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宇宙的未来知识点高三必看.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99770784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宇宙的未来知识点,高三必看 【原文欣赏《宇宙的未来》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过渡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这是科学家与巫师不同之处 节选自《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杜欣欣、吴忠超译史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1月生于英国的牛津先后在牛津大学物理系和剑桥大学物理系学习,23岁获博士学位21岁时,患上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他的科普着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

      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尽管预言宇宙的未来有困难,但科学家仍未失去信心) 在非常早的时代,预言未来是先知或者女巫的职责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火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周围的牧师把她们的咒语翻译出来,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古希腊的德勒菲的着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着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古代巫师的预言,诀窍在于可以随意作出解释)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致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事实上,国王在捍卫特莫皮拉隘道〔特莫皮拉隘道〕一般译作“温泉关”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领大军五十多万、战舰千艘,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水陆两路进犯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率领300名斯巴达士兵在温泉关顽强抵抗波斯军,全部战死波斯军队占领雅典,大肆焚掠希波战争是希腊诸城邦反抗波斯侵略和压迫的战争,最后以希腊的胜利而结束的一次拯救斯巴达并最终击败波斯人的行动中丧生了 另一次事件,利迪亚〔利迪亚〕一般译作“吕底亚”,小亚细亚西部的奴隶制国家,在现在的土耳其境内。

      的国王克罗修斯〔克罗修斯〕一般译作“克罗伊斯”,吕底亚的末代国王(约前560—前546年在位)公元前546年,波斯国王居鲁士攻破其首都萨狄斯,被俘据说他是古代的巨富之一,他的名字已成为“富豪”的同义语这位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有一次问道:如果他侵略波斯的话会发生什么其回答是:一个伟大的王国将会崩溃克罗修斯以为这是指波斯帝国,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国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场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 近代的末日预言者为了避免尴尬,不为世界的末日设定日期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这些预言家经常为他们显然的失败找借口解释例如,第七日回归的创建者威廉·米勒〔威廉·米勒〕(1782—1849)美国纽约州农民,近代基督复临运动的创始人从1831年起开始传道,根据《但以理书》的某些章节推算出基督将于1843年或1844年3月21日第二次降临,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预言虽然失败,但该派仍坚持教义,并于1863年成立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预言,耶稣的第二次到来会在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3月21日间发生。

      在没有发生这件事后,这个日期就修正为1844年10月22日当这个日期通过又没有发生什么事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当然,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人们只要想到天气预报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我们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发现了制约在所有正常情形下物体的科学定律我们仍然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起始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便是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我们除了给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后作具体的天气预报 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如何工作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流逝,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我们能相当地肯定,地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和金星相撞。

      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会不会积累起来,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太阳和其他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我们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就离开得越快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胀: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微波辐射〕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即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个方向同性的微波辐射,是宇宙之初“大爆炸”的余热,温度比开氏绝对零度高2.7度,习惯上称为3K辐射1965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共同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背景给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证据你只要把你的电视调到一个空的频道就能实际观测到这个辐射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斑点的小部分是由太阳系外的微波引起的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它只能把食物加热到绝对温度〔绝对温度〕即开氏温度,184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1824—1907)提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热力学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开氏的零度称为“绝对零度”,等于零下摄氏273.15度③〔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的2.7度,所以不能用来温热你的外卖皮萨〔皮萨〕一种意大利式的馅饼人们认为这种辐射是热的早期宇宙的残余但是它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从任何方向来的辐射量几乎完全相同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已经非常精确地测量了这种辐射从这些观测绘出的天空图可以显示辐射的不同温度在不同方向上这些温度不同,但是差别非常微小,只有十万分之一因为宇宙不是完全光滑的,存在诸如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局部无规性,所以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必须有些不同但是,要和我们观测到的局部无规性相协调,微波背景的变化不可能再小了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够相等到100 上古时代,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样的事实,对于他们而言毫不足怪然而,从哥白尼③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一颗行星,而该恒星又是绕着我们看得见的不过是一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假定,在围绕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背景也是相同的这只有在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以及膨胀率处处相同时才有可能平均密度或膨胀率的大区域的任何变化都会使微波背景在不同方向上不同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

      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均匀,所以人们可按照一个单独的数,即两个星系间的距离来描述它现在这个距离在增大,但是人们预料不同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正在降低这个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这和起始宇宙的大爆炸相当相似大挤压是被称作奇性的一个东西,是具有无限密度的状态,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这就表明即便在大挤压之后存在事件,它们要发生什么也是不能预言的但是若在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连接,就没有合理的方法说一个事件发生于另一个事件之后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该临界值,它将不会坍缩,而会继续永远膨胀下去其密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如此之低,引力吸引对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着的效应星系们会继续以恒常速度相互离开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即使我们加上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气体云的质量,它仍然只把总数加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然而,我们知道,宇宙还应该包含所谓的暗物质,即是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东西暗物质的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存在恒星和气体的巨大的饼状聚合体我们观测到它们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但是如果它们只包含我们观测到的恒星和气体,则旋转速率就高到足以把它们甩开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 暗物质的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我们观测到星系在整个空间中分布得不均匀,它们成团地集中在一起,其范围从几个星系直至几百个星系假定这些星系互相吸引成一组从而形成这些星系团然而,我们可以测量这些星系团中的个别星系的运动速度我们发现其速度是如此之高,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

      所需要的质量比所有星系总质量都要大很多这是在这种情形下估算的,即我们认为星系已具有在它们旋转时把自己抓在一起的所需的质量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