冬季日照时数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太阳高度角与昼长一部分学生不看图例,被图中的数据给误导把图中山峰的海拔1867看成是日照时数,虽然其能够正确判读出图中三条等值线的递变规律,但是数字却是错误的;还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原本是可以得满分的,原理非常清楚,却因为答案没有写全面而丢分,只写出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多,而没有写出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少,或者只写其中之一3)图表分析能力的运用整份试卷共有 13个图表,对于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主要考察了学生针对图表输入信息、分析信息、输出信息,尤其是结合图表和自己所学的该考点知识进行回忆、对比和迁移如选择题2、3、4题“水位变化的原因分析、水文特点、气候降水对水位的影响”、10、11题“降水量影响因素、气温季节变化、自然带分布”。
如: 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1,完成2~4题2.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4.该水库可能位于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该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布区域定位能力,该组题的区分度为中等第3题一部分学生很容易选错误答案A,他们认为影响水位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却没有注意到1到4月水库入水量都比5月少,但水位却都比5月高,矛盾;还有一部分生很容易选错误答案C,认为5月是气温回升的时候,气温高,蒸发量大,却没有注意到:由a、b图示可知,5月份在入库水量递增的情况下(即气候特点变化不大,降水、蒸发变化不大),仍出现低水位水库水位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入流水量减少,也可能是出水量增加这时应该需要分析可行的出水原因,如:灌溉、腾挪库容等第4题绝大部分学生很容易选错误答案A,原因是他们看到a图中7、8月入库水量最多,就联想到该读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应该在我国北方地区,却忽略了该水库的月均水位(水面海拔)数字的大小,A、B、D答案地区的海拔都不符合图意,因而该题反而成了得分最低的选择题。
4)地理知识、原理、现象和数据这个掌握不难,只要在平时认真听讲或者看看书就能掌握如选择题第13、14、15 题“聚落发展与分布的影响因素、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变化、环境问题”读图4,完成13~15题1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1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1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该组题区分度比较低,图主要来于课本必修3,在我们的教学中,只要多引导学生注重课本图的阅读与分析,学生基本上都能选出正确答案二、备考教学反思1、备考方向与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备课组制定的备考计划与策略,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1)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地理思维结构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在本人的执笔下,汇编了“海口一中2009届高考地理主干知识问题答题思路” 印发给学生,如气候的成因、分布、特征,气候的成因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考虑,气候对河流、农业、某些特殊工程(如水库、大坝等)的影响、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关系等 在今年的考题中,选择题有3道就涉及到了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的判断、自然带;3道选择题涉及到河流水位水库的考察;3道选择题涉及到日影长短变化规律的判断等2)根据地理学科特色和高考命题特点,重视地理图表的归类和复习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的信息以图表、数据的形式出现,要从图表中找出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如气温、降水的图、表、分析气候类型;人口、城市的分布与变化;农业生产种植面积、产量的变化;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等今年的试题共有13幅图表,其中就涉及到了某水库的逐月入库水量与月均水位柱状图、气温曲线图、城镇人口分布图、地形剖面图、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表格图、土地利用前后变化对比图、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区域轮廓交通线路图等3)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并与教材相关知识有机整合,不回避海南地理的考察地理学科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加以阐述、评价,如全球和我国自然灾害的问题、开发新能源、城市化问题与建设新城镇、北京奥运、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等。
今年的试题中就涉及到了海南的台风风暴潮自然灾害的考察、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用地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的分析4)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考试技巧的培养与训练,注重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训练 选择题中最难的第4道题就可以利用排除法的技巧来判断出水库的地理位置从今年的试题来看,我们的备考方向与计划基本上与高考是完全吻合的这一点还可以从学生高考完后对地理科的反映得到佐证:大多数学生感觉地理不难,做得比较顺手,没有无从下笔的感觉当然,我们的学生觉得容易,外校的学生同样也会觉得容易,因为容易,所以地理分数两极分化就更为严重今年的地理原始分至少要80分以上才能上标准分700,而我们学校重点班的地理原始平均分一般就保持在70多分左右备考方向、计划上都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学校地理科的高考成绩虽然在进步,但与其它学科相比,排名却却仍然靠后,这只能说明我们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每一届高考成绩出现后都会有这样那样客观原因或者偶然因素,不管问题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客观地去面对与评价1) 我们的教学效率有待继续提高这个问题应该是所有学科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是有效的,但不是高效的我们虽然很认真很努力地备考,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消化吸收迁移的又有多少?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仍然是向课堂要效率,向考练要效果。
2) 对学生不能放弃,要持之以恒地让学生看到我们老师对他们有信心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个别老师会因为付出了精力而成绩又没有什么进步,感觉累,进而想放弃,这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二下学期我接手2班的时候,2班地理原始平均成绩与1班相差有5分多不管每次考试分数怎么样,我一直都鼓励2班的孩子们,他们是最好的,我对他们有信心事实证明老师的鼓励和对他们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次高考重点班前10名中,2班就占了7个,两个班的转化后的平均标准分只相差了3分3) 高三教师的杂事不能太多,最好不要有学校最好不要安排高三的老师去校外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比赛这样很容易分散该老师的精力,即使有老师代课,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4) 对班上末几位的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学校地理500—400分间的有13人,400分以下2人,最低分351分,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平均分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们备课组多次强调的是培优,补缺腿的尖子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成绩末几位的学生也要求不要放弃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已不是理由,我们会吸取教训去做到一个也不能少5)考前一周,最好能将重点知识、重要题型、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虽然考前,我们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旧题,看看做过的月考试卷和模拟试题,但我想,真正去做到的学生应该很少,否则的话,今年的备考选题和高考题这么接近,地理分数应该比现在高才对。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要吸收改进!!!三、建议反思这一年的高三地理复习,结合高考改卷的情况,我们认为今后的地理教学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一)选好复习参考书选择参考书时,重在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知识的归纳以练习的形式编排,有讲有练,利于巩固基础知识;2、精选例题解析,这部分主要提供学生阅读,使其深入了解做不同题型的切入点和方法,形成规律;3、要点剖析,有些习题,光靠课本和参考书,学生也不一定做得好,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做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