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研究型教师少职业倦怠.doc
2页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研究型教师少职业倦怠教师暑期培训心得:研究型教师少职业倦怠2012年8月20日,花山区教育局又一次组织了大面积的教师培训活动全区的语文、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各个学校的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在八中参加了集中培训, 省教育科学硏究所夏建华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有关课堂教学硏究与课堂观察方面的报告,俗 话说:与智者同行,你会非同反响;与高者为伍,你会步入巅峰多参加这样培训洗脑活动, 会改变原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思想改变行动才能有所改观听后有所启发,略写少许心 得教师每天都在面对同样的学生一般小学六年、初高中三年每年重复使用同样的教材, 教材虽然有变,短期存大同的趋势不会改变这种单调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无边 的精神压力等因素教师的职业倦怠就出现了,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 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 应激反应而表现出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和感染了越来 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J 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 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 22.5%!这个调查不一定精确,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
据总结,教师的职业倦 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 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 取,得过口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 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 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确实一个教师越”敬业",职业倦怠就来得越早因为这种"敬业”,只能让教师过早步入 身心交瘁的”境界",昨天的培训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消除职业倦怠的认识,同时也与夏教授 有了统一认识创新教材,让教材鲜活起来我们的多数教师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材讲什 么我就教什么,教材知识怎样呈现我就如是呈现这种教死书,学生厌倦自己头疼如果教 师在硏究教材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教材,教材在你手上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而是一本鲜 活的知识传统媒介根据学牛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对教材知识的教授顺序进 行大胆的调整,这不仅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给你的教学带来许多新异的刺激,使你 产生研究教学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做研究型的教师从研究教材开始。
向课 堂要质量在研究基础上从实践开路如果教师真止步入了研究发现问题、从多种渠道学习、 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进行的学习研究的良性轨道,教师的职业倦怠 就会大为减少打造课堂新风貌,让课堂灵动起来我们多数教师包括我都喜欢课堂完全在自己的掌控 之下:安静、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学生能配合你的课堂等这种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 值得怀疑,咋天的学习让我有所触动,许多课堂是值得我去追求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向此 靠拢,我想我们的课堂会另有-•番风貌,教师的职业倦怠也会因此消弱1、打造生活课堂,让知识更加鲜活有人这样形容:给知识融入生活,知识因此而鲜活;在生活中注入知识,生活因此丰满 知识原本来口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最终还是耍回归生活因此夏教授极力主张打造生活课 堂将鲜活的情境引入课堂,这种突显新、奇、特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 习兴趣,为课堂学生学习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让课堂灵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平时留心积 累:与知识相关的新异视频、图片等均应在你教学的视野内2、打造生成的课堂,让知识更加丰满每节课教师都会进行一定的设计,如果这种设计束缚了课堂的手脚,这种设计应该是我 们不想要的设计。
从好的方面去着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学设计应该给教学的不确 定性留下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学设计是一个永远不能划句号的手稿试想我们有多少节课 是完全按照口己的设计进行的无生成的课堂,回想这样课堂知识必定瘦弱‘的知识这种学 习必在学习的浅水区,因为学生没有深入到知识掌握的应有深度,知识是死的而不会真正加 入解决实际问题的队列中因此我们设计每一节课的同时,要给学生预留下时间和空间,让 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闪现,要相信学生,这种浪费"时间是值得的,这种累积效应需要 时间的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