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文科必修三导言课.ppt
12页• 广义: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 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 化和物质文化 • 狭义:仅指精神领域,包括人们的精神 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故称精 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 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 领域文化的含义:•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 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 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 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 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课标要求: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3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3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主要内容1.多元发生、多元组合 2.由多元的、彼此隔绝的状态,随 着相互冲撞、交流、汇合,日益融 为一个整体。
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第二.要注意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认识文 化的连贯性、继承性 • 第三.注意文化的民族区域差异及交流融合 ,认识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 第四.注意各国文化的交融,形成文化的国 际视野历史史实 ——血与肉历史概念 ——细胞历史线索 ——筋骨历史规律 ——灵魂历史学习的基本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1)原因与结果 2)继承与发 展 3)现象与本质 4)主观与客观 5)主要矛盾与 次要矛盾 6)共性与个性 7)必然与偶然2、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阶级分析法 4)发展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形态曲折 向前发展的 。
5)人民史观:人民群众的群体行为决 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但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 史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掌握多元史观认识理解历史二、文明史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三、全球史观 将人类类社会的历历史作为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整体史 观观它从世界历历史的整体发发展和统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历史 ,认为认为 人类历类历 史的发发展过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发展转变转变 的过过程四、现代史观 也称近代化是指由传统传统 社会向现现代社会变变迁的过过程(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社会向工业业社会的变变迁过过程),是一场全方位 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比较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发散思维(纵横联系,由此及彼) 聚合思维(去粗取精,由表及里) 辨证思维(注意两点,突出重点)五“历史”学习的具体要求1.明确课标要求(这是每节课的重点以及思维的方向) 2.做好课前预习(完成配套资料上的知识提纲,按照历史 学习的四层次要求记忆史实、理解概念、梳理线索、探 索规律) 3.保证听课效果(认真笔记、参与课堂、掌握知识、获取 信息、探求方法、提高情趣) 4.完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积极思考、思维碰撞、合作 学习、共同进步)历史课程的具体评价1.课后作业(三级制:A—优;B—中;C—差;)A级:+ 2分;B级: + 1分; C级:- 1分; 2.课堂听讲: (1)迟到(以第二遍铃为准)或早退者:- 1分 (2)无故旷课者:- 2分 (3)积极回答问题者: A级:+ 3分;B级:+ 2分;C级:+1分 (4)优秀小组代表者: A级:+ 3分;B级:+ 2分;C级:+1分 (5)抽查笔记: A级:+ 3分;B级:+ 2分;C级:+1分 3.测试:(三级制:A—优等;B—中等;C—差等) (1)小测:A级:+ 2分;C级:- 2分 (2)考试:班级前五名者:依次 + 10分、8分、7分、6分、5分进步最大五名:依次 + 10分、8分、7分、6分、5分班级后五名者:依次 - 5分、4分、3分、2分、1分退步最大五名:依次 - 5分、4分、3分、2分、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